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浪漫主义不足以代表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明王世贞提出的“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是对李白诗歌艺术个性的最准确最中肯的概括。笔者现围绕王说,从对“气”的阐释,李白诗歌的抒情方式,诗人自我形象和自然形象的塑造,诗歌形式等几个方面,对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作了较全面的评析。  相似文献   

2.
叶燮在其诗歌理论批评著作《原诗》中提出了他的诗歌意象特征论——理、事、情,认为三者在诗中构成不可或缺的诗歌意象,揭示了诗歌的内容特征。本文从诗歌艺术本质出发,分析“理、事、情”三者的意义所在,提出对诗歌创作美学的一些理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评析了李白、杜甫、苏轼、陆游四位伟大诗人的绝笔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以这四首绝笔诗为切入点论及了四人诗歌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本文评析了李白、杜甫、苏轼、陆游四位伟大诗人的绝笔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以这四首绝笔诗为切入点论及了四人诗歌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是《红楼梦》中主人公林黛玉所作。许渊冲所提倡的“三美”本体论是诗歌翻译的重要理论。文章运用诗歌翻译中的“三美”本体论对杨完益与戴乃迭夫妇、大卫·霍克斯《代别离·秋窗风雨夕》两种英译文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6.
歌唱艺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产生了不同的发声方法和歌唱形式,形成了不同的歌唱风格及不同的歌唱理论。在我国先秦时期,歌、舞、乐三位一体,三者之间的依存程度相当高,从文献资料来看,到战国晚期,先秦的歌唱艺术仍未能与诗歌、舞蹈完全分开,声乐理论观点也散见于哲学、文学和史学等著作当中,从这些著作中我们仍可窥见先秦歌唱艺术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7.
本节训练的重点是在欣赏诗歌的基础上对诗歌作品进行评论,或从思想内容方面评析,或从艺术特色方面评析,还可从作家的创作进行比较全面或专门的评析。具体地说,对诗歌进行鉴赏应包括下面内容:1注意作品的不同风格,如李白的诗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等;2.注意作品的意境;3.体会作品中的用典;4体会诗歌作品中景与情的关系25、体会作品中语言(凝炼、形象、富有音乐性);6.炼字炼句,节奏韵律等。近年来高考侧重词语赏析、用典赏析、内容赏析几个方面。至于写作短评的方法当应以议论主,叙议结合,评析结合。“叙”指对作品内…  相似文献   

8.
以80、90年代女性诗歌进行研讨和展开论述,除了是要以承前启后的方式研讨女性诗歌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希望在能够以一种对立、融合的方式,揭示女性诗歌在20年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并在梳理的过程中展现女性诗歌艺术发展的脉络主线,从而在重读历史中,解决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一般意义上的"想象"和"艺术虚构"在王尔德的诗歌里,因诗人唯美主义的艺术观和追求纯美的人生观,演变为"梦幻性";这既是王尔德诗歌艺术的思维方式,又是他诗歌艺术的审美特性。艺术表现上色彩感的异常鲜明而又突出,以及意象的飘忽灵动、幽眇神奇,都被"梦幻性"这一根本审美特性所统摄。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这门艺术跟其它艺术一样,也是由多种因素构成。单就教学过程而言,它一般分为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和结束新课三个部分。而这三者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凡优秀教师都十分注重这三者的融合,使整个教学过程摇曳多姿、浑然天成。但也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了设计导语和安排新课的讲授,而忽视了  相似文献   

11.
提问方式: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考查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答案一般应该在下列词语中选择: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映衬(又分为正衬和反衬)、象征、联想、想像、用典、对比、对照、动静结合。除了这些常见的手法外,还有诸如变换抒情角度、白描、渲染等。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很多考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东晋哲理化诗歌可分为三个不同层次:一是以诗演理的理语诗,二是缘理赋诗的理境诗,三是引思入诗的理趣诗。哲理化在诗歌中表现的层次不同,其艺术价值和对诗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因此,在研究中对它们应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3.
柳永和周邦彦词具有共同的以叙事为骨的抒情方式,这种方式不同于传统小令的隐喻比兴,也不同于姜夔、吴文英的意象化抒情方式。以叙事为骨的抒情方式的实质是把空间化的诗歌艺术转变成具有时间性的叙事艺术,是从时间性的角度追求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相似和贴近,是一种写真重形似以求在细节的忠实中把握诗意和情感表达的审美倾向。这种写真重形似的审美倾向是北宋后期整个社会的美学追求。它既是对即将到来的叙事文学主潮的的呼唤与预言,更是对传统诗歌抒情手法的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古代诗歌体裁多样,诗(主要指五七言格律诗)、词(长短句歌词)、曲(包括散曲和戏曲)三者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发展最主要的里程,给我们留下了最丰富、最精湛的文化遗产。关于诗、词、曲艺术特色的研讨想必是有益的。本人不揣浅陋,试图谈谈自己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以期抛砖而引玉,并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5.
《代别离&#183;秋窗风雨夕》是《红楼梦》中主人公林黛玉所作。许渊冲所提倡的“三美”本体论是诗歌翻译的重要理论。文章运用诗歌翻译中的“三美”本体论对杨完益与戴乃迭夫妇、大卫&#183;霍克斯《代别离&#183;秋窗风雨夕》两种英译文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化宝藏中的瑰宝,英译中国古代诗歌要注意保持原诗和译诗之间的细节真实、社会真实和艺术真实。通过这三者完美、和谐地统一,把中国古代诗歌展现给世界。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诗歌从汉代开始明显地分为歌诗与诵诗两大类别。“不歌而诵”的骚体赋是典型的抒情诗,是汉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汉代的歌诗与诵诗,会发现它们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队伍等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这要求我们在汉代诗歌研究当中,不但要兼顾到歌诗与诵诗两大基本类型,而且要充分关注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诗歌所承担的不同的艺术功能和不同的艺术生产与消费群体,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对汉代诗歌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对汉代诗歌的艺术本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田力 《文教资料》2006,(30):164-165
文学翻译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是选择的艺术。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艺术之一,是各民族文化的精华,诗歌存在不可译性。本文比较了两首耳熟能详的唐诗的不同翻译版本,探讨了唐诗翻译中的意美、音美、形美之间的关系,主张唐诗的翻译应努力做到用另一套语言形式来忠实地传达原诗的“意美”,并力求做到三者的兼顾。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黑人历史上,母亲是维系整个民族发展的脊梁,但她们的社会地位却未受到应有的认同和尊重。诗歌是黑人表达心声的重要艺术手段,诗人们在作品中赞美了黑人母亲的伟大。通过解读黑人诗歌对母亲形象的描绘,文章着重评析作品对黑人母亲多维动态身份的解构和称颂。  相似文献   

20.
问句在《诗经》中使用频繁,根据所发问对象的有无,可将其分为两大类;根据有无回答亦可分为两大类。这些问句的巧用,增添了《诗经》的表达效果和艺术魅力,使诗歌的句式更加灵活多变,使叙事井然有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有时也是心理描写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