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春秋时期,齐国在齐桓公的统治下国力强大,齐国联合了几个国家的军队,出兵南下,将蔡国击败。击败蔡国之后,齐桓公率领联军继续向南,打算进攻楚国。齐桓公的军队刚到楚国的边境,就有士兵前来禀报:"大王,楚国派使者前来求见。"齐桓公下令召见使者。楚国派来的使者名叫屈完,是当时楚国很有才能的一位大臣。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您的国家在北方,我们楚国在南方,两国各处一方,就好像马和牛这两种动物,马逆风行走,牛  相似文献   

2.
管仲是春秋时齐国的著名丞相,一次,他随同国君齐桓公到高台上,向远处眺望查看。两人在此密谋,准备攻打莒国。齐桓公站在高台上,有时面对莒国的方向,指手比划,说话时嘴张得很大,显得精神振奋,斗志昂扬。这项攻打莒国的军事机密,只有齐桓公和管仲知道,可  相似文献   

3.
买鹿之谋     
<正>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把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齐国强大了,各地诸侯基本都承认了齐国的霸主地位,只剩下楚国不听号令。齐王准备发兵征讨楚国。当时,齐国有好几位大将纷纷向齐桓公请战,要求挂帅攻打楚国,但却遭到了宰相管仲的反对。管仲认为眼下齐军疲惫,不宜久兴兵事,他日夜命人抢铸铜钱。一天,管仲派百余名商人到楚国去购鹿。当时,鹿是较为普通的动物,楚国盛产鹿,人们把鹿作为肉用动物,两枚  相似文献   

4.
南辕北辙     
魏国国王有一次要去攻打赵国的邯郸,大臣季梁便去劝魏王。季梁对魏王说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要到楚国去,可他的马车却向北方奔驰。路人问他“楚国在南方,你干吗往北走呀?”他却说自己的马好,带的路费多,赶车人的技术很高明,不听劝告继续赶车向北驰去。魏王笑这人糊涂,季梁点头说:“是啊!他条件再好,可是方向不对,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哪能到达目的地呢?”后来由这个故事产生了成语“南辕北辙”。“辕”是车前驾车的横木,表示车前进的方向;“辙”是车轮留下的痕迹,表示车走的道路。“南辕北辙”的意思是应当往南,而实际上却在往北,现在人们常用…  相似文献   

5.
吴国的边城卑梁和楚国的边城钟离接壤.有一天,两边的小孩为了争夺桑树上的桑葚打起架来.两家的大人赶来帮忙,打起了群架.小孩停止打架坐在旁边边吃桑葚边观看.一阵尘土飞扬之后,卑梁那边的家长倒在地上,死了.卑梁大夫很生气,派出城里的守军攻打钟离.楚王听说后更生气,派兵占领了卑梁.吴王听说后更更生气,也派出军队攻打楚国,一举攻下了楚国的钟离和居巢.(事见<楚世家>)  相似文献   

6.
南辕北辙     
魏国国王有一次要去攻打赵国的邯郸,大臣季梁便去劝魏王.季梁对魏王说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要到楚国去,可他的马车却向北方奔驰.路人问他"楚国在南方,你干吗往北走呀?"他却说自己的马好,带的路费多,赶车人的技术很高明,不听劝告继续赶车向北驰去.魏王笑这人糊涂,季梁点头说:"是啊!他条件再好,可是方向不对,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哪能到达目的地呢?"后来由这个故事产生了成语"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7.
汉代刘向的《说苑》中记载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的故事。田忌由于同相国邹忌闹矛盾,逃到了楚国。楚王待田忌如上宾。一天,楚王问田忌:"现在楚齐两国都很强大,势均力敌,互有吞并之意。面对这样的形势,我该如何应对?请先生不吝指教。"田忌早有准备,对楚王说:"要想对付齐国并不难。假如齐国派申孺领兵前来攻打  相似文献   

8.
比肩继踵     
春秋时,齐国的相国晏子出使楚国。楚王见晏子身材矮小,就傲慢地对他说:“你们齐国难道就没有人了吗!怎么派你这么矮的人来呢?”晏子不紧不慢地回答道:“我们齐国的人比肩继踵,伸开袖子可以遮住太阳,  相似文献   

9.
黄歇     
黄歇,即春申君,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与当时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齐名.由于他游学博闻,能言善辩.招贤纳士,倍受楚王重用,在楚为相长达25年之久.一生中为楚国的生死存亡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前273年,秦将白起在华阳打败韩魏两国,韩、魏服而事秦,三国联合起来攻打楚国.此时,黄歇正出使秦国,听说这件事,立即上书秦昭王,以陈利害,“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毙,不如善楚.”削弱了楚国,等于强大了齐、  相似文献   

10.
不自量力     
1.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动了战争。2.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小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这时候,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出,息国快要灭亡了。3.他们分析的根据是,息国一不考虑自己的德行,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取胜,三不同亲近的国家笼络好关系,四不把自己向郑国进攻的道理讲清楚,五不明辨失败的罪过和责任。4.犯了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征伐别国,结果遭到失败,这不是非常自然的吗?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不自量力:不…  相似文献   

11.
晏子使楚     
战国时期,齐国有个人名叫晏婴,人称晏子。他身材矮小,但头脑敏捷,能言善辩,非常机智。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去。如果楚国是个人国,就该请我从城门进入。有一次,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想侮辱他,就在大门旁边开了个小门,叫他钻进去。你们齐国是没人了才派你这么矮小的人来吧?楚王听了晏子这番话,只好大开城门,按接待使者的规格,请晏子入城。齐国的规矩是:上等的使臣派到上等国,下等的使臣派到下等国。我是个下等使臣,所以就被派到楚国了。我们齐国首都临淄有三百多条街道,人多得衣袖一展开把太阳都遮没了。怎么没人呢?那为什么把你派到这里来…  相似文献   

12.
筚路蓝缕b#l&-l1n l)【释义】筚路:指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伐木开山)。形容创业的艰辛。【小手提示】不宜写作“荜路蓝缕”。“筚”易误作“毕”。【出处】典出于《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成语故事】春秋时,郑国地处晋楚两大国之间。公元前597年,楚国出兵攻打郑国,楚庄王亲自统率三军,再加上左广、右广的精兵,声势十分浩大。楚军包围郑国三个多月,终于攻破了郑国的都城。郑襄公只得屈服求和。晋国得到楚国入侵郑国的消息,立刻派兵抗楚救郑,目的是要把郑国争取过来,使它归附晋国。可是晋军还…  相似文献   

13.
一、牛的典故[风马牛]:春秋时,齐国进攻楚国,楚国派人去责问齐国说:“你们住在北海,我们住在南海,真是‘风马牛不相及’,想不到你们会跑到我们的国土上来!”(见《左传·僖公四年》)“风”走失,意谓齐楚两国相去甚远,即使走失牛马,也不会跑到对方的境内去。后喻事物之间互不相干。宋代陆游《春愁》诗中曰:“醉自醉倒愁自愁,愁与酒如风马牛。”  相似文献   

14.
南辕北辙     
战国时候,大臣季梁听说魏王准备出兵攻打赵国,急忙赶来劝说。大王,今天我来的时候,路上遇见一位驾着马车去楚国的人。干嘛和我说这事儿?楚国明明在南方,他却往北走!因为我的马好,跑得快!喂,你为什么要往相反的方向走呢?UKILEZUOAWNE作文明日之星55责编李依桐精精彩彩典典故故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完全相反。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呀!我带的路费也很充足。方向弄反了,路费充足有什么用呢?这没什么,我的驾车技术也很高明呀!别说了,那人的条件越好,就会离他所要去的目的地越远!对呀,大王您想要达到称霸的目的,就必须取信于天下,而不是靠武…  相似文献   

15.
战国时期是新兴的封建制代替腐朽的奴隶制的社会剧变时代。新兴地主阶级先后在各诸侯国掌握了政权,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而且相互间频繁地进行着客观上有利于封建统一的兼并战争。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能够相互抗衡的,除齐国外只有秦、楚两国。“横则秦帝,纵则楚王”,两国都有统一六国的可能。结果秦国统一了六国,楚国灭亡了。强大的楚国为什么灭亡?回顾其历史教训,对我们今天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斗争是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16.
译文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叫我掌管它的都城北门的钥匙,如果悄悄地派军队到这儿来,我们当内应,郑国是可以占领的。”秦穆公把此事和蹇叔商量.蹇叔说:“兴师动众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我从来没有听说过。长途行军十分劳累,精力都耗尽了,远方的国家有所准备,以逸待劳,这样做恐怕不行吧!我国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辛  相似文献   

17.
<正>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是邻居,表面上友好来往,其实内心恨不得一下子将对方吞掉。有一天,齐桓公忧心忡忡地对管仲说:"现在鲁国发展势头很好啊,照这样下去,它的综合国力总有一天要超过我们齐国,到那时候就麻烦了。爱卿,你可有什么办法搞垮鲁国呀?"管仲胸有成竹地说:"这好办,从明天开始,大王和众大臣不穿齐纨,只穿鲁缟做的衣服就行了。"齐桓公半信半疑,但还是按照管仲的建议去做了。  相似文献   

18.
晏子使楚     
景昕桐 《辅导员》2014,(Z1):83-84
正时间:春秋末期地点:楚王大殿内人物:晏子、楚王、齐国随从、楚国门卫接待的人、楚国大臣、武士、囚犯第一幕【晏子来到楚国,接待的人照楚王之意让晏子从洞进去。】晏子:(看了看这个洞,不动声色)这个只有五尺来高的洞,不是城门,倒像是一个狗洞,我访问的是楚国,而不是"狗国",只有访问狗国,才能从狗洞钻进去。我先在这儿等一会儿,你去问问你们的楚王,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相似文献   

19.
“一问三不知”这句话人们常常说,但恐怕知道“三不知”来历的人不多。“三不知”的典故出自《左传》。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苟瑶率兵攻打郑国,齐国为了防止晋国强大,就派陈成子带兵援郑。有个名叫苟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陈成子听了,骂他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方才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回国以后,我要把你的话报告国君。”苟寅自知…  相似文献   

20.
《晏子使楚》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三次侮辱他,晏子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晏子为什么能驳倒楚王?我们在阅读中往往理解为全靠晏子的聪明善辩。这样的认识我觉得是不够的,还应进一步通过阅读来以文悟道。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开头和结尾的一些关键句子所蕴含的意思,真正领会课文。如文章开头指出:“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这就点明了楚王想持强侮人,动机是极端不善的。文章结尾处的那句话:“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