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要求对学生不讲“类型”、不出“结论”、不套“模型”。然而,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有的教师认为讲“类型”、出“结论”、套“模型”更能使学生明白所学内容是什么,了解这类应用题的解题规律;有的教师也知道应用题教学不能讲“类型”、出“结论”、套“模型”,但又不知道如何处理教材。《数学课程标准》不再有“应用题”这一独立单元,应用题与数学意义的运算一起出现,这不是取消“应用题”,而是更加强调应用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功能。那么,如何在旧教材中体现新理念,切实做到在应用题教学…  相似文献   

2.
沈超 《小学教学研究》2009,(5):27-28,38
众所周知.新课程教材中已不再有“应用题”的用语.这并不是因为教材中不再有这样的题型.而恰恰相反,作为数学知识呈现与应用的主要方式.应用题在教材中随处可见。当然,新教材已不再将应用题作为一种独立的知识体系编排.而是作为解决问题的载体纳入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范畴.这大大超越了应用题作为“解题”的教学功能。这一变化体现了应用题教学价值观的转变,即从过去的学会“解题”.转变到获得“策略”.形成一般的解题能力——“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操作、交流、实践等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3.
新教材不再有“应用题”这一独立单元,应用题教学与数学意义和数学运算的教学一起出现,这并不意味着“应用题”在教科书中被“边缘化”,而是更加强调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功能。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算用结合,削减应用题“边缘化”呢?  相似文献   

4.
<正>课程改革后,新课程教材中不再有"应用题"这一独立单元,应用题与数学运算一起出现,这不是取消"应用题",而是更加强调了"应用题"发展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功能。为更好地教学  相似文献   

5.
吴汝萍  刘玮 《江苏教育》2007,(14):70-71
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对教材本体的把握上尚存在不足。以应用题教学为例。有诸多错误认识必须予以纠正。新课标数学教材中应用题的地位没有“边缘化”,而是分散编排在四个知识板块中,并起着统领作用;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没有“淡化”,更注重数学抽象与建模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受到重视;更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将数学基本思想列为"四基"之一。波利亚曾说过: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意味着解题"。解题首先必须找到合适的解题思路,而数学思想的作用就在于帮助构建解题思路。《课标》把应用题确定为“发展性领域”中的“解决问题”,相应地,新教材中也不再单独设立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的章节,而是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分数运算学习的自然组成部分。这说明教材并不是取消“应用题”,而是更加强调通过应用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人在教学中,重视渗透数学思想,注重方法指导,优化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7.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在北师大版教材中,却没有专题的应用题教学单元,而是把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改为“以解决问  相似文献   

8.
如何依据学生认识心理特点,克服心理障碍,促使数学教材的应用题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个体的认识结构,这是小学应用题教学的关键。下面试从结构的观点,分别阐述组成小学数学应用题结构整体的各个部分的教学任务及其如何建构的有效方法。 小学数学教材简单应用题认识结构呈现的“序”是按以运算关系为小整体的“滚雪球”的有序扩展。让学  相似文献   

9.
小学课标解读中谈到“教材的编写者和教师……不仅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认识和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获得进行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这段话揭示出数学已由一门专门训练逻辑思维的课程变成为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这使得从教材的编写到教材的使用都需要更符合数学的时代理念。本文选择其有代表性的应用题看看数学的“与时俱进”。(一)应用题的设计1.名称的变化。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无“应用题”这一板块内容,它已…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正在走进校园,在数学教学中,围绕用好新教材,突出实验性的目标,我们做了有益的探索。探索一:新教材中“用数学”置换旧教材中的“应用题”教学片断:“用数学”。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47。教材呈现的内容是:一幅图画,画上有4个小学生在草地上捕蝴蝶,有2个小学生在观察昆虫。两部分学生下面有一个大括号“”和问号“?”。这部分内容是根据新教材中淡化应用题的模式,突出“用数学”的意识而编写的。教材将其作为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实践,重点在于体现“…  相似文献   

11.
重新审视现行修订的小学数学教材,我们仍会发现,时至今日,教材中随处可见的仍然是“修一条水渠……”、“加工一批零件……”、“……学生积肥多少筐”等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经典”应用题,现行课改实验使用的新教材中的应用题素材,同样存在不同程度的“一刀切”,还有因南北、城乡学生生活经验迥异,应用题的素材也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障碍等问题。因此,改变应用题的内容与教学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产生了利用改编应用题使“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理论设想,试图通过对现行教材中枯…  相似文献   

12.
课程理念下应用题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理念编写的教材不再单独设立应用题单元,而是渗透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学习领域中。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应用题教学,从而赋予新课程理念下的应用题教学以新的意义,这是教者需要加以认真研究和实践的课题。本文现就新课程理念下应用题教学作如下思考,就教于同行。一、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初步学习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是《标准》中“解决问题”教学的重要目标之…  相似文献   

13.
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设置了“数学活动”“实验与探究”“探究与发现”“实习作业”等内容,目的在于通过渗透数学建模思想,使学生参与到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将数学建模与应用题解答混为一谈,以为解答应用题就是数学建模。其实数学建模与应用题解答有着质的差别,本文就此举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将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分为四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人教版实验教材中不再独立设置应用题单元,取消对应用题的人为分类,而是分  相似文献   

15.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减法应用题”(以下简称“求差应用题”),安排在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材中。它是进一步学习“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儿的数的应用题”的基础。解答这类应用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和应用。因此,这部分内容是这一单元教材重点。下面谈淡我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不再设置专门的“应用题”这一学习领域,而是渗透在其他学习领域当中,统称为“解决问题”或“用数学”。新课程应用题与原教材相比,有以下三个新的特点:一是打破了原来应用题教学的系统性。原来的应用题严格按照数量关系的难易程度,一课一例地进行教学,有着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清晰的编排脉络。新课程应用题教学与其他学习领域紧密结合后,不再像以前那样编排,而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编排上有点“散”。二是信息呈现方式具有开放性。从形式上看,有纯图片呈现的,有文字呈现的,有半图片、半…  相似文献   

17.
甄慰 《教育导刊》2011,(6):89-90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具体反映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上,就是新课标教材不再单独进行"应用题"教学,而是在每一知识单元的学习中设置了“解决问题”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应用题教学有两大功能:一是使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培养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不可否认,传统的应用题教学在发挥第一个功能上,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长期受一些“类型”“模型”“结论”的影响,使应用题教学侧重于系统性与知识性,这就造就了学生严格遵循应用题结构,按照逻辑性去进行学习的局面,缺乏应有的情趣和探究时空,特别是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更显不足。新《数学新课程标准》虽然不再有“应用题”这一独立单元,却将应用题与数学意义的运算一起出现,这不是取消“应用题”,而是更加强调…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数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大领域。新教材没有单独设立应用题教学单元,而是结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这两个内容出现了解决问题的教学,或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单元。笔者比较过苏教版一至四年级新、老教材上的这些内容。如老教材四年级上册集中学习三步计算应用题和相遇应用题,新教材四年级上册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中安排部分三步计算实际问题,而四年级下册在“混合运算”单元中又安排部分三步计算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  相似文献   

20.
数学第一册教材中讲了加、减法的简单应用题,即“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通过复习,要求学生弄清楚求总数,求剩余这两类加减法应用题的题意,会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