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文章来自于生活,文章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凡立言之要在于有物。”然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感到言之无物却正是中学生作文的普遍心态。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呢?一是在观察中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从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发现不凡之处,从普通熟悉的事物中看到新奇的地方。二是在观察中要善于思考,展开想象和联想。生活中的事物是曲折而复杂的,观察的真正任务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就需要对观察所得的丰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因此,观察离不开思考,离不开想象和联想。  相似文献   

2.
正观察活动中,由于事物的不同形态、情状,小朋友们往往会产生很多联想,生发出一种新的形象。人们在感知外界事物的基础上,将丰富的材料在大脑中重新组合、融汇升华,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它往往使观察者浮想联翩,获得或产生新奇的印象和意外的灵感。联想是指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想象是指对不在眼前的人或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来;或者是我们的头脑对曾经感知过的人或事物的形  相似文献   

3.
脚印一——问题放大镜胖弟:老师这次要求我们写作文时要善于想象和联想,她说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给文章增添光彩,从而显得别有生趣。老师还说想象与联想要合理,不能胡思乱想,想象和联想要从文章出发,描写出事物的特点,这样的想象  相似文献   

4.
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胡雪静 《小学生》2012,(12):50-50
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属想象的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其形式有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想象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高于联想,而联想是想  相似文献   

6.
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要逐步做到:“展开想象。要能够从实在的事物出发,适当,展开想象,使作文内容更丰富些。”学了小语第11册读写例话《分辨事物和联想》、《展开丰富的想象》之后,小语11册基础训练5,要求学生“选择一样你喜爱的事物写  相似文献   

7.
文章来自于生活,文章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凡立言之要在于有物。"然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感到言之无物却正是中学生作文的普遍心态。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呢?一是在观察中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从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发现不凡之处,从普通熟悉的事物中看到新奇的地方。二是在观察中要善于思考,展开想象和联想。生活中的事物是曲折而复杂的,观察的真正任务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就需要对观察所得的丰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  相似文献   

8.
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属想象的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其形式有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  相似文献   

9.
想象画教学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经验水平、理解能力及认识规律等实际情况,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充实想象内容,提高想象能力,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去与现实生活中感知的事物发生联系,产生推理、联想或幻想虚构,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想象训练. 一、无命题想象画的教学 我们可以把联想当作想象的初级形态.以实物启发联想是要求学生观察具体实物,把产生的联想表现出来,它与记忆画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记忆画教学侧重于对具体形象、场景、情节的回忆,而表现联想的面要广阔得多.它可以是学生产生的接近联想,可以是相似联想,也可以是对比联想,还可以在观察实物启发学生联想它在不同环境中的形象.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的学生及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分别采用实物启发学生联想,以模糊的形象引起对具体形象的想象,以文字或语言描述引起想象三种方式启发学生产生联想.  相似文献   

10.
联想是以观察为基础,对研究的对象或问题的特点,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想象的思维方法.联想是一种自觉的和有目的想象,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此再想起其他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是一种再现性想象,它是进行类比、模拟、归纳、猜想等推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训练重点联想和想象二、训练要求 1.分清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理解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表达思想内容,抒发思想感情。三、知识要领 1.联想和想象的联系和区别。联想和想象都是心理过程,在写作活动中,联想和想象往往结合起来运用,不是截然分开的。联想是由此时此地此类事物想到彼时彼地彼类事物。由这一个想到另一个。而想象则是人们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联想和想象的表达作用。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使文章主题鲜明、突出,使所写的形象具体、生动,使作者感情得以充分抒发。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蕴涵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素材,需要我们去挖掘和利用,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联想侧重于信息之间的联系,是想象的初级形态。教学中,我们首先要重视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要启发学生积极地、有意识地去思索和捕捉与课文有关联的事物现象、诗词  相似文献   

13.
电影《雅马哈鱼档》的作者章 以武谈到创作体会时认为,联想和 想象是创造的两张翅膀。从生活中发现有创新意义的素材,必须借助于丰富独特的联想和想象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正如法国大作家雨果所说的一样,“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的想象活动”。 著名学者王力说:“没有联想和想象就没有屈原、李白……”想象是创造的先导。联想和想象都是一种心理活动。联想指的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想象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写作过程中,联想和想象往…  相似文献   

14.
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属想象的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其形式有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想象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高于联想,而联想是想象的基础。学生有了较强的联想能力,就能顺利地把新学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辨别它们的本质区别,同时,学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蕴涵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素材,需要我们去挖掘和利用。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联想侧重于信息之间的联系,是想象的初级形态。教学中,我们首先要重视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要启发学生积极地、有意识地去思索和捕捉与课文有关联的事物现象、诗词歌赋和妙言佳句,引导学生就文章的某一方面或知识点进行联想。  相似文献   

16.
儿童是天真的,富于联想想象,甚至幻想的。在小学老师强调“观察、观察、再观察”的同时,儿童联想想象的潜意识与兴趣就正在一次次的强调中减弱减退。观察固然需要,因为它是感知体验的第一步,是学生形象思维训练所不可缺少的。尽管在强调观察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观察方法,如做生活的有心人,要仔细观察,要注意事物的细节  相似文献   

17.
樊莉 《文学教育(上)》2013,(21):148-148
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内容。观察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要抓住重点,观察事物要渗透丰富的想象,观察事物要调动各种感官  相似文献   

18.
聂金莲 《成才之路》2011,(24):27-27
诗歌一般通过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这些意象的深层内涵只有通过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获得。在新课改的今天,初中人教版语文更重视诗歌的教学。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在这些方面进行联想想象:联想想象传神的词语;对作品语句的联想与想象,包括再现事物生动的形象、浮现事物丰富的色彩、想象声音、想象过程、想象心情、想象感受等;对作品段落的联想想象;对整篇文章的联想想象。  相似文献   

19.
不管是什么体裁的作文,作为观念形态,都是客观外界事物在学生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要写好一篇作文,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在此,我们就联想、想象和作文的关系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以求同仁指教。一、联想、想象的意义和作用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现象。联想的方式,主要有相似联想、相近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等。想象是人脑对过去形成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可分为随意想象和不随意想象,前者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非常自觉地进行的一种想象,后者是指没有确定的目的,很不自觉地进行的一种想…  相似文献   

20.
意境,指抒情性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它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是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菩萨蛮·大柏地》就是毛泽东同志创作的一首意蕴隽永的词作。这篇作品被编排在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材第二单元中。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事物与联想”,编排这篇讲读课文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事物与联想”这一读写技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授新课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认知前提条件进行测评。如:回忆我们曾经在第十册和第十一册中学过的两个重点训练项目———“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