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集镇成校开展智力救灾水灾过后,湖北省钟祥市胡集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大力开展以养猪、养鸭、养牛、养鱼和蔬菜种植、食用菌增产增收为主要内容的“四养两种”实用技术培训。实行智力救灾科技减灾,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进入7月,镇成校在摸清灾情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农...  相似文献   

2.
我这一辈的人都知道“两校”是特指北大、清华,“中央文革”御用的写作班子“梁效”就是其谐音。本文用这个合称并无半点恶意,一是为叙述简短,二是承认英雄奸雄皆是“雄”、香名臭名都是名的新老潜规则,以证明“两校”就是不同凡响。且说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在重庆发表言论指责两校招生时“掐尖”埋没了许多人才。此言一见报,社会反响强烈,网民们大多数对他的观点表示赞成,不少人用自己的切身感受从不同侧面作了补充发言。我想,两校招生时“掐尖”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在于:两校凭什么可以得遂所愿?请注意这个问题实际上不是冲着北大清华…  相似文献   

3.
1998年12月9日,一辆从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发的中巴汽车经过6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将5台微机等赠品送到了湖北省钟祥市胡集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至此,华中理工大学对口支援胡集成校的工作已迈入实质性阶段。1997年7月,湖北省教委组织的专家评估小组对钟祥市胡集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进行了全面评估验收,并授予湖北省乡镇成校示范学校的称号。为促使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学校的造血功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更好地利用成教资源,省教委确定实施“高校─—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合格项目,进行…  相似文献   

4.
释“校”     
我们在工作中,每当完稿付印,都要认真地进行审订、核对,不少人常常习惯地称之为“校(Xiào效)对”。其实,这是把“校(Jiào较)”误读成“校(Xiào效)”了。“校(Jiào)”和“校(Xiào)”,虽然形同音近,意思却不一样,把“校(Jiào)对”,念成为“校(xiào)对”,无论如何都是说不通的。在古代汉语里,一字多音、一形数用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常常不仅有本  相似文献   

5.
昆明市五华区龙翔小学属云南省一级示范学校,建于1960年,占地9428平方米,校舍面积8581平方米,拥有教学楼两幢,配有设备齐全的专用教室。学校现有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1350余人,教职工6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45人,有21人正在攻读本科学历,教师合格率为100%。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德育为核心,以科研为先导,以课改为契机,以质量为生命,以创新为机制,以实践为突破,站在“尊重学生,挖掘潜能,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高度,确立了“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目标,形成了“敬业、善教…  相似文献   

6.
由于古代的文法与现在不同,尤其古笈多有传抄错简之误,所以读古书的人,就要做一番文字“校诂”工作。“校”,就是根据若干版本校正古书字句的讹误,“诂”,就是注解古书中的深文奥义,使之明顺通达。两者的关系是可以互证、互释的。我认为“校诂”的目的就在于读懂古书,所以,要尽可能结合全书的脉络来认识,加以肯定。今举有关《老子》的两则“校诂”事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我校正如火如荼开展“家校共读共育”活动,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家校共读“三读”活动中,在交流读书心得中增厚彼此情谊。师生读书兴味长,亲子共读美时光;自信展露真笑颜,家校合力架桥梁。“书香”飘溢在家与校之间,“共爱”充盈于每个人的心中。  相似文献   

8.
《江苏教育研究》2011,(10):F0004-F0004
江苏省苏州外国语高级中学校,即苏州市第三中学.是一所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百年名校。她创办于1906年,其前身是晏成中学和慧灵女中两所教会学校。1953年,人民政府接管后将两校合并,定名为“苏州市第三中学校”。1960年。学校被中共江苏省委命名为江苏省重点中学。1998年,学校正式恢复“江苏省重点中学”称号。2004,学校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2011年,学校增名为“江苏省苏州外国语高级中学校”。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课里,“笑”和“校”的音节一样,声调也一样,但是字意完全不一样。我记住了俞老师讲的话。我会用“笑”和“校”造句: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衣服,我笑了;早上,我去学校上学了。每当我笑的时候,就想到了“笑”和“校”。“笑”和“校”@金丹婷$杭州市西湖区古荡第一小学一(1)  相似文献   

10.
再一次采访程林校长时,他就任珠江五校校长已近两年。当我又坐在他面前,与他共同回首两年来的工作时,从自如的言语、睿智的目光中,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专注之情。两年,对珠江五校而言,这是改革与发展相伴、光荣与梦想同在的两年。在程林校长提出的“自然、清新、梦想、开创、先行”绿色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珠江五校的各项工作紧紧围绕着“塑造优雅的职业教育人”和“培养优秀的未来社会人”这两点,在传承与创新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仅学校的各项工作在上级部门的评估中名列前茅,而且于2004年9月光荣地被命名为“中国教…  相似文献   

11.
黄山市电溪区隆阜中学,实行“一校两制”,一手抓普通教育,一手抓职业教育,闯出了一条教改新路,人称“一校两制,花开两朵”。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新城道小学创建于1986年,是省德育工作示范校。学校占地6054平方米,建筑面积2773平方米。有12个教学班,学生610人,教职工28人,学历达标率为100%,82%的教师取得了大专学历,35%的教师在进修大本学历。学校树立“以德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办出特色、创建一流”的工作目标,在实践和探索中,逐步形成了“德育为首、发展为本、培养能力,关注情感态度,全面提高素质”的办学特色。以德立校。加强师德建设,践行“重师德、铸校魂、练内功、树名师”的活动,在教师中开展“道德与你同行”的系列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学校在开展…  相似文献   

13.
《新教师》2019,(7):7-7
日新月异的社交平台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影响着教育工作的开展。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无非是家长会、家访、打电话,现在QQ、微信等社交工具的出现,为家长和学校搭建了一个低成本的沟通平台,多数学校都建立了各色各样的“家校群”,给家校联系带来了许多便捷,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烦恼。面对新形势,学校和教师该如何用好新型社交工具,更高效、便捷地开展教育工作呢?本专辑的文章既揭示了“家校群”异化的现象和原因,还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用好“家校群”的策略,希望给读者以启示!  相似文献   

14.
古书校读法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古书有法,古今论说者很多;至于“校读”一法,历代学者运用的很多,但研究者甚少。因此,校读成果,灿然于世,运者如郑玄注《周礼》、笺《毛诗》,近者如蒋礼鸿解释敦煌变文字义;小者如子夏校正“三豕涉河”,大者如王念孙所撰《读书杂志》。然前人有校读之举,但未归纳校读之法。后人但知其成果,不知其何以成其果,现代以来,虽然有几种关于校读法的论著问世,也有不少人推崇这种读书方法,但就其界说与内容而言,人们对它的理解还是含混的,也就是说,“古书校读”作为一种读书方法,至今还没有完全成立。  相似文献   

15.
钱基博先生所著《名家五种校读记》,民国二十四年(1935)五月三十一日出版,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自印本,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之九,无锡民生印书馆印刷.《名家五种校读记》是钱先生对先秦名家五种著作《尹文子》、《邓析子》、《慎子》、《惠子》和《公孙龙子》所作的校读记,既校勘善本,又阐发了其中要义.除《惠子》分“征文记”、“传”两部分外,其余四种皆分“校读记”、“传”、“后叙(或序)”三部分;在“校读记”中,又于各篇分“校勘”和“提要”两种.  相似文献   

16.
探究“以校为本”的农 村初中家校合作模式,要正确认识家校合作必须“以校为本”,建设“以校为本”的家校合作模式机构,创设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构建畅通的家校合作渠道,实现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家校合作的过渡。通过这种探讨,最终使家校形成一种信念,形成一个有着共同目的的家校教育,形成一种全社会参与教育的风气。  相似文献   

17.
“校财局管”的探索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财局管”是新时期中小学财务管理体制下提出的新理念。目前主要有“集中核算”和“分散核算”两种模式。两种管理模式都取得相应的工作成效,都有优缺点,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提出完善措施,切实加强财务管理,达到管好、用好中小学教育经费的目的,充分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钟祥市在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引进竞争机制,加大改革力度,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他们因校制宜,以发展“一优两高”(高产、优质、高效)为指导思想,组织农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受到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家校共育”一词不再陌生,它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笔者正是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结合所处学校和自身实践经验,通过分析中小学“家校共育”现状特点,以“沟通”为中心,为更好地实现中小学“家校共育”提出一些简单设想。  相似文献   

20.
推行“一校两牌”发展职业教育本报讯;湖北省丹江口市实行“一校两牌”,在普通初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探索出一条既培养人才、又创富民门路的农村初中教改之路。该市选定六所办学条件较好的初中试行“一校两牌”,即普通初中与职业中学合一.初三年级分流出部分学生备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