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2 毫秒
1.
蒲松龄的小说《宦娘》以琴为线索,运用设置悬念和暗写的艺术手法,使故事情节扑塑迷离,引人入胜.小说中人鬼交织.友情和爱情交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湖南教育》2005,(8):9-10
八十年代初期,老友张新奇曾写过一篇令文坛耳目一新的小说《比友情多,比爱情少》,描写的就是男女中学生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状态,至今读来,犹觉颇有新意。  相似文献   

3.
情似根     
年轻记者问我一个问题:哪个更重——事业?还是情?包括乡情、友情、亲情、爱情。我说:这是两码事。都重,并不矛盾。我举了,两个例子:一次,去见季羡林先生。他说他写过一篇小文章,是怀念老舍先生的。里面有一个小故事。有一回他们偶然在“四联理发店”相  相似文献   

4.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诗经·邶风》中的《击鼓》篇,如今经常被人引用为爱情宣言,但也有人说这句诗最初是用来歌颂战友之隋的。它到底是写什么的呢?让我们先来看—下原诗。  相似文献   

5.
筝,乃琴之流,往往与“琴”、“瑟”联系,同用于雅乐,是为雅乐器.这一雅乐器与被一直看成流行歌曲的“曲子词”联系起来时,又表现出怎样的文化意蕴?考察《全宋词》、《全宋词补辑》,有“筝”名称出现的词约180余首,关系到91位词人,且有秦筝、宝筝、银筝、钿筝、哀筝、瑶筝、玉筝等十多种名目.透过这些意象了解“筝”这种乐器不失为一新视角;而比较词中所吟乐器,“弦多管少”的现象又如何影响着词体的形式产生,对词体研究亦当有一定的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6.
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五弦筝,推测是以“宫、商、角、徽、羽”五声音阶来定弦的.琴体为竹制,弦是丝弦,相传是由筑演变而来的.(东汉应邵《内俗通·声音篇》载:“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外形与瑟很相似.曾有“小瑟”之称.(明朱载堉《瑟谱》称十四弦,十五弦筝“皆古之所谓瑟也.”)五弦筝在当时的秦国广为流传,有“真秦之声”的说法.(秦李斯《谏逐客书》).所以世人又称之为秦筝.  相似文献   

7.
<正>白居易因“一篇长恨有风情”而传扬千古,但《长恨歌》自它诞生的那天起,关于它的立意、主题,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梳而概之,有这么三说:爱情说、讽喻说、爱情加讽喻说。根据前二类截然不同之说和第三类折衷调和之说,根据艺术的事实本身,我取第一说——《长恨歌》为讴歌李、杨坚贞不渝爱情的“风情”之作。  相似文献   

8.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爱情故事,表现了作者进步的爱情观,其中“知己之爱”写得最为出众,《连城》就是代表作。小说描写的连城和乔生的知己之爱,可追溯到中国传统的交友之道——“士为知己者死”,作者就是把这种交友之道置换到爱情上,将它进行了变形处理。从分析《连城》知己之爱的几种表现形式来看,这部作品实可当作一篇爱情哲学来阅读。  相似文献   

9.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爱情故事,表现了作者进步的爱情观,其中“知己之爱”写得最为出众,《连城》就是代表作。小说描写的连城和乔生的知己之爱,可追溯到中国传统的交友之道——“士为知己者死”,作者就是把这种交友之道置换到爱情上,将它进行了变形处理。从分析《连城》知己之爱的几种表现形式来看,这部作品实可当作一篇爱情哲学来阅读。  相似文献   

10.
《长恨歌》和《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两篇经典之作。唐宣宗有诗云:“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如同《长恨歌》一样,《琵琶行》采用七言诗的写法,字里行间饱蘸着浓重的情感,令人读后久久无法释怀。假如说《长恨歌》写的是君王和爱妃的爱情悲歌,那么,《琵琶行》则是一首才子佳人同病相怜的长恨歌,关于人世沧桑人生无常的长恨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国家,许多学者对爱情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研究,他们对爱情都持有各自不同的观点。Davis(1985)认为爱情等于友谊加上两个集束:激情与关心;Rubin(1970,1973)认为爱情与喜欢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并通过研究爱情与喜欢的区别,建立了爱情量表和喜欢量表;斯腾伯格(1986,1988)在研究爱情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爱情三角形理论等。本文从爱情起源理论、爱情分类理论和爱情观理论这三大方面,对国外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做一简要介绍。通过对相关理论的介绍增加我们对爱情的理解,同时也为我国开展类似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Friendship renewal is offered as both content and context for Christian religious education. In the first section, four marks of genuine friendship are used to elaborate on the meaning of friendship: a shared story, embodied love and intimacy, committed reciprocity, and a shared vision that enables generativity. In the second sec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friendship renewal provides an efficacious vehicle for renewing the life and mission of the church. Friendship enables bridges to be built across cultural divides and empowers the church to become a befriending community. In the final section, friendship renewal is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what, why, where, and when questions regarding Christian religious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当代女作家海伦加纳的小说《备用房间》是一部关于死亡和生命的力作。小说从女性视角用女性独白的方式细腻描写了一位四期癌症患者尼古拉在面对死亡时的痛苦而执着的抗争,展示了人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割肉还债”故事是《威尼斯商人》中的主线,紧紧地把剧中三个主要人物夏洛克、安东尼奥和鲍细霞连在一起。其中莎翁塑造的夏洛克这个艺术形象最成功,并已由专有名词成了普通名词,等同于“狠毒的放高利贷者”。无疑,夏洛克也成了剧中第一重要人物。剧本的主题不见得是“鼓吹仁爱、友谊和真诚的爱情”,而是倡导惩恶扬善。对恶人夏洛克的惩罚,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这在当时很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5.
由日本导演泷田洋二郎执导的本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以一名入殓师新手的视角,去观察各种各样的死亡,凝视围绕在逝者周围的充满爱意的人们。同时展现出友情、亲情、爱情、工作尊严等感动。在欢笑与泪水中,一个入殓师的故事,带领观众去体会人间所有的真情真爱。死亡是《入殓师》切入点,也由此引导我们思考我们该怎么样生活的哲理。  相似文献   

16.
《圣经》是欧洲文化的主要源泉之一,这样说几乎肯定是低估了《圣经》的重要性。也许更恰当的说法是,《圣经》是欧洲文化最初的和主要的来源。借助于各种译本,《圣经》不仅对所有重要的欧洲和北美文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它也为人类思想、文学和艺术中某些具有纪念碑意义的作品提供了灵感。《圣经》被引用的范围极宽极广,从伟大小说、音乐,再到诗歌,以致人们无论是否意识到它出自《圣经》,都几乎无法逃避它的影响。笔者旨在通过引用经文来评析圣经文学中亲情与友情这一主题。基督教主张博爱,彼此相爱,甚至爱你的仇敌。同时,作者列举欧洲和北美著名文学作品来论证圣经文学中的亲情与友情。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宝、黛爱情是《红楼梦》中较显眼的情节叙事,那么"诉肺腑"则是宝、黛爱情最集中的一次显现。在这个章节中,作者不仅第一次向我们展示了宝、黛之间从朦胧撩人到肺腑倾诉的爱情发展,更向我们展示了以宝玉为中心的爱情路线行走的几种可能性。在这张爱情地图上,各有各的砝码,各有各的忧虑,而其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家族利益。通过细读"诉肺腑"中的人和事,也许,我们能寻找出前生诺言转化为今世情缘的玄机,并瞭望出一个家族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作为抒情小说家的萧红,同样以真情创作散文,演绎人生,每一篇散文,都是其人生轨迹的记录,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有至真至纯的友情,有苦多乐少的爱情,有深沉挚烈的思家爱国之情,通过情感世界显示自己的人格精神,创造了情景交隔、意境优美的独特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9.
在传奇《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于梦中结合,经寻梦不得后,她相思成疾,继而病亡.汤显祖因袭前作情节,避开她和封建婚姻制度的矛盾,让她死于疾病.但从深层次看来,这与《牡丹亭》的主旨、作者的儒家思想和传奇的奇异色彩相关联.  相似文献   

20.
陈丽勤 《安康学院学报》2004,16(6):56-58,65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一部经典的后花园爱情剧,而施君美的<拜月亭记>则把爱情传奇发生的背景设置于广阔的社会场景之中,由此产生了不同的情味和风貌.此篇论文拟从"花园之爱"和"园外之爱"的爱情模式的角度对两部剧作加以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