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醉仙上网     
诗人李白凭借一首《静夜思》力夺“思乡杯”诗文大赛桂冠,立时在世界华文诗坛上名声大噪,而李白本人也因此获得“奔四”电脑一台。对于诗文,李白是一等的“高手”,而对于电脑,李白最多  相似文献   

2.
李白寓家兖州城东门外的这一观点在兖州国际李白研讨会上曾得到了多数与会者的认同,并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观点的主要根据是李白的诗文中有“鲁”、“东鲁”、“邹鲁”、“鲁城”、“鲁门”、“鲁门东”、“东鲁门”等称谓。笔者仔细分析了李白的其它诗文,发现这个观点并不准确。  相似文献   

3.
古今不少学者在李白年谱和李白诗文笺注中给李白一些作品作了编年,特别是詹锳还撰写出了编年专著《李白诗文系年》,确定了李白在安徽写作的大部分诗文的时地。但是各家也都有一些疏漏,在时间、地点上颇有出入。本文在全面研读李白作品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李白在安徽所写诗文的时地重新进行了编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李白评价屈原的诗文以及李白"学骚"的妙句这两个方面来谈李白对屈原的批判继承,冰山一角,涉及甚广,知我罪我,一任诸君.  相似文献   

5.
李白有一些诗文作品或直接论述或间接提及他对诗歌的观点,其中最突出的诗歌观点就是“真”,结合李白的诗歌实践来看,他把“真”上升到了诗歌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6.
南宗名臣李纲是两宋文坛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家.他对李白的评价或褒扬李白英豪盖世的个性,或深化其谪仙意义,或仰慕李白之"真隐",或推崇李白俊逸之诗风,有关的诗文作品多达20篇左右,在两宋颇具代表性.这些诗文作品不是单纯从人品及诗品去审视李白,而是结合自己的生平遭际去解读李白,视角较为独特.  相似文献   

7.
《李白资料汇编》的问世,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李白在后世的接受与影响提供了较为全面而珍贵的资料,然而仍有遗珠之憾。对其进行补遗,对于全面了解和研究李白在后世的接受与影响,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补遗,应注重以下几点:注重搜集后世化用杜甫寄赠李白诗句的资料,继续注重搜集与李白有关的文学或文化现象资料,注重搜集别集中诗文题目不含李白词语意象而诗文中却又涉及李白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李白与酒     
酒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不但在各种祭祀和礼仪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常常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怀、寄托愁绪的象征.在中国文学史上很难举出不喝酒的诗人,虞信、阮籍、陶渊明……,可谓不胜枚举,而唐代大诗人李白可算其中酒名最盛的一位.李白被后人冠以“酒仙”的称号,郭沫若曾评价李白为“生于酒而死于酒”.酒与诗成为李白的代表和象征.据统计,李白诗文中六分之一提到酒,时至今日,李白的诗歌广为流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壮美而神奇的单元。 从“诗仙”李白到“诗豪”刘禹锡,从桂林山水到金华龙洞,我们在一篇篇美丽诗文的带领下,犹如走进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李白一生之经历,足以见出其“吴楚情结“.从青年时代出蜀到逝世,李白大部分时间是在吴楚之地渡过的;从创作看,李白有近半数的诗文作于吴楚之地,其中有相当多的是他的代表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李白思想情感上的吴楚文化因子,这就是:大鹏情怀、楚人情怀、吴歌情怀和吴楚一体.  相似文献   

11.
李白入仕有三个主要原因:其一,在他漫游过程中,以其诗文“名动京师”;其二,在其寻求举荐中,道流相助;其三,朝廷屡屡下诏搜罗贤俊,李白应诏入仕。  相似文献   

12.
李白独特的人生追求与战国文化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李白的战国文化心态为研究对象,搜集整理李白诗文中所见的大量战国文化景观,来洞悉李白独特的人生追求及人格特征与战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力图从李白战国文化心态的角度,对李白精神内涵作出进一步的揭示。  相似文献   

13.
唐代干谒之风盛行,干谒诗文应运而生。许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高适都写过干谒诗或干谒文,通过与杜甫、高适干谒诗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干谒诗文的特点。同时,通过对李白干谒诗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唐代文人在干谒过程的复杂心态以及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依附性。  相似文献   

14.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多次来往鄂州,并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文。可是,历史上的江夏、武昌、鄂州,与今武汉市武昌区这一地名曾多次易置和重叠,以致今之读者、诠释者多将其地望混淆,难免张冠李戴。该文意在重新检索,将李白作于鄂州的8篇诗文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5.
李白是否到过南岳,已引起越来越多的李白研究者的关注。刘祯祥同志《李白、杜甫到过南岳吗?》(注)认为,李白来到过南岳。我们认为,李白是到过南岳的。本文拟就李白的诗文和有关资料,探  相似文献   

16.
历代的李白研究者都十分相信李白开元年间寓家东鲁的说法。王琦《李白年谱》开元二十三年条下云:“已而去之齐鲁,寓家任城”。詹锳先生《李白诗文系年》云:开元二十四年,夏,“白遂去之东鲁,寓家任城。”郭沫若《李白杜甫年表》:“开元二十四年,移家东鲁,寓居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会于徂徕山,号‘竹溪六逸’”。对此,笔者窃有所疑。  相似文献   

17.
根据诸多文史材料记载参考唐代史实、典制、交通等,分析李白若干诗文,提出李白开元三至八年间曾由蜀道入长安之说。  相似文献   

18.
李白是中国唐代的伟大诗人。但是,关于他的故乡哪里,却一直是个难解的谜。最近,笔者经过潜心研究,方将这个谜一朝揭开,原来他的故乡在洛阳。 一、李白祖籍旧说 关于李白的祖籍,须先看他在诗文中的自述。 (一)陇西。 李白《赠张相镐二首》其一云:“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苦战竟不侯,当年颇惆怅。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英烈遗厥孙,百代神犹王。”《与韩荆州书)云:“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  相似文献   

19.
从李白的诗文创作来看,“鲲鹏”和“凤凰”的意义世界有两方面的内涵,即挣脱世俗羁绊追求身心自由的生命个性和渴望建功立业和济时用世的进取精神。李白思想的复杂性以及盛唐社会的时代背景决定了“鲲鹏”和“凤凰”意义世界这两个内涵时立统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河东文化历史悠久,汪洋浩瀚,对唐代李白诗歌的创作起到了一定的滋养作用。具体表现为李白诗文之中大量使用了河东人物与典实,李白也自觉地接受了先唐时期一些河东作家的文学传统与养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