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广告不仅是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而且是一种通俗的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广告的审美价值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具体表现在:真实的内容、新颖的创意,优美的意境,诙谐的幽默、完美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现代诗歌形式自由,韵律灵活,其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意境总能打动读者的心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并鉴赏诗歌,感悟现代诗歌之美,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这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引导学生鉴赏现代诗歌,不仅要反复诵读,且要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情感,分析语言和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3.
《桔颂》是屈原的一首咏物抒情诗,体现了屈原创作中的美学追求,即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自然美与人格美的完美结合,情感美与理性美的有机结合,优美与壮美境界的共同呈现。桔树也是屈原人格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中,屈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优美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概念,崇高则是近代美学研究的产物;优美的哲学基础是朴素的辩证法,崇高的哲学基础是机械的形而上学;优美在于审美主客体的和谐统一。是审美主体借助审美客体对自身本质力量的积极肯定与实现,崇高偏于审美主客体的冲突对立,是客体对主体的实践和人的本质力量的辨证否定以及主体精神的充分高扬;优美是内容和形式的和谐,崇高则是内容压倒形式;优美偏于感官的快适和情感的愉悦和谐,崇高是一种矛盾的混合情感,在痛感之中有快感,不自由中蕴含着自由。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崭新文明形态,是对掠夺资源、牺牲环境、破坏生态的传统工业文明的扬弃和矫正。美丽中国是指优美宜居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谐有序的社会发展环境,是自然之美与社会之美的完美统一。美丽中国就是绿色中国梦,蕴含着自然生态之关和发展之美,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建构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和思想意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索,筑牢美丽中国梦实现的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6.
自由作为人的本质最高追求的总价值目标,标志着人与宇宙,社会的高度和谐,在对其追求与实现中,中西化形成了两大不同的模式,东方中国传统社会-化模式是“天人合一”的人与天、人与人之间简单的和谐统一,西方社会-化模式是以“主客二分”的方式充分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仙在矛盾,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取中、西优秀明成果,是一条将会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逐步通向自由之域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7.
臧克家的诗歌语言新奇生动,形式独特多样,展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音、形、色的和谐。同时,他的诗歌也充分体现了俄苏形式主义倡导的“陌生化”特色,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深远而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8.
戴望舒作为上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其诗作上承古典余泽,下启现代诗风,以其艺术精神和艺术形式的拓展架起了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现代诗歌的桥梁,实现了象征主义的中国化,其影响巨大而深远,本文从浓烈诗情的象征意象、自由和谐的优美音节、诗歌中运用散文化的手法。创造性地借鉴古典诗词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苏轼一生文学创作经验丰富,精通各种艺术形式。受中国传统哲学中和谐思想影响,苏轼在文艺创作与理论中表现出对和谐美的自觉追求,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文理自然,华实相副,重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姿态横生,和而不同,提倡艺术手法与风格的多样化;胸有成竹,诗画合一,讲求艺术的形、神、理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自由体涌现了“五四”时期、三十年代、抗战时期的三次浪潮,与新格律体、民歌体交互演进:中国现代诗歌形式呈现出螺旋形上升的自由化走向。这是由诗歌内部的需要、社会文化的选择以及外域影响的触发等诸多因素形成的合力场所决定的,也体现着诗歌形式辩证发展的规律。其趋向是在多元化格局中竞争与整合,追求合规律的自由。  相似文献   

11.
现代广告不仅是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而且是一种通俗的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广告的审美价值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具体表现在:真实的内容、新颖的创意、优美的意境、诙谐的幽默、完美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绘画美学经历了从尚形到传神,再到形与神的统一,从而达到其最高层次意境阶段。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无不渗透着画家对于自由生命的不断追求,从最初的感性生命的满足,到对精神生命的自觉追求,再到感性生命与精神生命的统一,从而达到自由生命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终极信仰视野下的三种人类文化价值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与世界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决定了人对世界的依赖性,从而使追求人与世界的整体和谐关系成为人类所向往和追求的一种终极价值目标,追求精神自由并使之在现实中得以实现又构成了人类向往和追求的另一种终极价值目标。因此,自由与和谐是人类最根本的、永恒的价值追求。但自由与和谐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空间背景下并不是完全统一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对立的,从而形成了以片面强调人的部分存在和超越存在、以自由为终极价值关怀的西方文化价值模式,以片面追求整体和谐的纠缠于超越与非超越之间的中国文化价值模式,以及以寻求解脱而彻底否弃现世的自由和谐的印度文化价值模式。这是由人类自身存在的完整性和根本生存处境决定的,这也构成了各种文化价值模式能够从对立走向对话、交流的深层机制。  相似文献   

14.
现代广告不仅是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而且是一种通俗的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广告的审美价值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具体表现在真实的内容、新颖的创意、优美的意境、诙谐的幽默、完美的形式.  相似文献   

15.
散文是一种取材广泛、潇洒活泼、优美空灵的文学样式。由于篇幅短小、笔法灵活,布局显得尤为重要。它要以精巧的构思表现主题,达到内容与形式、意境与结构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诗歌自格律化以来,已有千余年的发展史。在其漫长的演进过程中,格律体式已成为其继续提升的桎梏。到新化运动,这种体式被彻底打破,而在新诗格律化建设中,无数次试验均收效甚微。从新诗史的角度考察,中国新诗的自由形式更合于新诗本身的品性,不定型就是其已有或应有形式。当然,这种形式上的自由并非“绝端的自由”,而是有着审美控制力的自由。对形式美的自觉追求,应是中国新诗发展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7.
徐志摩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也是中国现代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大多是赞美青春、爱情、自由、人道和大自然,有的带有缕缕愁绪,有的怀有抑郁和浓浓的恋情。徐志摩在新诗创作方面孜孜不倦地追求,在内容与形式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诗风。他的诗歌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  相似文献   

18.
篆刻艺术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千百年来不断发展,刀法、字法、章法都在不断地改进,至今形式多样。由于现代意识和新观念的注入,打破了传统篆刻的形式,加之残破、粘连、减省的不断使用,使篆刻艺术变得更加灵活,逐渐达到形式上的变化与统一完美结合。追求新的意境、刀趣、笔墨,这是当代许多篆刻家的理想。  相似文献   

19.
“和雅”说的核心是“中和”精神,即中国美学以无人合一的和谐为基本内容的审美意趣和审美理想。“和雅”追求温润和谐的审美之境,要求衰而不想,想而不怒,主张人与人之间自身与心灵之间的和谐,减少人与自由和社会的矛盾冲突,以求得自心平衡。内外平衡,主客一体,而进入一种中和之境。  相似文献   

20.
文学的价值在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文学所追求的至真、至善、至美的理想的“大美”境界。“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文学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