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宗教信仰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给予深刻影响。宗教对语言也有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宗教与语言的相互关系,探讨宗教对英语的影响,以及英语语言的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2.
宗教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对民族文化有深刻的影响。谚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不同的宗教思想和宗教观念。研究不同的宗教思想与观念在汉英谚语中的反映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西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宗教经验是宗教信仰的核心要素之一,同时它也是宗教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不同的理论对宗教经验的概念和本质有着不同的理解。宗教经验的研究需要结合不同群体的宗教传统和文化。宗教经验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宗教经验包括非宗教徒的超自然体验,而狭义的宗教经验仅指宗教徒在宗教信仰中的体验。  相似文献   

4.
曹禺、奥尼尔的悲剧中都洋溢着强烈的宗教意蕴,蕴涵着浓郁的基督教文化色彩。深刻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趋近于对宗教的探询,教育和熏陶使他们具有浓厚的宗教意识,对人类悲剧性的深刻思考是他们宗教信仰的心理动因,集体无意识的影响是他们宗教信仰的客观动因。  相似文献   

5.
宗教社会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殊的社会类型,其道德生活具有高度的整体性、较强的单一性和偏执型以及高度的稳定性等特点.作为宗教社会生活秩序的宗教信仰、宗教戒律、宗教仪式对于宗教社会道德生活的构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宗教信仰是宗教道德向生活渗透的自觉的精神力量;宗教戒律是宗教道德向生活秩序渗透的重要中介;宗教仪式则是强化人们宗教信仰的日常生活形式.  相似文献   

6.
宗教信仰是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态度和人们在特定情境中的一种特殊情感,宗教与心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东西方宗教与心理的关系,深入剖析了宗教信仰的积极与消极的心理功能。  相似文献   

7.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提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丰富和发展。正确认识、系统把握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8.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它包括信教自由、择教自由、举行宗教仪式自由、宗教出版自由、宗教集会自由、宗教结社自由、传教自由、宗教捐赠自由和接受宗教资助自由以及宗教营销自由等九个方面内容。公民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正确地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权。  相似文献   

9.
宗教既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之中的思想信仰,又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必须要弄清宗教信仰自由与宗教自由,宗教信仰自由问题与宗教自由,非法宗教活动以及民族分裂主义之间的本质区别,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思想占领校园,教育引导师生,坚决抵制宗教对教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10.
宗教信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敏感问题。大学生应正确看待宗教信仰、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宗教信仰自由等关系问题,使宗教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婚姻是人类伦理的基础,也是社会世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作为人类生活整个体系中的一种文化要素对婚姻事务和观念有着重大的影响。透过作为婚姻缔结形式的婚礼习俗,我们可以看出各大宗教或通过神圣的宗教婚礼或经由源远流长的教义对社会群体的婚姻观念和家庭生活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虽然中西文化发展模式不同,宗教信仰内涵迥然相异,然而无论是基督教影响下的西方婚姻还是道佛教理念渗透下的中国传统婚姻,都选择用宗教话语权来彰显其神圣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校大学生中的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纷繁复杂,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从多维度、全方位的视角加以认识和解决,特别需要依法开展宗教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高校应深入开展宗教政策法规教育,高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和在校大学生应在坚定不移坚持"宗教与教育相分离"原则、深刻理解宗教信仰自由的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学会依法分类处理各类高校宗教问题,实现高校宗教工作法治化。  相似文献   

13.
李素峰 《现代语文》2009,(9):116-118
宗教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对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谚语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折射出不同的宗教思想和宗教观念.对不同的宗教思想和观念在英汉谚语中的折射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西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宗教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如稳定社会、心理调节等,所以必须充分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为此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最核心的工作应当是准确实施宗教法律法规,具体而言,需要进一步做好宗教立法工作,应当依法治教,实现宗教组织自律和法治的平衡,还要进一步强化宗教信仰自由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5.
研究宗教信仰的品位与格调可以更全面地认识我国宗教的现状,认识我国宗教文化的社会与审美价值。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过程中,更重要、更带长远和根本意义的是要提高信教群众宗教信仰的品位和格调,按照影响宗教信仰品位和格调的诸要素,提高信仰主体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科学文化教育素质、个人生活理想、追求、爱好素质和营造正常文明的宗教信仰氛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作出品位高、格调雅的反映人们宗教生活的精神文化产品,包括宣传无神论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们多层次和多方面的需要,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宗教文化的有益性,宗教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构成了宗教与社会的适应性。宗教信仰自由符合中国多民族,多宗教的国情,因此,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协调是宗教界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宗教是一种超世的信仰,但具有巨大的世俗价值:宗教信仰给生活在并不完满的俗世中的人们以巨大的心灵安慰;宗教满足了世俗社会对伦理道德的需求,有助于俗世人强化善恶因果律和天理良心观;宗教为俗世民众正视人生苦难提供方便之门,给人类超越死亡恐惧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8.
华侨华人传统宗教及其现代转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根据东南亚有关国家政府和华侨华人社会对华侨华人传统宗教的界定和理解,着重从传统宗教信仰的实质、对象、形式等方面对华侨华人传统宗教的基本特征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现代转化的主要表现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华侨华人传统宗教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力图从一个侧面说明华侨华人传统宗教与现代化之间的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宗教信仰自由是由绝对的信仰宗教自由和相对的宗教活动自由构成的权利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做出了许多努力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中国的宗教得以恢复和发展,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和改善之空间。  相似文献   

20.
西方法律制度最初是建立在宗教信仰的基础上的,宗教的产生和存在对法律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而在中国古代,并没有出现法律与宗教的这种相依相辅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对法律影响比较大的是儒家的礼法思想。西方的宗教思想与中国的儒家思想这两种不同的思想观对法律的影响造就了中西方传统法律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