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人文主义是在西方语境中产生出来的一种思想模式,这一思想发端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到近代,这一思想体系进一步得以完善,并成为西方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开始被先进的中国人所接受。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以人权、民主、科学等观念为口号,猛烈抨击中国传统文化,提出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试图以西方的人权、民主、科学等价值理念,重构新的文化体系。从而使这场运动蕴含着以西方人价值观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自由价值理念,这一理念可以追根寻源。然而,在一段时期,一股自由主义观念打着西方的标签涌入我国,认为自由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专利。事实上,我国古代思想家对自由价值理念充分研究,比西方国家要早得多,看法更全面深刻。通过分析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由价值理念的认知根源,阐明儒家、道家、佛家等自由价值理念,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自由价值理念的丰富内涵。要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必须辩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收集其中蕴含的自由观念的养分,发展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在全民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探索分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通过人的心灵净化与实践努力完成。传统自由价值理念必须融合时代发展步伐,促进人自由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的政治正当性建立在自由、富强、民主等多种价值之上,然而,这些价值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语境之下常常是相互冲突的.西方近代启蒙以人的自然权利为中心目标,但近代中国启蒙的核心问题却是双重的:个人的解放与国家的富强.于是就构成了近代中国思想观念中的一系列价值冲突:民生利益与国家富强、普世文明与国家独立、民权与国权、民主与宪政之间的内在紧张,其最终的历史结果是富强压倒了自由、国权压倒了民权、民主压倒了宪政.  相似文献   

4.
人权是人的基本权利,包括自由和平等权。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特别是人权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重塑和谐人权观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对当代和谐人权观的重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当代和谐人权观基本理念的诠释,应当从人的自由、平等、权利三个方面入手。其中,自由是人权的核心;平等是人权的基础和要求;人的权利是人权的展开。  相似文献   

5.
近代西方自由思想的核心是个人主义。其中个人主义的原子式个体性原则是西方哲学自由的思想前提,个人主义私有权利是西方政治自由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个人主义的利己观念和功利原则还是西方经济自由思想、伦理自由思想的立论依据和理论基础。近代西方自由思想产生的经济基础是交换价值的交换,它是以平等为前提的自由。但是由于资本主义雇佣制度的固有干扰,平等的自由变成了资本家个人掌握工人、无产者生存条件的偶然性来任意支配剥削劳动者的自由。这样就否定了交换价值对平等自由思想的自然规定。资产阶级把这种个人主义的自由上升为哲学、政治、经济、伦理的自由,使之成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6.
一“天赋人权”论的物质根源 人权就其字义来说,指的是人作为个人所具有的权利。这种权利通常是由国家通过法律确认或赋予的。 人权来自何处?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总的观点是:人权来自天赋。因此在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中又把人权称为“自然权利”。天赋人权与人的“自然权利”是一个意思,都是说人的权利不是来自“神”(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虽然说,人权是“从他们  相似文献   

7.
受地理文化环境及奴隶制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古代西方很早就开始谈论“自由”、“平等”等理念,表明古代西方法学家对个人主体权利的重视。比较中、西方法律文化思想,可知“自由”、“平等”观念在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中的缺失,古代中国缺乏个人主体意识。因此,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增强个人主体意识以及促进法律对个人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规范国家公共权力、保障公民个人权利和自由是自由主义宪政的核心理念,而不能相反。在宪法观念的启蒙和传播中,清末民初公共知识分子对自由、民主、共和等观念体认上的偏向和误区,是民初自由主义宪政试验失败不容忽视的主观因素之一。亦表明近代中国的宪政努力从一开始即发生了起点的位移和偏向:宪法观念尚未彻底世俗化,尚未落实到以人为中心,以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自由和权利以及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价值核心。  相似文献   

9.
"权利时代"的权利话语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平等、人权、民主等权利概念所表达的价值观是西方近代文明的产物,但绝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主张一个人有责任不仅为自己而且为每一个履行自己义务的人要求人权和公民权,追求“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的社会理想。中国近代以来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努力传播自由、平等、人权等新观念、新道德,为中国的权利文化奠定了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倘若缺乏对权利概念的科学态度,没有人权和公民权意识的普及和强化,那就不可能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个人的独立、自由和权利诸观念在思想文化世界中的确立 ,是现代性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也是西方近代以来启蒙话语所环绕的中心问题之一。中国近代以来 ,要求突破传统桎梏对人的束缚的个性解放意识和以个体自强而求国家富强的救亡意识 ,促使现代个人观在知识精英的思想世界中初步形成 ,其内容主要体现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 :其一是基于人道主义思想要求个人的个性解放 ,肯定个人的价值 ,追求个人的人格自主和人格平等 ;其二是基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要求个人的政治自由和民主权利。中国近代个人观转型的实质 ,是要求变传统的臣民为近代的国民 ,使个人从道德义务的主体变为现代社会的法权主体。从哲学层面上看 ,也就是要确立个体的主体地位 ,实现个体主体性的解放。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民权的话语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民权是西方民主权利思想的本土化形态,是与专制权力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是论证近代权力与权利的正当性的革命话语。它从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蜕变而来,有选择地借鉴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扬弃西方政治学说的适用成分,但又有别于西方民主观。它含义复杂,在不同历史情境中有不同所指。它与民本、民主、人权、自由等等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工具性、集体性和激进性是中国近代民权在社会政治功能方面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向仁富 《华章》2007,1(7):46-47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义务本位的社会,对人的权利的重视很不够,对妇女权利的关注尤其不够,甚至可以说是漠视女性的权利.西方社会人权特别是女权思潮的产生和兴起,也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传统中国社会女性地位较西方更为低下,西方女权思潮的影响必将极大地调动女性争取自身权利的热情;此外,中国传统社会里反"男尊女卑"传统因素的进一步增长为最终实现男女平等作了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准备.所有这些因素决定了妇女权利问题必然在近代中国出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3.
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与西方教育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核心是关于人的理论,文艺复兴思潮的最大作用之一就是引发的教育观念的转变。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形成是对中世纪“一切为了上帝”的“以神为本”思想的批判与扬弃。强调在人的培养中人的尊严和核心价值,强调人的身心两方面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形成了近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4.
西方教育平等观念主要由传教士传入中国,维新派从中汲取养料,较系统明确地表达了近代意义上的教育平等观念.维新派认识到包括妇女在内的每一个人都要受教育,学校教育制度对于培养人才,进而促进国家富强、民族兴旺具有重要的作用.传教士所强调的教育是个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教育要以个人为本位,受教育是个人生存的基本条件等,并没有被维新派所吸收.传教士自身的固有特性、文化之间的翻译转化、不同的文化传统以及当时中国的民族危机是造成传入和吸收之间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古典自然法学派坚持以人文主义或人道主义为基础,用"人的眼睛"来观察政治法律问题.而这种人文主义或人道主义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主张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享有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认为国家和法律是通过社会契约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去年春夏之交,在首都北京发生的政治风波中,提出的一个突出口号就是“要人权”。在一些人看来只有西方资产阶级国家讲人权,有人权,而社会主义中国不讲人权,没有人权,这是一个必须予以澄清的问题。“人权”即人身自由和其它民主权利。它是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为反对封建专制而提出的进步口号。它的理论根据是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洛克、卢棱等人提出的“天赋人权论”。他们认为:人在自然状态中都是自由平等的,人生来都有平等、自由  相似文献   

17.
自由,是一个现代的价值理念,在发生学的意义上,这个理念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客观条件特征和要求,又通过其思想传统被理解为人的本质乃至人的价值理想,但是却展开为自由权利和自由意志这两种不同的理论品格和价值诉求.中国近代的历史变革开启出自由的新论域,即在由民族主权国家组成的无政府的世界资本主义历史环境中,对于落后民族来说,自由的基本前提是建立一个民族主权国家.由此,就有了"国家自由"和个人自由的复杂纠葛,就中国社会的发展而言,需要在个人自由和国家权力之间保持有张力的平衡,以保证历史的发展指向这一目标:充分实现了的个人自由实现着国家的强盛.在理论上,是以自由权利为本还是以自由意志为本,意味着不同的思想道路,并且呈现出自由的价值困境,这一价值困境在根本上表达的是自由和平等的困境.在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自由这一形式性的平等要求着、产生着、保障着实质性的不平等,即实现了的平等一方面具有占有物的权利,另一方面却因此而必然产生对物的占有的不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在开辟着通往"自由"的新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杨峰 《华章》2012,(34)
民法作为一种私法,其价值核心之所在在于民事活动中的平等主体的自由的意思自治,从而来达到民事主体在具体的生活实际工作中的所意欲达到的平等、自由、秩序、效率、安全等法价值.毫无疑问的是人是这一系列法价值的最终载体与获益者,故承载着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源性权利的人权应该浓墨重彩的展现于我国的民法体系中,而人权保护在具体的法实务中确实是遭遇了寒流.本文试图通过对对我国目前民法中的相对弱势的人权保护的现状的探究,以期提出比较有针对性的个人建议来完善我国民法中的有关人权保护的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民权是反对专制的革命话语。中国近代民权观继承并改造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本价值观,有选择地借鉴西方各种政治学说的适用成分但又有别于西方民主观。它含义复杂,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中有不同所指。它与民本、民主、人权、自由、平等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中国近代民权观呈现出以下特征:工具主义、理想主义、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20.
天赋人权说在中国近代的两难困境,深层次的原因是新生命理念的缺失.新生命理念以权利存在体界定人生命的独特性,构筑了自由平等的逻辑前提,而近代启蒙思想家以对生命存在的伦理关怀和存活优先意识遮蔽了权利意识;这一国民素质问题上的认知误区,导致对完整人权基础上生命同质性理念的背离,造成人权主体的失落、人与人权的分离;进化论、制度思维、实证思维三种思维范式使启蒙思想家思考天赋人权时陷入认知误区.自由民主与天赋人权的割裂,造成了启蒙思想的弱化和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