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博兴洼陷西部沙三段(为渐新统沙河街组三段的简称)砂岩体主要发育有樊家砂岩体、高青砂岩体、正理庄砂岩体和全家砂岩体。各砂岩体均具成因联系,大体上为不同时期同一辫状三角洲的不同相带砂岩。由于各砂岩体分布的相带不同,因此各砂岩体的储层质量差异较大。综合分析砂体储层的基本特征、各砂岩体的储层质量,发现以辫状三角洲前缘亚相正理庄砂岩体的储层质量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针对杭锦旗地区独贵圈闭盒1段致密砂岩储层,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物性分析和压汞分析等技术对储层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总结不同类型储层的沉积相、岩性、物性和孔隙结构等特征,分析不同沉积微相气井的生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独贵圈闭盒1期砂体主要发育在冲积扇辫状水道微相,岩性主要为(含砾)粗-中粒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以粒间...  相似文献   

3.
辽东东地区胜顺油田馆陶组获得高产工业油流,展现较大的勘探潜力,但对于其储层发育规律及有利储层展布特征等的研究尚不深入。结合渤海海域新近系馆陶组沉积体系宏观展布规律与研究区实际,将区内馆陶组沉积体系发育演化过程划分为馆陶组下段早期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馆陶组下段沉积晚期三角洲—滨浅湖沉积及馆陶组上段三角洲沉积三个阶段,讨论沉积体系演化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运用振幅等地震属性分析手段,从宏观上预测馆陶组下段下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展布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而运用Gr曲线重构后的波阻抗曲线开展地质统计学反演,精确描述砂体形态,刻画砂体边界,有效地指导该区油气勘探井位部署工作。  相似文献   

4.
辛68断块基本位于辛镇长轴背斜与东营背斜的交接处,其周缘营14和营66块沙二段河道迁移摆动频繁,相带变化快,缺乏对整体区块的沉积微相认识,严重影响开发效果。结合岩性、电性及实验分析资料对辛68断块周缘营14-营66块沉积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物缘主要来自南东方向,沙二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两种亚相;②沙二上1-5砂组砂体主要呈窄条带状分布,氧化色泥岩普遍存在,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③沙二6砂组泥岩颜色自南东向北西方向由氧化色向过渡色转变,属于三角洲平原向三角洲前缘过渡相带,沙二下7-10砂组河道、河口坝砂体叠加切割连片分布,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④沙二段河道砂体自下而上逐渐向东侧方向迁移,且宽度逐渐变窄。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为三角洲前缘沉积,长81油层属于低渗透、特低渗透、超低渗透致密砂岩油藏.综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等试验资料,深化认识马岭地区长81储层特征及物性影响因素,通过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的研究发现:马岭油田长81储层砂岩以岩屑长石质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中等偏低.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物性差异与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方向一致,水下分流河道的物性最好;,压实残损孔隙平均为22. 2%,胶结孔隙度残损平均5. 0%,次生溶蚀孔隙度增加平均为4. 8%,胶结孔隙度残损平均值7. 7%,最终计算孔隙平均为8. 3%,成岩作用中的压实作用对本区的物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和压汞等技术方法,分析盐家油田沙四上亚段砂砾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类型与孔隙结构,划分储层类型。结果表明,盐家油田沙四上亚段砂砾岩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较低,有效储层以砾状砂岩和含砾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粒间溶孔、次生粒内溶孔;储层属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孔隙结构以中——小孔隙、细——微喉道为主,喉道非均质性强。  相似文献   

7.
通过砂层组及小层砂体的平面作图,研究了林樊家区主要的微构造类型与特征,顶底微构造组合模式,剩余油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等。结果表明,其储层主要的成因类型为河流——三角洲体系的河道砂体、河口坝沙体,其次为滨浅湖滩坝砂体和河道间砂体。  相似文献   

8.
通过砂层组及小层砂体的平面作图,研究了林樊家区主要的微构造类型与特征,顶底微构造组合模式,剩余油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等。结果表明,其储层主要的成因类型为河流——三角洲体系的河道砂体、河口坝沙体,其次为滨浅湖滩坝砂体和河道间砂体。  相似文献   

9.
工区储层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物性较差,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目前对储层沉积微相类型不确定.为了更有效的开发该区块,从区域地质资料出发,利用岩心颜色、沉积遗迹构造、岩心粒度特征及古生物标志等岩心相标志,结合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对正270区长6地层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正270井区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的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并且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是本区占主导地位的骨架砂体.同时探讨了研究区沉积相和油气成藏的关系,为进一步勘探和开发目的层提供了地质线索.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利用桃2区块的基础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分析砂岩的矿物成分和微观结构,研究砂体成因和叠置类型,并在收集和统计研究区山1段单砂体厚度范围的基础上,利用相关公式定量计算砂体规模.结果表明,研究区山1段的砂岩成熟度较低,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边滩、决口扇和河底滞留沉积是主要的砂体成因类型,砂体的叠置类型可分为简单孤立型、冲刷叠置型以及冲刷切削型,并以简单孤立型为主.研究区的砂体发育良好,山_1~1、山_1~2、山_1~3亚段单期河道宽度范围分别为69~151 m,107~200 m,107~200 m以及主砂带的宽度范围分别为665~1 460 m,1 035~1 934 m,1 035~1 934 m.在此基础上,绘制砂体平面展布图,可以看出研究区的砂体呈北北东至南南西向条带状展布,砂体厚度主要分布在10~20 m,具有曲流河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冷湖四号构造E1+2主要油气储层砂体的分布受地层沉积影响,具有薄、多、散、杂的特点.用常规技术手段很难对其进行刻画,严重影响了勘探部署工作.该文利用沉积相研究、地震属性分析以及神经网络预测等技术手段,对该区下第三系路乐河组(E1+2)主要含油层段砂体展布情况进行刻画,进而对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平面分布规律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之上划定有利储层分布范围,为进一步勘探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2.
州401区块位于肇州鼻状构造的东翼,芳169区块位于州401区块西南部,该区块储层整体发育较差,但区内断层十分发育.对其开发地质特征进行研究,有助于应用油藏精细描述结果分析储层物性、砂体分布特征、构造特征、储层非均质特性及流体性质.  相似文献   

13.
岩性油藏是粜迭木盆地红柳泉地区的主要油藏类型,其成藏的控制因素有构造背景、储集空间和遮挡条件。红柳泉构造是典型的陆相断陷盆地斜坡带,为岩性圈闭发育提供良好的构造背景。红柳泉地区发育的水下辫状河道、河口坝及滩坝为岩性圈阅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滨浅湖、辫状河道问沉积的厚层泥岩为岩性圈闭发育提供了良好的遮挡条件。在红柳泉地区,对已发现油藏进行精细解剖,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沉积相发育特征,详细分析研究区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条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砂岩体上倾尖灭岩性圈闭、物性封闭岩性圈闭和受断层影响的砂岩透镜体圈闭3种类型。研究为岩性油气圈闭的识别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论据。  相似文献   

14.
成1井东三维工区内侏罗系头屯河组发育河道砂体,已有钻探成果分析,多数井虽均钻到目的储层,但效果并不理想,砂体的含油气规律不清楚。对成1井东地区应用 AVO 油气检测技术,计算分析侏罗系头屯河组砂体的AVO 属性,进行属性交汇分析。结果表明:侏罗系头屯河组含油气砂岩为栺类AVO,成2、成3井位于有利含油气区;AVO 技术是油气预测的有效技术,处理解释一体化是应用该项技术的关键,而叠前道集资料的精细预处理是提高 AVO 检测精度的关键,针对不同气藏类型应采取不同的 AVO 资料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盆地中沉积体系的形成演化受构造作用的控制或影响。结合地震资料解释,对临南洼陷构造特征和沉积充填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从孔店期至沙三期不同构造演化阶段沉积体系及砂体的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构造活动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从孔店至沙三期临南洼陷控洼断裂活动为走滑-伸展性质,控制了盆地结构和沉积砂体入盆位置、沉积砂体空间位置、展布范围和发育规模等。孔店期主要发育冲积扇和浅水的扇三角洲、三角洲,至沙三期由于断裂活动增强湖盆扩张发育深湖-半深湖,并在三角洲和扇的前缘发育滑塌浊积扇。三角洲在洼陷北部和南部都有发育,扇三角洲、浊积扇等发育情况北部好于南部。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冷湖四号构造E1+2有利储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冷湖四号构造E1+2主要油气储层砂体的分布受地层沉积影响,具有薄、多、散、杂的特点.用常规技术手段很难对其进行刻画,严重影响了勘探部署工作.该文利用沉积相研究、地震属性分析以及神经网络预测等技术手段,对该区下第三系路乐河组(E1+2)主要含油层段砂体展布情况进行刻画,进而对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平面分布规律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之上划定有利储层分布范围,为进一步勘探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7.
垦东地区新近系馆上段河道砂体多为砂泥互层沉积结构。由于薄互层储层的干涉造成,常规地震反射多为弱反射,且砂体边界刻画难度大。采用改进Morlet分频重构处理方法,确定最佳分频重构频带;通过地震多属性分析,优选瞬时振幅属性作为该区河道砂体薄互层的敏感属性,拟合实钻砂体厚度与属性值的相关性,预测砂体展布范围及厚度,叠合构造基础上明确下一步的勘探方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定边地区富县组储层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岩心观察、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以及化验等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地区富县组砂岩的成岩作用、孔隙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富县组储层砂岩主要为含砾粗砂岩、粗砂岩,该储层砂岩经历的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等.根据地史恢复和成岩特征综合分析,该地区富县组砂岩目前处于晚成岩A期阶段.储层砂岩成岩过程中,压实-压溶作用对储层的孔隙度影响最大,压实-压溶作用使得储层原始孔隙度减少约25%,孔隙度损失率达68%;胶结作用使储层的孔隙度降低了3%,孔隙度损失率7%;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发生的溶蚀作用对改善储层的孔渗性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使孔隙度由11%升高17%;晚白垩世以来,随着上覆地层的剥蚀,富县组埋深有所降低,晚期胶结作用使孔隙度缓慢降低到16%左右.  相似文献   

19.
综合运用岩心、录井、试油等资料,对东营凹陷西部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厚度特征以及厚度与产液量的关系进行研究。东营凹陷西部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单层厚度一般为0.5~3.5m,随着单层砂体厚度的增加,滩坝砂体储集性能增强,有效储层百分含量增大。日产液量随单层砂体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二者具有良好的函数关系。东营凹陷西部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有效厚度下限为1.5m,实施措施后各层产液量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结合出砂指数以及斯伦贝谢预测模型,针对准噶尔盆地春风油田的新春排601及排612区块的25口油井进行出砂预测,并将油井上部及下部储层出砂指数进行对比,得到如下认识:①两区块25口油井在开发初期即严重出砂;②新春排601区块油井上部及下部储层段出砂指数均低于严重出砂线,与上部储层相比,下部储层胶结强度相对更高,使得其出砂指数值更高;③新春排612区块油井储层段出砂指数低于严重出砂线。预测结果与实际良好吻合,有助于生产过程中准确判断出砂程度并采取防砂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