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12):35-36
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传统的语文教学,把应试教育做得踏踏实实,忽视教育的生命价值,忽视人的情感性。走出语文教学的盲区,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加强情感熏陶。从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入手,重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创新课堂教学加强情感熏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苏锦新 《文教资料》2005,(24):109-111
在语文教学中,过去由于片面强调教学的基础性、工具性和应用性,导致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丧失殆尽。尤其是当语文沦为应试教育的一种工具时,过强的功利主义和教育短视,更是轻视人文涵养、人文沉淀、人文价值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放在人的素质的养成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作为语文教师在重视科学素养的同时,必须关注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和锤炼,注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于漪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这是我出于对语文教学现状的反思。应试教育带来了种种弊端,最根本的是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影响所及,一直到小学低年级。我们的教育应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的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前行一样,几乎都呈现出曲折迂回、循环往复的特点.分明还记得20余年前,应"人文思潮"之"运"而生的那一场关于语文教学的反思,我们把当时语文教学"少慢差费"问题,归咎于"人文性"的缺失,以为用"人文性"取代或者抵消"工具性"就可以救语文于水火(实际上当年的语文教学是不是就如那些"人文论"者所言的那样一无是处仍然值得商榷).转眼之间,我们又无奈地发现,"泛人文"笼罩下的语文教学似乎也难以将中国语文带离困境.逐渐地,无论是一线的语文教学实践者,还是语文教学研究专家们,似乎都越来越共识:语文教学必须归真务本,必须确立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应有地位,语文课程的工具价值不可动摇.  相似文献   

5.
高京 《教育探索》2005,(12):65-66
目前,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存在着忽视人文教育、甚至把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割裂的种种弊端。在新的时代面前,应重视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并强调教育的根本就是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正>传统的语文教学把语文学习看作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一种习得"能力"的过程。教师主要担当着语文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则成为被动的语言知识的接受者。这种单向传导式的,以注重语文知识传授而忽视语文综合能力和情感态度培养为特征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如果用学科性质规定学科的教学内容,就会把学科教学引向片面、僵化的歧路。语文教学应该从"工具论""人文性"的无谓争论中解脱出来,恢复它固有的言语实践地位。语文教学应该坚定地走生命化深度言语实践之路,不能种了别的学科的"田"而荒了自家的"地"。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理念,而人文素养的培养正是这一理念在语文学科的具体体现,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却片面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忽视人文性,导致了教育过程中人文教育的丢失。《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顺应改革需要,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关注人文精神——语文教学不可缺失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细分析语文教育的现状 ,不难看出 ,语文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根本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多年来只重视语文的工具性 ,而完全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 ,就在于语文教育人文底蕴、人文价值、人文精神的缺失。而这正是“应试教育”所导致的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异化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侧重于技术性和功利性 ,而淡化了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 ;处理教材时削弱了教材的人文内容 ,使语文教学陷于“支离破碎”的分析和“题海战役”之中。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两个属性。工具性是就其手段功能属性而言 ,人文性是就其意义内容属性而言 ;工具作为载体 ,…  相似文献   

9.
黄乃斌 《教育文汇》2003,(2):26-26,25
把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来认识和教学是语文固有的特性决定的。长久以来,语文作为交际的工具、思想教育的工具,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过分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把语文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内容和人文色彩加以淡化,是对语文教学的不负责任,是对古老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玷污。这种对语文本身人文色彩的淡化,致使学生精神世界中人文意识流失,语文教学只停留在对学生进行技能的训练上,忽视了对学生心灵的关怀、精神的抚慰,语文教学陷入了片面发展的境地。因此,弘扬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实乃当务之急。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化语文课堂教学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从一个侧面看出,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人的真善美。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常常把"人"的因素忽视了,课文中许多情文并茂、文质兼美的作品,由于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由注重对外在价值的追求,即所谓的社会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工具价值向更注重内在价值,即促进人的发展的人文价值转型。本文通过分析传统语文教育的弊端,提出从课程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三方面来实现新课程所推崇的价值追求,使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更好的结合,进一步促进语文教育的价值转型。  相似文献   

12.
人文教育就是以提高人们的人文素质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固有属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明确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语文教学、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全面贯彻落实标准要求,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审视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原则。一、实现自主学习,把“学会学习”作为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实现自主学习,就是要积极倡导自…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以为,大部分中学生不怎么喜欢上语文课的原因有三点:①人文性缺失。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当前的语文教学只注重工具性,忽视语文学习丰富的人文内涵,课堂教学没有把学生当成有巨大能动性、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②过多注重文字技巧的训练,缺乏情感交流。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而不是接受教育熏陶、情感浸染、文化陶冶的人。③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把生动活泼的  相似文献   

14.
李康 《教育艺术》2008,(2):50-51
语文是人类文化精粹的聚合,教学是对这种文化精粹的释放与传递,它面临的是所有的教育个体。这里的"人文",不同于语言界传统的"道"及"思想性",它是一个超阶级的人类的概念,它的着眼点是人、人性,通过语文教学的手段,完成人的发展与人的和谐。从对学生的人文作用而言,语文教学具有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娱乐价值和陶冶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什么语文是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大纲试验修订版关于语文的文化定位,源源于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工具说"和"人文说"的争论.工具说看成是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的罪魁难于令人信服.倘若把语文看作是最重要的生活工具,倘若把作为语文的外延的生活认识得更全面些,则"人文"就可以统一到"工具"这一概念中来.  相似文献   

16.
保立昆 《云南教育》2000,(21):15-16
一、语文教学应该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以前,我们曾把语文学科看作工具学科,工具性是语文的基本属性,因而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语言这一工具的“技术训练”。也曾提出过“工具性”和“思想性”结合,这也只是使语文教学成了“语言技术训练+思想教育”,还是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这些做法都背离了语文的基本属性。近来,语文界提出的“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应当说这是认识上的一个很大进步。语文学科既是工具学科,也是人文学科。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语…  相似文献   

17.
廖曦 《教师》2013,(20):65-65
一、得宠与失宠之间:反思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是对传统语文教学轻视人文教育的矫正。课改之前,我们往往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  相似文献   

18.
受当前教育"功利化"倾向的影响,语文教育忽视其内在的"非功利"发展规律,片面追求短期教学目标和效果,遭遇语文教育地位边缘化、重"工具"轻"人文"教育偏见及实践教学环节淡化等发展困境。新形势下,为顺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语文教育改革应遵循其内在发展规律,确保其母语教育的中心地位不动摇,切实发挥其特有的文化传承及人文建构等作用,以响应国家关于规范汉语使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受教育生涯的基础,而语文教学又是整个小学教育的重点。因而改进小学语文教学,发扬小学语文的人文性,展现其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底蕴,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新课题。可喜的是,当前时下盛行的素质教育就为我们走出当前语文教学的困境指出了明路:发扬"尊重人格、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天然具有深厚、鲜明的人文特征,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偏重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人文性,语文成了应试的工具;语言文字的学习与精神培养割裂开来,以致学生思想苍白,情感贫乏。杨东平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培养人文精神,就是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使学生达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如果舍弃了人文精神,就是舍弃了语文的灵魂。充满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每个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