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师中文教育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策略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师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高等师范中文教育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和培训的主要渠道,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师素质的最初建构。因此必须尽快建立起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素质要求相适应的高师中文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2.
写作课程在高师院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作为语文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应该在内容、体例、实践、训练等方面重新设定与构建,目标由培养高师中文生的"学术性"向"师范性"转化,以适应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为中小学输送高素质、高水平的综合型一线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3.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是以培养中等学校音乐师资,输送合格的中等学校音乐师资人才为主要目的和任务的。从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看,95%以上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来自于师范院校,因此。高师对学生在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应教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将直接影响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歌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手段,其教育作用也是多方面的:通过歌唱可以培养受教者的音乐知觉、感受能力;各种不同表演形式的歌唱教学可以培养受教者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4.
写字教学已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受到党和政府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存在师资、教材奇缺等诸多重要问题未能解决。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师资的工作母机,面对中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本分析了目前高师书法教育与中小学写字教育不相适应等问题,展望了今后高师书法教育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5.
高等师范教育是向基础教育输送师资力量的资源,其培养的人才将直接活跃在中小学教育改革中,是向中小学输送高水平、高标准教学师资的主要场所。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文化的不断进步和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改革和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如何结合自身的现状,创造可能的条件,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特别是适合教学教育岗位的新型师资人才,已成为各高校不断探索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育学是高师中文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中文师范生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担负着培养未来中小学语文师资的重任。其课程建设如何.将直接影响师范生毕业后承担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效果.甚至影响他们持续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那么,语文教育学这门课程到底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来支撑与架构.才能真正实现它的功能与价值呢?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与中文专业师范生的职前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等师范院校的职前教育服务于基础教育,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但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而高师职前教育明显滞后,不适应新课改对师资培训的要求。基于中文专业师范生的职前教育的现状与反思,旨在重建高师职前教育的理念和行动策略,使高师院校所培养的未来基础教育语文教师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高等师范(以下简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全国儿童掀起了学习钢琴的热潮,很多中小学音乐教师课外成为最基层的钢琴启蒙教师,成为儿童钢琴启蒙教学领域的主要承载者,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高师钢琴教学的质量和理念,已直接影响到我国钢琴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高师钢琴课程的教学目的已经发生了变化。多年以来,高师钢琴课程的教学基本上沿用音乐学院钢琴主科的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弹奏能力,以培养演奏型人才的一套模式应用于培养师资型人才的高师钢琴教学中,没有把培养启蒙钢琴师资列为教学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9.
彭超  陶波 《高教论坛》2014,(6):41-43
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是高师院校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加强对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的系统性培养,是为中小学输送合格音乐教育人才的重要保证。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系统性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张海滨 《学周刊C版》2019,(20):161-161
让书法教育回归中小学课堂中,书法教育离不开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文写字教学。中小学书法教育呼唤语文课堂“四不忘”:语文教学不忘书写指导;语文教学不忘书写评价;语文教学不忘培养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语文教学不忘书写示范。  相似文献   

11.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5):119-122
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薄弱是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教育科研能力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功,是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高师院校肩负着基础教育领域输送师资的重任,其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的质量。构建U-S合作平台,帮助中小学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既有助于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和高校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又有助于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高等师范院校是中小学教师的主要培养基地,高师教育的质量将直接影响中小学师资的水平,而中小学教师担负着培养民族未来建设的重任。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重点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加强美育正体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特点,要实现这种转变,应该从高师教育开始。  相似文献   

13.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美化。因此,美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容。语文课堂应成为美育的重要阵地。成功的语文教学应当充满了美感。语文教学要用美吸引学生,用美感染学生,用美塑造学生,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审美情趣,能理解美和创造美的人才。这是语文教学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高师教育肩负着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的重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5.
对高师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振兴民族的希望靠科技,科技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而造就大批新型师资的希望在于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高师院校作为我国师范教育的中坚,承担着为中等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重任。因此,根据时代需求和教育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和调整高师院校的培养模式,深化高师内部改革,努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新型师资,是每一位师范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一高师培养模式是高师院校为了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中等教育师资而实施的培养方式,它是一个包括高师课程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  相似文献   

16.
刘东艳 《考试周刊》2008,(8):193-194
高师是高校群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英语专业大专教育担负着为中小学基础英语培养合格师资的重担.国家"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如何在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均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针对性,是所有教学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着重就高师英语专业大专层次教学中运用分级教学法的可行性和实践环节进行探讨,并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师院校与研究型大学有着明显的差异。地方高师院校必须针对专业性质,因材施教,决不能追求理论的普遍性和体系的宏大严密。实践性教学化理论为能力和方法,是地方高师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和必修课程。创新教育是以开发人的创造力为宗旨、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综合性教育。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切入点,通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创新人才。地方高师中文专业要创立自己的办学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以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和边缘性特色赢得竞争中的主动。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师信息技术基础教育仍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和加强高等师范信息技术教育是推广和普及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推进高等师范教学现代化进程,培养跨世纪合格师资的需要。针对当前高师信息技术教育现状,我们应该加强课程体系研究,改善教学环境,开展CAI课件的研究与开发,大力开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教师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当前,基础教育师资来源多样化的趋向正在使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失去原有的“独尊”地位,高师教育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尤为突出。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教育学科自身具有的某些特性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教育理论具有的平民性,使得教育学缺乏个性、权威性和垄断性;教育学科培养目标的应然与实然之间的矛盾,又使得教育学缺乏明显的实用性;就业难的问题影响着教育学类专业的教学质量。21世纪的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将给高师教育学类专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以中小学课程改革为基点,教育学类专业有必要对其课程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增设一些与中小学课程有关的基础学科;在专业必修课中加强课程理论的教学;在专业选修课方面提供相对多元化的课程模块,以便在专业内部形成多维度的课程目标体系。比如增设培养教育咨询员、培养综合课教师的课程等。教育学类专业的主导方向应是面向中小学,突出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急需人才,提高基础教育的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20.
论知识经济条件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高师肩负着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的重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