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政府信息公开包括全社会信息的一半以上,它也是让公众知晓政府行为的非常直接的一个途径,更是公众监督政府行为的有效途径。从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定义及理论入手分析,阐明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对构建透明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信息公开指南,可以让公众了解如何进行信息公开申请,能够获取政府信息的机构、方式和途径,还有相关的监督方式。我国31个省级环保部门的信息公开指南却存在着种种问题。信息公开指南不属于政府信息,公众并不能申请公开信息指南。环保部门制作信息公开指南不是其进行信息公开的义务,而是一种行政事实行为。这样一种行政事实行为若使公众利益受到损害,通常被认为是公众所负有的容忍义务,公众没有针对此行为的直接救济途径。为了规范政府行为,监督行政,对此类行政事实行为给公众造成的损害,国家应予以救济。  相似文献   

3.
知情权是人民主权、福利国家和民主政府的要求,它得到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双重保障。知情权主体具有广泛性,由了解权、收集权、利用权和更正权组成,客体指向是政府拥有的行政信息。目前,我国知情权的落实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该尽快为政府信息公开立法、转变信息公开观念、加强电子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4.
政府信息公开,也称之为政务公开,是指政府机关将其所掌握的信息通过有效媒体对行政相对人公开,其实质就是运用一切行政手段和信息手段,在行政机关与老百姓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来达到促进行政的民主化、提高行政办事效率的最终目的。现阶段,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民主与法治的重要内容,而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积极构建法治政府,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形成、确立和发展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基础为支撑,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对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法理基础进行分析,并对任何健全信息公开制度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构建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政府公开其政务运行过程的相关信息,社会公众可以通过查询、复制、下载、收听、观看等多种形式,依法利用行政机关所掌握和控制的信息。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基础是公众知情权。在宪法中确立知情权的基本人权地位,借鉴其他国家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来构建我国特色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6.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过程实质是公众与政府、公众与第三方、政府与第三方之间的利益博弈过程.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利益博弈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阻力系统和以公众为主导的动力系统,二者的力量对比关系决定着政府信息公开的未来走向.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利益博弈各方的策略选择都为公共利益时,各方的收益均最好,政府信息公开也才能最终实现“正和博弈”.  相似文献   

7.
行政公开的意义在于促进我国的宪政建设,适应WTO透明化对我国政府的要求,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提高行政机关行政效率和加强对行政机关监督。行政公开方式有听证会、电子政务、媒体播报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借鉴国外相关的行政公开制度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行政公开制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政议政权等民主权利,促使政府行为的公开、公正和高效。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公开的世界潮流中,随着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交互关系的广泛性和多元化,行政主体掌握着数量可观的个人信息,而个人信息的合理正当使用影响着相对人的切身权益,个人隐私权由此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在当前强调信息公开的学术氛围中,行政主体在信息公开的过程中如何充分保护个人隐私权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研究课题。应从隐私权的演进、政府信息公开中知情权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以及政府信息公开中个人隐私权的制度性保护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推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制化、界定保密与公开的范围、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积极推进政府上网工程、加大新闻媒体的监督力度、改革现行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和降低公众获得政府信息的成本。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信息公开对于建设阳光政府、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但是,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也不容忽视,这就需要在政府信息公开所代表的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信息保护所代表的个人利益之问进行平衡。立基于此,论文探讨了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政府信息公开法与个人信息保护法之间的立法衔接和政府信息在公众公开查询中的防范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公民参与行政监察,对于保证公民切实享有并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行政监察效能,建设清廉、高效、法治政府具有重要意义。依靠群众开展行政监察工作是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基本原则,但还存在不少尚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公民参与行政监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和提高公民参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家民众间的徽州乡绅与基层社会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中国社会,国家与民众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权力空间。在徽州,基层权力空间由乡绅与祠党来填补。国家民众间的徽州乡绅与守族紧密相结合,担当起了基层政权的众多管理职能,从而实现了对地方社会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县级人民政府是我国政权的基础,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三农”工作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地位非常特殊,其角色与职能定位是否准确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工业化的逐步推进,农业与农村工作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干部思想带来了强烈的冲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县级政府如何适应农村工业化建设的要求转换职能,是当前亟待认真探索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微博问政顺应了互联网时代信息快速传播的需求,开启了网络时代官民沟通的新方式,彰显了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备受瞩目的新宠。微博平台,打开了政务公开的一扇窗,增加了政府机构和官员工作的透明度,将官员的言行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同时也要看到,微博问政的风光背后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挑战。因此,必须从建立舆情评判机制、微博问政的制度化、加强道德自律等方面完善微博问政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5.
行政权利的反向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行政能否拥有权利”历来是公共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传统观点认为公共领域要摈弃个人权利,即公共行政拒绝权利。然而,在笔者看来,公共行政中的个人权利不但不能拒绝,还应更加积极地予以维护,公共行政需要权利。在政府奉行“以人为本”治国理念的今天,只有进行体制创新,保障广大行政人员的合理权利,行政改革才会有新突破,公共领域的发展才会有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加入WTO后,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会受到重要影响,同时对依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加入WTO的要求,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必须进行变革。变革内容包括树立依法行政观念,确立法在政府行政中的权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规范政府行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努力提高政府行政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17.
行政问责是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必要条件之一。注重行政问责的执政理念来自于执政者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准确定位,重视社会的自组织功能,以及对责任政府的科学理解。在具体的公共行政实践中,昆明市政府通过构建行政问责的制度环境,以服务而非管制为取向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等方式来实现高效的行政问责。  相似文献   

18.
庄阳 《保定师专学报》2010,(4):24-26,102
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政府公信力通常反映在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之中。从这个角度对政府公信力问题加以分析,可以看出造成我国政府公信力问题的行政制度、行政观念、行政行为等方面的缺陷,是基于公民在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变化的全过程中未能充分实现其应有价值而存在的。因此,应从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角度构建完善行政制度、提升行政观念、改善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9.
农村干群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和农民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为农村和谐干群关系的构建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当前农村干群关系不和谐的种种表现,提出了构建新时期农村和谐干群关系的对策: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组织基础;实现科学发展是构建农村和谐干群关系的根本所在;以人为本是构建农村和谐干群关系的目标要求;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构建农村和谐干群关系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20.
培育行政法治文化,是实现行政法治的根本,行政法治文化的形成,与政府的行政执法实践密切相关。而政府的行政执法实践,又是由每一个公务员具体实施的,政府公务员是行政法得以运转的运作者、操纵者,是行政法律职能实现的承担者。政府公务员的素质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行政法治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政府公信力的树立和行政法治文化的形成。笔者以为,崇法是公务员应有的精神信念,知法是公务员应有的岗位要求,守法是公务员应具备的道德品行,依法行权是公务员应尽的职责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