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调音乐大师"巴赫通过高超的复调手法,将复调音乐发展到了极完美的境地,巴赫金则将复调引入小说理论体系,而南非后殖民文学代表人物J.M.库切将音乐和小说的复调性渗透到他的文学创作中,2007年出版的小说《凶年纪事》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表现了故事的单声部纵向发展,而且还体现了不同声部的横向发展。三个声部的合音,组成了一曲完整而又跌宕起伏的完美乐章。库切通过不同的叙述角度塑造独特的人物、故事情节、叙述艺术,对文学与政治、文化与民族等诸多重大问题展开探讨,以此体现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钢琴演奏本身所具备的复调技术,使我们在教学中把复调音乐的学习和演奏视为特别的课题之一,除了艺术地再现巴赫复调音乐这一独特而完全的形式所表达的境界和内涵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类作品的研究和学习,使教师自己乃至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旋律线条的弹奏方法,声部的模仿和交替,声音层次的对比和变化,各声部在发展中的纵横交错、平衡与协调,以及复调听觉的建立,立体思维听觉的养成,良好的多声部习惯等复调音乐的弹奏和理解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巴赫钢琴《d小调赋格曲》是一首三声部复调乐曲 ,与《d小调前奏曲》合为一首套曲。学习这首乐曲 ,可以了解到赋格曲作为复调音乐中最重要的体裁所具有的一些基本特征 ,并研究在演奏上如何把握好这些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即 :乐思展开的不间断性 ,各个声部相互间此起彼伏的进行以及节奏连绵不断 ,音乐一气呵成等  相似文献   

4.
理想的合唱音响平衡不是各声部、各和弦在音量和音色上的绝对平衡与否,而应根据具体音乐作品内容及合唱团的实际编制和演唱水平等因素来决定,并通过相应的艺术手段与技术手段使合唱的音响达到相对的平衡。拟就有关主调性合唱作品与复调性合唱作品的合唱音响平衡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孙晓烨 《文教资料》2013,(25):84-85
复调是学习多声部音乐分析与编创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复调音乐中的对位技术,而且体现在复调思维的无限魅力.这是一门无论对作曲专业还是非作曲专业的音乐专业本科生来说都十分重要的课程。作者将对高校音乐师范专业复调课程的教学进行探讨,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可行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复调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各大音乐学院的音乐教育中,复调是一门重要的音乐理论教学课程内容,学生学习复调具有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拓宽与提高自身音乐视野及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积极意义。但同时,复调课程也是一直困扰院校与教师的教学难点,因该课程内容深入、难度较大等原因造成复调课程的教学质量严重偏低。鉴于此,从研究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着手,探讨钢琴复调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以期显著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四)多声部编配的复调音乐织体在复调音乐的多声部结合中,基本上不是旋律与伴奏的关系,各个声部的横线条都是相对独立而完整的旋律。不过在通常情况下,总还是会有一个主要的旋律。各个具有独立性的旋律,往往是在统一的调性与和声的基础上编织在一起的。在乐队编配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应使每个旋律线条都清晰可见,层次鲜明,这就要通过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特点以及不同音乐的对比来达到。复调音乐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对比复调,另一类是模仿复调。对比复调其突出特点是各声部的旋律既要有独立性,同时又要有对比性。这种对比是通过旋律线的流动方…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弹奏复调作品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即大脑对多声部音乐的组织能力、耳朵对多声部音乐的听辨能力、手指对多声部音乐的控制能力以及如何弹奏和分析多声部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9.
巴赫(J.C.Bach)钢琴作品,多线条的旋律层次十分明了。就像《法国组曲》第六首Allemande为二声部复调、Courante大部分为二声部(最多的地方显示出四声部)、Sarabande大部分为四声部(最多的地方显示出五个声部)、Gavotte为三声部、Polonaise为二声部、Memuet为三声部、Bourree为二声部、Gigue为二声部。但是,这些仅仅是巴赫外显声部层次,其中蕴含着谱面所没有显现的声部层次,  相似文献   

10.
复调作为一门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有其特殊的重要地位。作为学习多声部音乐的基础,综合大学音乐专业复调公共课教学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复调思维能力,克服以往由于分析能力不足而产生的作品理解误差,以"科学引领,重在应用"为教学目的,进一步推动复调课的规范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一、当代筝乐作品中的特殊技法(一)摇指类1.多指摇:筝曲《秋望》(王中山曲)的尾声部分,运用的多指摇的演奏技法,再现了主旋律,将主旋律从单声部的旋律转化成为一个丰富且具有流动性的和声化的色彩带,达到了对主题形象和音乐形象的进一步的深化和升华。2.双手摇指:《云岭音画》(王中山曲)第三段"恋歌"中创新性运用双手摇指的新技法,运用复调的结构,使旋律音调在两声部中表现出持久的长音效果,并运用西方音乐中的卡农的形式,旋律交织呼应,犹如一  相似文献   

12.
在钢琴教学中,复调作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教学内容。文章主要针对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教学进行研究,通过对巴赫复调作品的时代风格、演奏特点和教学中教材选用的分析与研究,来进一步探讨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前人对分科(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的学习与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做以综合的初探。文中,笔者将提出将四者的基本内容与写作的相关内容加以有机整合,从多声部音乐的音高关系、节奏关系、音色构成以及曲式基础等角度归纳总结了在多声部音乐学习中的体会以及对《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4.
复调现象是莎士比亚转型期喜剧文本《皆大欢喜》中的潜在结构,该剧中三种彼此对立又相互平等的多声部,构成了戏剧中心亚登森林的复调叠影。清理复调这一艺术结构在该剧中折射的戏剧观念与时代因素,有助于解读中国当代剧坛先锋戏剧中复调现象衰微的弊端所在。  相似文献   

15.
多声部民歌是民族音乐艺术的瑰宝。将湖南靖县多声部民歌的音乐本体进行和声感、复调、调式、声部组合以及民族音乐审美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必将有助于人们领略其音乐的特征和实质。  相似文献   

16.
《意大利协奏曲》三个乐章中的旋律都具有自己突出的个性。这与巴赫大多数作品中那种浑厚复杂的特点有着相当大的区别。这是由于主、复调音乐的不同创作手法造成的,复调创作技法将各声部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得巴赫的多数作品厚重有余,灵巧不足,而主调音乐将大部分注意力置于旋律之中,所以灵活自如。巴赫在创作《意大利协奏曲》时尝试插入复调形式,不是为了与主调形式形成对比,而是小心翼翼地将这些复调因素编织在主调音乐的背景中,更好地突出作品的主调性,统一作品的风格。  相似文献   

17.
在党校教学中加强民主管理,目的是更好地实现党校的教学目标,使学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战略思维能力和党性修养方面获得更大提高。通过学员更多地参与党校的教学过程管理,使党校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通过学员自主能动性的发挥,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学习氛围,通过高效民主管理组织的运作,推动党校各教学环节开展得更加生动、活泼、有序。这一切都将落实到党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员在党校的学习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从被动学到主动学转变。  相似文献   

18.
《我若是小小鸟》是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材中的一首三部合唱歌曲。在教学此曲时,笔者在平行班先后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学效果大相径庭。[案例1]师:第二声部是在第一声部唱完哪句歌词后开始唱呢?生:在第一声部唱完“我若是小小鸟”后,第二声部开始唱。师:第三声部什么时候开始唱?生:在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唱完“我若是小小鸟,展双翅入云霄”后,第三声部开始唱。师:好。下面我们来进行三部合唱。请每位同学看着老师的指挥。[案例2]师:第二声部的曲谱音高和第一声部有什么联系?生1:笫二声部的音高比第一声部的低一些。生2:“展双翅入云霄”的曲…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看不见的,是纯属听觉的感官享受,听觉对音乐是极其重要的。钢琴在日益发展的社会越来越普及,作为一门培养情操与气质的艺术课程,学习钢琴的学者越来越多。因此钢琴的教学乐的听觉能力是有要求的,特别是钢琴教学中复调作品的教学,对音乐的听觉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复调作品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良好的音乐听觉训练,也是能够促进复调作品教学工作的。  相似文献   

20.
钢琴复调作品教学是钢琴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巴赫的钢琴复调作品是钢琴复调作品的杰出代表,它体现出了高超、成熟的技术水平和独特的风格内涵。本文对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风格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