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从文在湘西这个孕育着楚文化的环境中成长.他接受着自然环境对生命的洗礼,纯粹地经历着种种人事,固执地将生命放逐,得到了一种生命不断前进的自然力量.他讴歌湘西世界中人性的美,生命的美,以此表达人性最真切的渴望,但这份美丽因难避当时社会的黑暗与残忍以及人物自身悲哀气质的一些情愫,总使人忧愁.美丽而忧愁成为沈从文作品的基调和色彩.沈从文以自己对人性的理解,以自己的审美取向,通过一种简单、充满温爱的自然笔法,形成独特的创作方式:美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是受“五四”精神熏陶的一代知识分子,他一生崇尚并身体力行的是独立自由的人格,在其二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始终探索着人性的奥秘。他曾经直言不讳地宣称:“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的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人性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往往表现为或善或恶等不同形态,沈从文的小说对人性的描写也相应地包含了讴歌健全人性与抨击扭曲人性的两个鲜明的方面,他把自己与众不同的一系列人性观念都糅合进了他创作的文学世界中,而他的作品自然就成了一部人性美善恶形态的独特写照。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与张爱玲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大作家。他们虽同处相同的创作时代,同具相似的文学命运,同样都以人性作为自己文化视角的切入点,但他们笔下的人性迥异,他们的作品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和张爱玲对人性主题的全力书写使他们在作品深层内涵上取得了契合和一致性,然而作为两个有差异的个体,他们对人性的认识和书写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相似文献   

5.
“人性”是沈从文创作和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词。作家的创作,向来以书写“湘西”世界中富涵人性美、人情美的人物与故事而著称,其叙事核心实为人物的人格。代表作《边城》即以人物的人格塑造,展示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此为沈从文作品中的“人性”解码。  相似文献   

6.
《边城》是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的出现在我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书写了优美的一笔。《边城》以上个世纪初川湘交界处的一个普通小镇为背景,用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笔调描写了小镇茶峒的风土人情,将一个普通小镇的生活展现在读者的视野之中。《边城》通过对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故事进行描写,将现实生活中纯朴的人性凝练在文学艺术当中。小说是现实生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文学作品的内容通常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从作品中的人物活动的价值观念可以读出作者的思想价值观念,从作者沈从文对《边城》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之所以能描写出《边城》这部极具人性美的作品,证明作者本身是一个善良的主体,另外也从侧面表现出了作者在实际生活中对人性美的渴求。《边城》通过对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故事进行全面描写,将人性美在作品中进行了极致的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读者人性价值观的建立形成正确的指导作用,但是《边城》对于人性美的描述,大部分集中在善良的一面,对于其他例如勇敢坚强的人性美描写过于简单,使人性美在整部作品中没有充分地表现出来,本文将结合《边城》这部作品的实际写作内容,对《边城》作品中人性美的局限性进行细化地探讨。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作品中对于理想人性的自觉是以其对传统汉、苗文化中优秀成分的深刻理解、对弊端的深刻认识为基础的。儒家重视道德、和谐精神,道家重视个性自由,佛家崇尚善美统一,以及苗文化中雄强放达自然强力,构成了沈从文重造民族文化心理、构建理想人性的丰富内蕴。沈从文剖击国民精神中的弊病,以独特的真善美与力的审美选择为基础,结合汉苗文化的优秀因素展开对理想人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人性的长河──沈从文边地小说的文化源头探微韩莓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在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是一位风格独具的小...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的乡土小说《边城》取材于湘西农村,小说中的人物纯朴、自然,没有半点对社会人性的愤恨,即使有怨,也是怨而不怒。边就使沈从文的乡土文学作品在同时代众多的乡土文学作品中独具一格。沈从文用一种独特的视角,将美融于自然之中,使人“见美然后悟丑”。作品在人物表现、风俗介绍、语言表达等方面,都体现了一种浓郁的民俗色彩。  相似文献   

10.
“人性”在沈从文心目中一直占据着至高无上的位置。在《边城》中,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到作家一砖一瓦地堆砌他的理想家园,看到他对人生、社会的深沉思考和探索。《边城》深刻表现了作家对“美的人性”的赞美,对生命理想的倾心追求以及对于潜隐的人性悲哀的揭露,而这一切无不植根于其对理想家园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五四”以来受外国文学思潮尤其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在其小说中以浪漫主义的笔调、富于幻想的语言,将精神分析学说发挥极致,构筑了一个与同时代作品互补的异彩纷呈的人性世界。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一生中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在这众多的作品中,至始至终贯穿其中的是对人性的执着阐释.中篇小说<边城>则是沈从文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这部作品体现了他对人性美的理想追求,即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程秀美 《池州师专学报》2005,19(6):42-44,51
沈从文一方面怀恋和赞美故乡那“优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一方面又揭示了由于政治、经济、战争等外部因素的挤压造成的对正常人性的摧残,嘲讽了被都市上等人异化和扭曲的人性,从而表现了作者对那种向善的道德、对理想的生命形式的呼唤和追求。  相似文献   

14.
论张爱玲的人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关注人性,且对人性有着独特的认识,因而她以天才的智慧,在作品中写出了平凡尘世中的俗人的恋爱婚姻与家庭生活,真实地刻画了芸芸众生的人生形态,在凡俗中展示真实的人生与真实的男女本性,重现出人性的弱点,揭示出自己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并在对人性的自私的求生本能反省中隐含了对人性的深深理解和宽悯。张爱玲的作品以人性的弱点为着眼点,在现代小说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人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性包括两个方面: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沈从文认为人性的美好状态应该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和谐统一。《边城》是沈从文表现理想人性的经典性作品。《边城》中的人性美体现在:人的生命的自然健康;人的品格的纯美高尚;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融洽。《边城》中的人性美具有传统文化(儒道)的内涵。作品中的人性美不仅在当时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同时对于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今天依然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它所提供的理想人性范式是我们对人类未来永恒的憧憬。  相似文献   

16.
陈志红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4):67-69,75
湘西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血脉,造就了湘西人独特的个性魅力。沈从文在20世纪30年代社会剧烈变动中,执意寻找失去的“淳朴型范”和“不羁”的性格,在其一系列作品中,通过活生生的湘西人的具体描写,生动地展示出湘西人率真淳朴的人性和生性不羁的性格,具有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1988年初,在瑞典汉学家马悦然的大力推荐下,沈从文被纳入了当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名单。同年5月,马悦然获知沈从文去世的消息。因诺贝尔奖不颁给已故之人,马悦然为此深感遗憾。沈从文的作品影响广泛而深远。美国汉学家金介甫在《沈从文传》的引言中写道:"在西方,沈从文的最忠实读者大多是学术界人士。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文坛上,关于文学应不应该描写人性和人道主义的问题,无论是创作界,还是评论界,几乎没有什么争议了.趋向一致的看法认为:凡是有成就的作家,都成功地表现过人性和人道主义;凡是成功的作品,都是人性和人道胜利的作品.随着整个社会逐步向着更为合乎人性和人道的轨道前进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人性和人道回到文学上来的趋势还会继续加强.这是一个可喜的势头!然而笔者认为,当代文学创作中关于人性和人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先生的湘西小说,塑造的人物没有扭捏造作之态,处处彰显着真真实实的人性。他们活的胆大包天,痛快淋漓;原始生命力强劲剽悍,无拘无束。同时,作者把乡民的生活放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去拓展,即使被扭曲的灵魂里也显现出诸如爱情、友谊、勇敢、勤劳等情感和道德美的光芒,辉耀出质朴的人性美、人情美的理想生命形态。这一切,表现了沈从文对人性理想的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主张文学作品要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边城》忠实地实践了他的创作主张,作品所表现的人情味、乡土情、环境美所构筑的优美、健康、自然的生命形态和生活方式中,隐含着作者所追求的完美的人生形式,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的真切欲望的一部小说。作品问世近八十年以来,在不断变化的评价中,一直吸引着人们的阅读兴趣,小说所表现的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和作者所追求的完美的人生形式,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