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晨 《文教资料》2020,(5):128-129,70
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近年来在普通高等院校逐渐推行。通过对贵州财经大学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分析发现,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存在学生对大类培养的认识不足、专业分流政策的设计不够科学、专业分化明显及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可以考虑通过加大大类宣传力度、专业分流中志愿优先并兼顾成绩、推进本科生导师制等方式改进。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考综合改革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建设,在招生环节采取大类招生模式。大类招生有利于高校推行"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先基础、后专业"的学习模式,也对高校原有的分专业招生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提出新的要求。通过分析大类招生在高校推行的现状和困局,提出在教学改革、专业分流、学生管理、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解困之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校陆续开展大类招生。文章基于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就工商管理专业传统课程体系中的不足,探讨出新的大类招生课程体系设计,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引入国外人才培养周期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专业分流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在减少学生高考志愿填报的盲目性,拓宽厚实学生学科基础知识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从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专业分流的具体实践过程看,存在学生对按大类招生培养的认同感不高、专业志愿的满足率较低、各专业间学生成绩分化严重等问题,需要合理设置招生口径、深化学分制改革,加强专业建设等,实行按大类招生培养的专业分流模式。  相似文献   

5.
大类招生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模式下亟须新的课程体系进行支撑。实施大类招生可以从制度层面打破专业壁垒,满足学生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对建筑类专业下的风景园林和城乡规划两个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1+1+2”的人才培养方式及八大课程模块,强化线上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专业引导及教师结构组成,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全面提升专业的人才质量,以期为建筑类专业的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既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也是高等教育内在逻辑发展的结果。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大类招生有利于最大可能满足学生专业选择,但须弄清"类"的内容;大类招生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但并不适合所有高校;大类招生有利于平衡"冷"、"热"专业的生源,但须注意专业的分流;大类招生有利于高校内部资源的优化,但调整不可太过激进。  相似文献   

7.
高校大类招生:精英教育的一种推进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体现高等学校对精英人才的诉求。然而,本研究发现大类招生的一些基本亮点,如大类统一招生分数,学生在低年级实行大类管理,到高年级按学生兴趣分专业,实施平台加模块的课程设置体系等措施,并没有从实质上提升精英化培养水平;相反还促使了学校各专业之间的非平衡发展,存在大类下属专业协调困难,学生心理疾病增多,学生工作难度加大等问题。化解上述困境需要与大类培养相配套的更深层的教育改革,如按照大类培养要求设置院系,将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区别开来,平衡各专业生源结构,提供个别化指导服务等。  相似文献   

8.
牛文娟  张翠玲  郭莹 《考试周刊》2012,(74):160-161
近年来,高校正在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已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方向。随着学科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大类招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针对目前各高等学校实行大类招生的热点培养模式,本文以宁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学院大类招生为例。从专业分流制度和学生管理两大方面探讨电气信息大类培养的模式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高校实行大类招生模式,有利于规避学生填报高考志愿的盲目性、统筹教育资源、实现按需培养的目标、培养复合型人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课程设置困难,冷热专业发展失衡,专业分流前后学生管理衔接不协调,传统的教学管理机制不适应现行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等。文章从优化大类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健全专业分流制度、建立学生跟踪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相关教育管理制度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优化高校大类招生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樊秀龙 《成人教育》2011,31(7):49-50
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适应高技能人才发展需要的一种新趋势,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整体出发,构建宽基础、多专业选择的大类招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就业与未来发展,有利于学校加强专业建设,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11.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同质化与个人需要、社会需要之间产生了一些矛盾,引起企业招聘难、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因此分类培养的理念进入高校。基于分类培养的原则,在不采取分班教学的情况下,可以在课程设计上进行改革,同样能够实现分类培养目标。依托现有的教学资源,“跨境电商实训”课程根据继续深造型、创业型、就业型的学生做了分类设计,在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方面都做了相应的细分,并且设置了不同的评价方案。分类培养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应用能力,值得在专业相关课程推广。  相似文献   

12.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工作中的普及,学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成为重中之重,能使学生思维更加完善,对其今后的想象力、创新力以及审美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思维核心能力,通过让学生对数学规律进行掌握以及归类,能让学生的思维逻辑更加清晰、有条理性,不仅能巩固学生小学数学基础知识,还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与灵活。  相似文献   

13.
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是对中国传统的博士普通招考制度的变革。在实践与完善的过程中,该制度表现出了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在"申请-考核"制实践中,各高校在维护招考公平的前提下,更加重视考察学生的学术能力与综合素养,力图招收学术能力与综合素养并优的博士生,提高"申请-考核"制招生的效益,实现公平与效益的平衡。招生只是博士生培养的初始环节,各高校应以招生制度改革为契机,在确保招生过程有效益的公平前提下深化培养制度变革,注重发挥导师在博士生培养中的关键性作用,切实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英语教育的缺陷越来越显现出来,主要是在学生口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上有着很大的不足,如何根据专业和工作岗位的需求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语音软件和语音数据库的出现,为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提供了条件,加上施以科学的培养方法和测试方法,定会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玉成 《成才之路》2020,(5):122-123
自从体育被纳入中考之后,提升学生中考体育成绩已成为广大体育教师关注的焦点。对中考体育项目训练方法进行探研,能使训练更加科学和高效,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上,提高学生中考体育成绩。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中考体育部分项目训练方法进行探研。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英语教学更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完成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同时满足我国对英语人才的需要。而科学、有效的课程设置和设计为学生打下了良好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完备的课程设置和设计体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实践技能的训练。我们教师只有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两方面本着将单一的传统的输入模式更改为多元化模式,逐步研究和实践,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低年级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关乎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对小学低年级作文指导策略进行研究尤为重要。教师在小学低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要加强阅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供典型范例,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多说多写,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全球化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英语教学已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英语学习的主要目标.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相通是文化交流的基础.认同中西文化差异,尊重并理解西方国家文化特点,才能增强英语学习兴趣.转变教学模式,加强阅读和听力的训练,提高学生语言知识水平和运用能力,实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对平顶山两所高校300名男生近3年的身体健康和体育锻炼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校高年级男生的身体素质下降,肺活量降低,一般性疾病增多。针对这一调查结果,提出了改革体育课教学内容、开设活动课、成立体育协会、改善教学和练习条件的建议,旨在使学生有组织、有时间、有针对性地加强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20.
This investigation focuses on Chinese doctoral students’ career expectations, and examines how the students’ career expectations changed over tim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octoral training based on survey data of 1467 doctoral students from 8 Chinese universities. Doctoral students’ evaluations of doctoral training were identified. The examination indicates that more than half of doctoral students expect a non-academic profession, and more than 70% of students did not alter their professional expectations radically over tim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results indicate that doctoral students’ career expectations and their changes over time were influenced by doctoral training in their university environment, students’ relationships with supervisors, and students’ experiences of collaboration with non-academic organizations. Doctoral students are dissatisfied with doctoral training that does not encourage and prepare them for diverse career paths. We conclude that in the present environment, the goal of doctoral training should not only be the reproduction of “academic successors” but also be the cultivation of “versatile exper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