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1 毫秒
1.
徐志兰 《教师》2010,(34):122-122
所谓的第三语言,指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以外的代替语言藉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的语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第三语言,是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个性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2.
赵辉 《河北教育》2005,(10):25-26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人们掌握某一种语言所通过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习得(acquisition),另外一种是学习(learning)。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流活动.激活人脑中的语言学习能力,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学习是指有意识地研究并且往往在教师的指导下来获取某种语言(一般指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的过程。那么.如何运用语言习得规律来指导外语学习,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呢?  相似文献   

3.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S.D.Krashen)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语言习得”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掌握某一种语言所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习得(acquisition),另一种是学习(1earning)。所谓“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而所谓“学习”则是指有意识地研究并且以理智的方式来理解某种语言(一般指除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的过程。克拉申的监控假说认为,通过“习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能够轻松流利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4.
语言演变的过程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演变的主要过程模式有 :个体无意识变异——部分人有意识 /无意识模仿变异——群体有意识 /无意识模仿变异——泛群体无意识自然变异——全社团无意识自然变异。另一种过程模式的第一步是个体有意识变异 ,其他与第一种过程模式相同。并不是所有的语言演变都会完成 ,有的演变在中途就中断了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第三语言 所谓的第三语言,指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以外的代替语言藉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的语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第三语言,是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个性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6.
“内隐学习”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伯于1967年提出的,它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外显学习的有意识的学习方式,即“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的过程”。例如,幼儿学说话时,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语言的内在规则,并能自动地运用于各种变化了的语言环境中。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理性思维的过分关注,因而忽视了无意识这个巨大的心理资源。  相似文献   

7.
内隐学习是指无意识地获得刺激环境中复杂知识的过程,是一种产生抽象知识的无意识加工。它具有自动性、概括性、无意识性等主要特征,足一种区别于传统外显学习的学习过程,是主体通过与环境接触,无目的、自动地获得事件或客体间结构关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刘琴 《甘肃教育》2021,(6):180-181
写作在高考英语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不言而喻。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学习策略的培养。写作策略不同于写作技能,写作技能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而写作策略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只有当学生可以无意识的、游刃有余地便用写作策略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并且输出信息时,这样才算掌握了写作技能。  相似文献   

9.
人类对语言的掌握往往通过两种方式,对母语是习得而来的,即在母语的自然环境中无意识地学成的,而对外语来说是学来的,即在特定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有意识地学成的。母语的习得和外语的学得往往在年龄、环境、方法上有很大差异,母语习得的关键是一个内在化的进程,而外语学习受环境制约,一是自然环境,这是潜意识的;二是课堂环境,这是有意识的。母语的习得进程具有以下特点:1、语言能力是人的大脑机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人都有语言的天赋和才能;2、讲母语勿需特定的传授,语言原则是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实现的,大部分语言错误是在自身生活过程和语…  相似文献   

10.
幼儿学习一种语言(包括第二语言)以习得而不是学得为主,"习得"是无意识的过程,无意识地"习得"的结果是隐性知识的获得;而"学得"则是有意识的过程,是掌握有关语言规则的显性的知识。确切地说,"学得"的可以言说的知识是一种显性知识,是那些能够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等方式表达出来的知识。何谓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常使用却又不能予以清晰表达的,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予以传递的知识。隐性知识对幼儿园双语教学习得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学习掌握英语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学习( L earning) ,一是习得 ( Acquisition)。学习是指有意识地学习掌握英语的语言点、语法规则以及运用其来获得语言能力的过程。习得是指无意识地形成语言能力的过程 ,这一过程非常近似于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我们绝大多数学生从初中开始学习英语。在这一时期 ,他们的经验和认知水平比儿童时期有了极大的提高和发展 ,其抽象思维能力已经逐步取代了机械的模仿能力 ,在英语学习中进行逻辑分析的时候要远远多于单纯的机械模仿。绝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教师讲解 ,通过对语言形式的精细分析和强行记忆来掌…  相似文献   

12.
英语新课标指出,"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一种文化的过程。因此要有意识地结合语言教学向学生传授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等国情知识,同时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逐步具有文化比较能力,以提高文化素质并得体地进行语言交流。"  相似文献   

13.
“内隐学习”是美国心理学家罗伯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人们的学习可以按照两种模式来进行:一种是人们所熟悉的外显学习模式,另一种是“内隐学习”模式。从知识获得过程和特点来看:内隐知识能自动地产生,无需有意识地去发现任务操作的外显规则;内隐学习具有概括性,很容易概括到不同的符号集合;内隐学习具有无意识性,且内隐地获得的知识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只能在无意识之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4.
内隐学习是一种不知不觉的学习过程,它是有机体通过与环境接触,无目的、自动地获得事件或客体间结构关系的过程。研究发现,内隐学习不受年龄影响。儿童从小就无意识地学到了关于周围物理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大量知识.他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在恰当或不恰当地使用着学习策略,教师要在调查研究中诊断并发现其学习策略运用的误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积极有效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一门研究语言艺术和文字艺术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重要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实现“语文”的语言功能.作为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读书。读书是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始。常态的语义学习的媒介是一篇篇阅读文本.因此,常态的语文学习活动也应该从文本阅读开始。要让学生学会读书.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在语文课上做好如下几件事。一、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第二语言习得指的是“在自然的或有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学习或无意识吸收掌握母语以外的一门语言的过程”。具体说来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日常交际的第二语言习得,即通过与说本族语者的直接交往而学习第二语言;二是课堂教学的第二语言习得,即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而学习第二语言。教师认识和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的这些规律,根据学习者的学习外语的内在化过程,努力创造适应语言习得的课堂环境,培养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优化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8.
内隐学习是1978年由Reber通过人工语法学习实验最先发现的,是一种产生抽象知识,平行于外显学习方式的无意识加工。人类的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内隐学习所获得的主要是一种程序性而非描述性的知识。不同于外显学习过程,内隐学习机制是自发地起作用的,不需任何有意识的智力参与概括复杂的关系,也不需任何有意识的控制加工来完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学习方式大体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接受型学习。在接受型学习过程中,知识被直接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习方式强调吸收和掌握。而另一种是发现型学习。在发现型学习过程中,知识被间接提供给学生。这两种学习方式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如果运用得当,自然能相得益彰,我们不能轻率地否定其中任何一种。然而,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我们更主张把简单重复、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转变成能动地探索、发现和研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0.
语言学家们认为,外语学习是一种自主的习得过程,学习者往往需要有意识地调整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等认知手段来完成学习任务.语言的学习需要大量的语言实践,提高英语学习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完全浸入英语的语言环境,通过读原版资料、看原版影片、与外国友人多沟通等,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