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多语语言景观已经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城市语言景观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了公共形象,映射了城市文明程度。基于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简介语言景观个案,解析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翻译的现状及其原因,并针对语言景观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可以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角度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确保语言景观达到信息功能和文化象征功能。  相似文献   

2.
公共标示语具有警示、告知、宣传的目的,在翻译中根据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方法。从译文预期功能考虑,公共标示语的英译应顺应英语语言文化的特点,充分考虑到英、汉公共标示语的差别,根据需要采用套译、灵活翻译的方法,达到与原文功能相近的警示告知和宣传鼓动效果。  相似文献   

3.
丁超峰 《海外英语》2011,(7):160+162
该文将以实现商标功能的翻译策略为重点,探索如何运用翻译技巧把异国文化、语言习俗等信息更好地融合到商标翻译当中去,使之成为商家形象的完美展示。  相似文献   

4.
浅析英汉语言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决定了语言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在翻译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对等形式,采用符合目的语的表达方式,在需要的时候适当补充说明等灵活方式来处理、淡化文化差异,以力求达到文化传真,增强翻译工作的文化融合功能。  相似文献   

5.
谭小娜 《辽宁高职学报》2008,10(11):101-102
城市的公共标识语是一种较为独特的应用文体,是社会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公共标识语英译亟待进一步规范。公共标识语翻译的不正确和不规范主要表现在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语言方面的错误包括词汇使用错误、语法错误。文化方面的错误是指翻译不顾及受众的感受,语气生硬等。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或是在同一种文化之间的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交流,发展的过程。翻译,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桥梁,作为推动中西方文化进步与发展的催化剂,也逐渐显示出其超凡的重要性。我们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习语又是语言的精华在翻译的研究中,习语也彰显了其特有的魅力,在中英两种语言中大量存在。在英语中,习语包括谚语,俚语,固定短语和惯用表达等。本文将从习语的翻译的角度,简析功能对等性理论在在习语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李淑敏 《考试周刊》2007,(17):39-83
本文试图研究中文公共标识语的现状及其英译问题,通过对中文公共标识语在语言和文化方面常出现的一些错误以及产生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引证例子,提出翻译的原则、方法等建议供译者参考。本文旨在唤起语言工作者的注意,以期望提高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它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而且是涉及到两种文化的转换。正确处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转换,必须要注意两种语言中蕴涵的文化对应、文化包孕、文化冲突、文化空缺和文化融合等五个方面,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单纯语言文字翻译所造成的不当或错误。  相似文献   

9.
李霞 《培训与研究》2006,23(10):127-128
翻译穿梭于两种语言文化之间,不仅要达意,更要传情。达意在于语言层次,而传情深至文化层面。归化与异化作为处理文化信息的两种基本翻译策略,应辨证统一于整个翻译过程。在处理中西文化碰撞信息时,为了实现文本功能动态对等,本文推荐使用归化策略;在遇到中西趋于融合的文化意象时则倾向于使用异化策略,一则能保持源语文化的异质性,二则能丰富目的语文化内容,加快文化融合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跨语言文化的交际活动,与归化、异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果实,文化是语言的根系。译者须穿越语言表层现象透析深层文化内涵,使原作文化底蕴在译文中得到最大等值再现。中英文化在文化意象、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上有诸多碰撞,译者须深谙两种语言文化差异,采用归化策略变通原文缓解冲突,尽可能满足目标读者心理期待视野,实现文本功能动态对等;信息时代要求不同文化趋于融合,异化策略可以加速中西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我国已快速融入世界大家庭,文化交流与融合呈现日益频繁的趋势,众多专业领域也与国外频繁交流。在此背景下,专业性较强的语言互通成了屏障,很多专业性或文化倾向明显的词句由于翻译的原因往往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文章针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专业词句进行分类翻译,并对这些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进行总结,以期对中外服装文化交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从跨文化角度看异化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而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因此,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异化翻译作为沟通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了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快速融合,在翻译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时,要把握中国文化的内涵,坚持异化原则,科学运用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杨森 《滨州学院学报》2011,27(2):113-116
电影字幕翻译是一个新兴的翻译领域。从影片《风声》的英文字幕翻译来看,要准确还原影视对白或者独白原意,译者进行字幕翻译时,不仅要考虑到语言转换问题,还要考虑到影视字幕翻译自身的特点及东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各种因素的制约。作为文化交流的中介,电影字幕的翻译应以观众为中心,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翻译策略对影片中的文化信息做出灵活处理,使字幕翻译真正发挥文化传播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文化之间呈现出融合的大趋势,但是这种融合往往是不平等的。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翻译高潮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国情,指出译者必须正确对待文化融合中的不平等现象:既要传达异域文化,又要弘扬中华文化。反映在翻译过程中就是采取恰当的策略,再现原文的文化思想,以促进两种文化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西生态诗歌意象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其翻译涉及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语境,需要立足于当代文化和翻译理论,以文化研究为基础,重新审视唐诗特别是唐代生态诗歌的翻译与接受,重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在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文化传递模式,达到中国文化向异质文化融合、共生的文化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经典《兰亭集序》是中国文化的璀璨遗产,也是世界文化的不朽名篇。本文通过分析其英译过程,对文学翻译及文言文翻译相关问题做粗浅研究,如现代文转换、文化对等与不可译、增减词等问题,为中西方语言文化交流与融合做出微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广西边疆文化是壮族古老历史及璀璨文化的典型代表。旅游翻译对全球化背景下边疆地区涉外旅游的作用日益突出。旅游文本除了提供信息外,具有相对独特的文体特征,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也应该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把认知应用于翻译研究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翻译是一个包含了拆解原文和整合得出译文的综合过程。该过程在四个空间组成的整合网络里进行。原文在输入空间1中,输入空间2包含了译者思维空间,译文即整合的结果——层创结构存在于交织空间中。认知翻译理论强调了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起到的能动作用,并能更好地解释归化和异化,直译和意译等概念。  相似文献   

20.
重点从林纾的翻译意念、翻译理论、翻译功绩、翻译评价等方面探讨林纾的翻译,认为林纾的翻译是依据翻译目的、译者修养和译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尽管译作中对原作作了大量删改,但符合当时浸染于古典文学中的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促进了外国文学顺利地融入中国文学的传统形式,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审美经验,依然不失为优秀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