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英语和汉语中重构性话语标记语频繁使用的情况,基于对所收集语料(主要为学术性文章)的统计分析,本文分别从语法和语用两个方面对英语和汉语中的重构性话语标记语的使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两种语言中重构性话语标记语在语法形式和语用功能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在Verschueren提出的元语用意识及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三大元功能基础上,分析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标记语与其元语用意识之间关系,分析教师元语用意识是如何指导和调控其对话语标记语作出选择的,并具体讨论课堂语境下教师话语标记语人际互动、信息传递及语篇衔接三种元语用功能。研究结果将为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语用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从语法角度看anyway,它是一个副词,但从语用角度来看,在交际过程中,anyway具有连词的功能,能起到话语标记语的作用.探讨anyway在会话互动中的语用功能,分析它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的五种语用功能,即话语明示标记语/语用制约功能(引导或制约听话人对话语的理解);话题转换标记语;话语缓和标记语(减少对会话双方面子的威胁);话语未结束语和话题引发标记语(引发新的话题),能更好地帮助说话人传递话语意图,获得成功的交际.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重在研究语言的普遍原则和人的认知规律之间的关系。运用该视角分析,话语标记语so置于句首以表示多种语用功能的新用法,其兴起并非偶然,而是有着交际需要、语义功能和群体特征等多重原因。So从连词演化为纯粹的句首话语标记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表示结果的连词;作为话语组织手段的话语标记语;结果语义脱落和话语组织功能弱化的句首话语标记语。追溯这一历程可以看出,so之所以能将看似毫无关联的语用功能聚于一身,与其本身的因果逻辑密切相关。从认知角度来看,句首话语标记语so的语法化过程是一个逻辑语义层面到话语层面的跨域映射。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现代汉语"毕竟"一词的属性和用法做简要总结,援引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实例,从历时演变角度考察"毕竟"作为话语标记的语法化过程,试图总结这一语法化过程的来源、演变机制及其产生原因,并以此为基点兼及对现代汉语态度副词类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围城》中的话语标记语为例,分析了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及翻译特点,提出译者要善于辨别原文中的话语标记语,了解其语用用意,注意英汉两种语言使用话语标记语的差异,提高话语标记语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7.
语用标记语是语法化和语用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听”构成的语用标记语进行了归类分析和语用功能的阐释,并重点探讨了语用标记“你听”中“听”的虚化历程,以及复杂的虚化机制。  相似文献   

8.
话语标记语是指在口语中反复出现的修饰语,其本身并不负栽意义,在交际中只有通过语境或情景线索才能被人们理解.因此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语用功能.And是口语会话中较常用的一个话语标记语.该文从结构层面、语义层面、交互层面分析了and作为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话语标记语and在日常口语交际中的使用频率最高,它不仅具有逻辑连接功能,而且还是说话者有意识的话语选择,反映了说话者不同程度的元语用意识,可以实现不同的元语用功能。本文借助Verschueren的元语用理论,以电影Hidden Figures中的自然口语交际为语料,分析话语标记语and在不同语境下的元语用功能。研究发现,话语标记语and在自然口语交际中具有构建语篇结构(如开启、延续、转换或邀请话轮)、标示说话者对命题的态度情感和意图(如表明主观评价或犹豫)、强调或突出命题内容(如提醒听话者注意命题内容)、调节人际关系(如缓和面子威胁,缩短人际距离)等元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0.
话语标记语在交际中起着语用标记作用,从局部或整体上对话语的构建和理解进行语用制约与限制,有助于听话人寻找话语间的关联和认知语境,促进理解。本文依据关联理论,首先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制约性,接下来以大学英语四、六级水平测试听力部分的小对话为语料,分析了英语听力理解中的话语标记语的语用标记功能,最后指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话语标记语的认知意识和运用标记语进行语用推理能力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主要讨论语用和认知在语法化过程中的作用,认为:1、语用是语法化的动因,认知是语法化的途径,另外语法化还需要重复机制来固化;2、主观化是促使发生语法化的重要语用因素,不是语法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说实话”由句内成分到句外成分的演变过程及其作为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说实话”的虚化经历了行域、知域和言域3个阶段;其之所以虚化为话语标记,有自身语义的原因,也有语境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语法化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人想通过“不得”的语法化历程来解释在共时平面上“不得”语用变异的深层原因及运作规律.本义逐一揭示了“不得”的“不能”义、“不许”义、“必须”义及和“不得”相关的一些词组虚化的具体过程,对深入理解现代汉语中“不得”的语用变异具有很强的解释性.  相似文献   

14.
连词"不管"的形成是其长期语法化的结果,它先由偏正结构语法化为动词,再进一步语法化为连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不管"的语用特点,并进而指出连词"不管"与"不论"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副词“白”的语法化及动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化是自主词向语法成分转化的一种语言现象,主要包括实词虚化、句法化和词汇化三种现象。文章把现代汉语中具有否定性和情态性副词"白"作为研究对象,从汉语史的角度在历时平面上描述"白"由实词虚化成否定副词"白"和情态性副词"白"的整个语法化过程,并从语义、语用方面分析了它语法化的动因。  相似文献   

16.
“稍微”类副词在句法功能上最典型的特征是连用和共现两种。文章通过连用方式的具体分类、配合共现的选择限制来明确它们各自的句法特征和表义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加以比较,试图找出背后支配的语义机制及在实际语境下的语用原则,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用法实际上也是一个共时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英汉语中有大量人体隐喻词。其中,部分人体名词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逐渐被引申到了表空间关系的语法范畴,产生了语法化现象。分析英汉语语料后,发现两者都经历了三个阶段:(1)从人体域到物体域的隐喻阶段;(2)成为表示方位的名词;(3)最后语法化为表示空间关系的语法标记。产生此语法化现象的内部语义条件在于该人体名词的空间意义得到突显,其外部条件在于人们的语用需求。不同之处在于:英语中人体名词其相应的空间关系主要由副词和介词来体现;而汉语中,则主要集中在方位词。  相似文献   

18.
临界频率和非临界频率——频率和语法化关系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人们对频率—语法化关系的研究多建立在笼统意义的频率基础上,这在理论和实证上都遇到了问题。频率对语法化的影响是通过语用推理来实现的,因而有必要区分语法化项在具备语用推理条件和不具备语用推理条件两种环境下的频率,即临界频率和非临界频率。语法化受到前者的直接推动,但与后者并无关联。  相似文献   

19.
王静 《宜宾学院学报》2010,10(4):77-79,84
在汉语的历史长河中,“光”最初为名词,自先秦以来出现动词、形容词的词性,后到近代虚化为限定类范围副词;在语言逐渐演化过程中,其语义和句法结构的使用也产生了一系列用法。通过具体的实例从语义、句法功能及语用分析三方面来论述“光”的语法化历程。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个”的句法功能和特点,提出“个”语法化的轨迹并试图分析证明。文章从共时平面描写了“个”的四种句法功能:作为名量词,修饰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表动量,相当于”一下”;标记宾语;作为助词,标记补语。之后提出了“个”语法化轨迹的假设。从历时平面验证了“个”语法化轨迹的假设,认为“个”语法化的动因有:(1)”一”的虚化和脱落;(2)“个”词义的虚化;(3)语用作用和类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