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讨高中生教师期望知觉与实现幸福感间的关系以及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本文采用教师期望知觉量表、学习动机量表、自评学习成绩和实现幸福感量表对75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模的方法对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的多重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教师期望知觉显著正向影响实现幸福感;学习动机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学习成绩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同时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起多重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师课堂教学自主权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重视教师专业自主权和教师教学自主权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自主权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和约束。本文从教师课堂教学自主权的概念、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自主权实现的因素以及实现教师谏堂教学自主权的变革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寻求实现教师课堂教学自主权有效发挥的途径,从而为教师教学自主权的实现和教师专业发展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3.
当前,重视教师专业自主权和教师教学自主权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自主权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和约束。本文从教师课堂教学自主权的概念、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自主权实现的因素以及实现教师课堂教学自主权的变革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寻求实现教师课堂教学自主权有效发挥的途径,从而为教师教学自主权的实现和教师专业发展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其实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性的教学过程。教师要追求交流互动性的课堂教学过程,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交往,追求并建立好的教师和学生的感情,实现教学关系的优化,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和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教师要和学生更好地交往,更好地共同发展,实现教师和学生教学的互动,并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逐步实现教师和学生教学过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对北京市10所幼儿园共116位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教学自主权基本得到实现,其中指导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自主权实现状况较好,但进行教学改革与实验的自主权实现状况不理想;教师在班级层面的自主权高,在园级层面的自主权则较低.教师自主意识和能力是影响教学自主权实现的重要内部因素,而幼儿园营造的环境和氛围是教师自主权得以实现的外部保障.  相似文献   

6.
刘吉振 《辅导员》2011,(27):25-26
新岗教师入职初期是教师成长的关键期,如何才能尽快地实现由"新手"向"专家型"教师转变,不仅影响着教师自身,也影响到未来教师专业发展。因此,引领新岗教师实现快速成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要实现快速成长,需要新岗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会自我反思、实现自我提高和完成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7.
戴顺玲 《学子》2014,(7):39-40
中国梦,因人而异,而教师的人生价值和梦想的实现离不开学生,离不开三尺讲台,学生成才成人,就是中国梦之于教师的实现。本文讲述的是工作在基层一线教师怎样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以实现教师的中国梦的感悟:博爱学生,创  相似文献   

8.
罗素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在制造机械,而是在造成人。”教育是发展人、实现人的事业。这里的“人”,指的是处于教育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教师的发展与实现是学生发展与实现的前提,教师的发展与实现的支撑是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不断解决教育问题,促使自身专业理想、专业技能、专业情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包括教师公正在内的教师专业伦理品质的培育和践行,在道德重建的时代,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价值和意义。就教师公正而言,其具有重要的个体价值、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然而,教师公正的实现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包括头脑中的偏见、利益的考量、权威的压制以及感性的偏好。基于此,教师公正的实现就需要教师检视头脑中的偏见,在人的意义上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超越利益的诱惑,在严格自律中实现公正;摆脱特权思维,创造公平的学校生活环境;正视自我局限,在自我反思和完善中实现公正;用仁慈补充公正,令公正的实现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10.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1):149-154
民国时期的大学教师人性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即视教师为大学组织最核心的资源和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因素;以激发教师尽展其才为管理目标,让教师在实现教书育人的个人愿景和育才强国的共同愿景的双赢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教师的需要为导向的管理原则,关注教师需要的多样性和主导性,以满足实现自我需要为主;采取刚柔相济、以柔为主的管理方法,以激励式管理和自控型管理为主,以惩罚式管理和他控型管理为辅。  相似文献   

11.
Blog在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Blog以及个人知识管理的内涵进行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对Blog在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研究,主要包括:利用Blog实现教师个人生活史叙述的数字化,利用Blog创建教师个人知识库,通过Blog实现教学设计的合作,通过Blog提升教师个人的知识应用能力以及通过Blog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12.
在教科研中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校教科研工作中,我们以促进教师科研理论素养提高,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为目标,以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宗旨,从教师需要和学校发展出发,不断引领教师在科研的舞台上展示自我,积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师自我价值。一、注重理论学习——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学习是时  相似文献   

13.
王晖 《河南教育》2007,(12):28-28
教师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都有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需求.因此我们在校本培训中,应努力创新校本培训机制,积极拓展校本培训方式,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本位,以满足教师专业需要为目标,充分发挥教师在校本培训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使培训者由被动变为主动,实现教师与教师的合作,教学与研究、教学与培训、研究与培训的真正结合,使教师经常地、潜移默化地融于培训之中,让他们在校本培训和个人专业成长中充分实现和体验自我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4.
面向过去和面向未来的教师评价目的是统一的 ,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提高、发展和完善 ,改进教学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如何实现官方评价目的的问题上 ,保持较强的外力和内外力在方向上较高的一致性是官方评价目的实现的条件 ,正确处理评价结论和合理满足教师行为的需要是评价目的实现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研究(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描述和分析了福建省教师继续教育现况和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福建省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建构的若干思路和对策:构建省级区域教师教育网络和“县级学习资源中心”;在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的同时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将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纳入高等教育系统;实现教师继续教育从独立封闭到多元开放的转变;推动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和专业化发展;完善校本教师培训。  相似文献   

16.
相对传统教师发展的范式,即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校本教师发展强调教师为改革的中心,教师发展应立足于教师工作的环境和脉络之中,以课堂和学校为本位。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则关注教师发展的脉络化,强调通过在学校中建构专业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学习和实践的共享,从而提升教师质素,并实现学校向学习型组织的转变。校本教师发展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在学校脉络这一平台上实现融合,教师在学校的专业学习共同体之脉络中,借由分享领导、集体学习、共享实践,并最终形成教师发展的学校本位之系统建构。  相似文献   

17.
教师幸福是教师美好生活的现实体验,体现了教师作为主体在与人相处和社会交往中的生成和实现,蕴含着丰富的伦理内涵:教师幸福本是一种应然的伦理价值追求;教师幸福的保持需要伦理道德的维系;教师幸福的实现有其内在的德性要求.  相似文献   

18.
教师生命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失落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将教师生命的成长视为最终目的,关注教师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实现、关注教师生命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特性的生成。在现实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着将教师的发展当作学生发展的工具、将教师专业发展当作实现功利目的的手段以及将专业发展当作教师掌握普适性的教育知识和教学技能的过程的错误看法和不当作法。文章在对现实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着的弊端的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教师生命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失落与反思。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和努力方向。教师专业化的实现与教师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实现教师专业化就必须实现教师教育的专业化,作为以培养教师为己任的教师教育必须按照专业化教师的素质要求安排师资培养内容和过程,必须加强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20.
理性与德性: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体现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政策理念,实现了公共财政的制度安排。建立在教师绩效评价基础上的分配方案,由于政策目标多元、执行主体和目标群体理性不充分、德性不完美,执行中出现了自由裁量权过于宽泛、评价失度、教师前台与后台角色冲突等诸多问题,影响了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在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应通过建立分目标体系和团体导向的分配模式,进行刚性制约和柔性协调的结合,实现从主体注重工资到关注绩效的转变,进而实现学校组织行为向学校组织治理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