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9 毫秒
1.
关注就业技能: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增强他们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是推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2002年澳大利亚工商联合会和商会共同提出了"就业技能框架"。"就业技能框架"包括8个方面内容: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计划和组织能力、技术、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此后,澳大利亚大学和其他职业教育培训部门开始注重对上述8项能力的培养。澳大利亚通过增加投入与资助、改革课程与教学、制定就业技能标准等多种措施,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培养与评估。澳大利亚在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技能培养、评估、改革、教学等多方面经验,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和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面,I盏着El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和市场的竞争力是推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滚动式”教学初探赵方大学英语教学上一个新台阶是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人才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适应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上新台阶就是要上教学质量这个台阶。当前,加强大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改革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世纪初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急步迈入“大众化”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面临来自高等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和挑战 ,迫切需要深化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键是供需问题 ,“人职相匹配”是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条件。一、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是“人职匹配”保证条件1 .合理定位、培养社会适用的人才社会需要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和不同学历层次、掌握不同技能的毕业生。清华大学方惠坚等人在撰写的《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提出了高等院校分为 4类 :“研究教学型大学” ,“教学研究型大学” ,“教学型学院或大学”和“社区学院”。…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人才的主力军,其就业质量影响着国家各个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文章针对毕业生就业能力专门对广西科技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研究生进行调研,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总结存在的主要就业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的培养模式,以提高研究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其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攀升,就业形式日益严峻,如何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等院校普遍面临的课题与挑战。面对市场需求,高职院应该大力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加大实践教学与培训模式的改革力度和提高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能力。  相似文献   

7.
面向市场“订单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开始迈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当前,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扩招后的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受到了政府、学校、学生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式,已经从过去的“计划分配”走向“双向选择”。有形的人才市场即各种各样的招聘会或中介机构,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了当前的直接的选择机会和条件。实际上,还有个隐形的人才市场即未来的人才需求,也应该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作为高等学校,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责无旁贷。除了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以外,最根本的…  相似文献   

8.
高校扩招使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促使大学毕业生就业价值观发生变化,多渠道与多形式就业逐渐凸显。不可否认,高校依然面临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问题。结合当前人才市场需求,分析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短板,提出改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成效和建设“全程化、精准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举措。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技能大赛、技能取证、技能培养——“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及其创新点,分析了“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中的作用,该教学模式对指导大赛、促进毕业生就业及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注就业需求变化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是人才市场的基本特征,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掌握我国企事业单位以及人才市场对高等人才需求的现状和变化极其重要。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派出了工作小组于去年8月赴武汉、上海、北京三地,历时1个月对三地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与用人单位及人才市场招聘情况做了详细的调查,试图探讨高等教育如何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要求,从而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根据统计结果,在3个被调查城市中已经就业的毕业生学历为…  相似文献   

11.
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就业工作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系趋于完善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学生及其家庭、高校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已经成为衡量高校质量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如何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毕业生的“适销对路”,是高校改革与发展中必须正视的重大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切实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创新高校就业工作制度,是新时期搞好就业工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育和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有关精神,高校的招生并轨已全面铺开,招生并轨后,大多数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自主择业。在这种形势下,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就显得日益突出和紧迫。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特点1.群体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表现为一种群体活动,它与一般人才市场中的个体行为有着很大的差别。一般人才市场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13.
徐卫东 《成人教育》2015,35(1):65-67
全日制成人高等教育要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而要切实提高就业率,就必须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这其中的关键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实践等都必须紧扣一个“实”字:切合实情、凸出实用、注重实践,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实用的核心技能,从而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如何培养全球化背景下的高质量人才是大学重要使命,也是全世界高等教育工作者探索的重要问题。4月8—10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会、德国高校教学研究会和德国高等教育研究会主办的“大学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国际会议暨第二届中德高等教育论坛在浙江大学举行。中德多所知名高校代表和专家学者共40余人与会,围绕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就业能力培养、博士生教育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大学教师专业化与教学能力建设、学科专业建设与教学质量保证、高等教育国际化与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体制与大学毕业生就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劳动力市场供给的角度,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归因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而就业能力的大小与高等教育体制是密不可分的.要改革招生制度、创新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增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6.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当前人力资源市场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本质原因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市场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并发挥有效作用,不平等就业是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要障碍。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应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围绕供给、需求、匹配三个关键环节,着重解决如下问题:大学毕业生应当树立为祖国的富强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确立正确的劳动观和择业观,政府应当深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继续扩大用工需求,推进以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为核心任务的高等教育改甍,增强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备的匹配性。  相似文献   

17.
引言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在校学生人数急剧攀升,高校毕业生规模也随之逐年增加,2008年-2010年分别达到559万人、611万人、630万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很多,如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社会需求的减少等等.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也是近年来逐渐凸显出来的问题.为了能够让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获得合适的工作岗位,就必须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中后期,我国就业同时面临供大于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出现了招工难与就业难两难并行的复杂局面。在中央提出的稳增长、保就业宏观政策背景下,研究提高本科职业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梳理就业能力相关理论与就业技能研究成果,重塑就业技能指标体系,提出本科职业院校毕业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模型和培养路径,为学校制定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政策与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结构性失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结构转型。即中国面临工业、服务业的产业转型任务,这种调整必然给劳动力供给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必然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阶段产生结构性失业。二是体制转型。中国过去是个计划经济国家,长期的计划经济所衍生的计划教育和培训体制,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很低。因此,尽管产业结构变动在加速,对劳动者知识、技能和能力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体制障碍,供给结构调整的速度非常缓慢,这导致新增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仍然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麦肯锡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中国每年新培养出约160万名工程师,是美国的9倍,然而其中只有16万名具备为跨国公司工作所需的实用技能和语言能力。要提升毕定生的就业能力,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和教育管理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就是研究开发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以此作为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基本依据。国外学者对此做过很多研究,但不一定适用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和培养机制,我国的劳动经济、教育学者和高等教育实践部门应该针对我国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通过不断的评估和反馈,构建有效的就业能力模型。高等教育机构要按照就业能力模型中的各个能力模块结构化课程设置,使某几门课程主要针对一个能力的培养,从而使每一项就业能力都能得到完整的提升。二是加强高等教育改革,区分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的功能和培养机制。教学型大学更加重视工作技能的培训和开发,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型大学也要关注能力的培养,主要是综合素质、研究能力以及非认知技能的培训。同时,就业能力提升受学校和企业的共同作用,因此高等教育要建立提高对社会需求反映速度和能力的机制,改变“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状况,主要措施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从提高教学质量角度,提出高职教育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技能竞赛可大力推进新时期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适应社会需求的有力保障。针对高职教育特点,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应坚持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原则,着重培养学生日语语言技能和职业岗位技能,形成本专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