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从用人单位的高职毕业生素质需求研究来看,用人单位在招聘我院高职毕业生时偏好四种类型的学生:一是办事灵活的学生干部;二是身体素质较好;三是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四是专业技能过硬(理工科毕业生).而其中用人单位偏好的三种学生(一、二,三)所具备的素质在教育定义上都属于"非专业性职业素质"的范畴, "非专业性职业素质"主要指的是学生的职业理念、从业道德、创新意识、集体协作与交流能力等.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应用性技能的特点决定了"非专业性职业素质"的培养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的重要性.从用人单位的学生任职能力评价和岗位需求来看,非专业性职业素质对高职更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意义,它们从深层次上关系着高职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该项目的研究,期望能引起高职院校对于学生"非专业性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视,增加高职院校对"非专业性职业素质教育"的投入,使高职院校能够培养出更多的最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发现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不仅包括与应聘职位相对应的专业知识,而且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的环境适应能力、性格、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等综合素质。也就是说,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软实力",即"非专业素质"也是影响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不仅仅影响到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甚至对于就业结构、就业适应力、就业二次流动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因此,重视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对高职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本科毕业生和中专毕业生就业率。本通过对人才市场的了解和分析,得出目前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非专业就业能力”及其构成因素;提出高职教育办学特色之一:加强对“非专业就业能力”的培养,并探讨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教育是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育,高职院校毕业生要适应某种职业或职业群的需要,仅具有单一能力是不够的。根据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就高职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能力的结构及其培养途径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不但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前途,更是对其所在院校办学能力的考验。本文从高度注重高职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想方设法培养高职生的竞争能力,"名师"团体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注重高职生"一专多能"的培养四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增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着力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解决企业需求和高职生培养之间差异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内涵的准确解读。本文在调查吉林省部分现代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与能力反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职业教育模型,增加"非专业性职业素质教育"的问题,以增强高职毕业生与企业对一线人才需求的符合度。  相似文献   

7.
郭敏 《学周刊C版》2014,(2):23-23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发现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不仅包括与应聘职位相对应的专业知识.而且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的环境适应能力、性格、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等综合素质。也就是说.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软实力”.即“非专业素质”也是影响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不仅仅影响到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甚至对于就业结构、就业适应力、就业二次流动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因此.重视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对高职院校学生非专业技能性就业力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非专业技能性就业力缺失的客观表现,并从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价值观养成等方面论述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应如何培养学生非专业技能性就业力。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背景和教育背景研究入手,阐明高职院校毕业生关键能力的内涵,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培养的现状,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职院校是河南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在特色专业建设基础上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河南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能力培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特色专业建设是提升地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河南地方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从高职院校的视角出发进行高职院校非专业素质培养现状调查,本文探讨了用人单位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非专业素质的要求,对比二者之间的差距并分析原因,提出了高职院校要搞好专项调研,应确立高职院校有特色的非专业素质培养方案;营造良好环境,落实培养实效;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职业生涯适应力是一种有益于个体取得事业成功的关键能力.从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这一"重点"已经成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痛点".以职业生涯适应力及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适应力的价值为出发点,探讨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高效性与科学性,采取有效举措弥补职业生涯适应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缺失,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职业生涯适应力的形成、培养及提升,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在人才培养途径、培养定位等方面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就尤为重要。本文以部分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的认识和看法为分析基础,来探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如何来满足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问题。从用人单位的学生任职能力评价和岗位需求来看,非专业性职业素质对高职生往往更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意义,它们从深层次上关系着高职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发现,增加高职院校对“非专业性职业素质教育”的投入,才能使高职院校能够培养出更多的最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在界定高职毕业生关键能力内涵的基础上,从高职毕业生关键能力培养模式、现代就业环境和职业发展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的定位三个方面分析构建高职毕业生关键能力培养体系的必要性,提出在宏观上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要对高职毕业生关键能力的培养给予大力支持,在微观上高职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树立关键能力培养意识,拓宽毕业生关键能力培养的途径,并通过关键能力考核与评价,建立毕业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培养角度差异化、培养重视不足、评价体系落后等方面的问题,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工资和企业满意度较低、就业后晋升难度较大等问题。从"管理养成""课程点拨""实践历练""能力认证"等方面来加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提升其未来就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毕业生就业事关学生和高职院校的切身利益,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的质量,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重要课题.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模式为"一主多辅"型,随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逐步深入、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化和就业能力的增强,"一主"型就业的学生比例正在逐渐降低,"多辅"型就业的学生比例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鼓励大学生创业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之一。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不仅是推动其创业的重要抓手,也是培养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升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能力可持续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三步走"的培养模式,重点阐述了如何在"三步走"的培养模式下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存在"错位",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和社会认可度不高并存。通过对广州地区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实证研究,全面了解并分析新形势下广州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相关情况,力求为改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现实依据和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应通过对高职院校电气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结合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对培养和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淑珍  李晓宾 《考试周刊》2009,(15):189-190
现代的企业择用毕业生不仅注重其专业素质,还非常注重其非专业素质。本文探讨了企业对毕业生在非专业素质方面的要求,以及加强对学生的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顺利就业,以阐述加强高职学生的非专业素质的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