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英语教学是二语教学还是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年代,国内外盛行语言“习得”理论,伴随而来的“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术语使用十分混乱,容易误解。一些研究者认为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二语”是相对于一语而言,外语是相对母语而言,二者可以替换使用,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基本相同。这两种教学类型的差别势必影响到政策的制定,教学模型的选择,教材的编写等一系列工作。本文通过对两个术语的分析比较,界定中国的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而非二语教学,在此基础上探讨适合我国的外语教学的路子,从而使外语教学能依据人和语言的本性和教与学的本质科学地进行。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学得”和“习得”等术语的讨论,指出中国的芸语教学是外语教学,而不是第二语言教学,并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英语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的理论均来自欧洲或是美国,这些理论对中国的外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时甚至引导着中国的外语教学的发展,但是我们知道外语教学理论的形成都有自己特殊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国的外语教学全盘的接受这些理论是不利于我国外语事业的发展的.本文在分析主要外语教学理论利弊的基础上,提出要发展符合中国特定条件的外语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先从语境、语言输入、学习者的情感因素、认知基础和掌握程度方面区分了第二语言与外语,并阐释了习得与学习两个重要概念,然后列举了时下普遍认为中国外语教育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加以评析,最后得出"我国外语教学界必须立足于中国外语教学实际,建立起自己的外语教学理论体系"的结论。本文旨在呼吁:我国外语理论界应实事求是、辩证地看待中国外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切实可行、有建设意义的解决办法,而非流于空谈。  相似文献   

5.
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洁 《高教论坛》2003,(2):175-176,F003
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培养人才的外语言语交际能力。本文从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尤其是其中的“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出发,探讨了该理论对中国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教”与“学”不可分开。在中国的语境下学习外语,“教”与“学”尤不可偏颇,否则既不利于第二语言的成功习得,又阻碍学习身心的健康发展。本探讨在“教”与“学”关系上形成两种偏颇的原因及其表现,阐述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教”与“学”关系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习一门外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母语习惯的影响。本文以第二语言习得有关理论研究为依据分析了在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在语言体系、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几方面的差异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的正、负两方面影响 ,进而指出外语教学中纳入综合文化背景知识的内容将极大促进语言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评述国内外第二语言文化适应的研究,对外语学习背景下“文化适应”提出质疑,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顿祖纯  郭燕华 《文教资料》2006,(26):124-125
我国的外语教学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外语尤其是英语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惟一一门从小学开到博士后层面的课程,且一直被当成一种外来语来传授。然而,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由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引进,使我国的外语教学思想、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在概念上也大有用第二语言(二语)涵盖外语或取代外语之势,中国的英语教学到底是“外语教学”还是“二语教学”的争论在所难免。一、争论的缘起中国的英语教学到底是“外语教学”还是“二语教学”曾在我国引发过两次大的争论,最早一次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外语教学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外语尤其是英语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惟一一门从小学开到博士后层面的课程,且一直被当成一种外来语来传授。然而,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由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引进,使我国的外语教学思想、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在概念上也大有用第二语言(二语)涵盖外语或取代外语之势,中国的英语教学到底是“外语教学”还是“二语教学”的争论在所难免。一、争论的缘起中国的英语教学到底是“外语教学”还是“二语教学”曾在我国引发过两次大的争论,第一次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刚刚引进我国时…  相似文献   

11.
语感受言语主体所属社会文化、认知心理和语言本体三大因素的制约,是言语主体的知识、认知和情感的有机融合.我国目前外语教学实践与教学目标的矛盾,语感的普遍性、可习得性,内隐学习的独特优势及其与外显学习的辩证统一关系表明,外语教师积极将语感研究成果运用到外语教学中,以语感教学推动外语教育发展是必要、科学而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里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影响外语语感养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着重从语言迁移的角度探究了母语与英语语感培养的关系,以期促进英语语感教学及学生综合外语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中国修辞学研究正经历着从"狭义"到"广义"的转型.20世纪初建立的狭义修辞学是以语言为本位的,修辞学研究局限在语言学的范围里对表达技巧等做总结归纳,其理论基础、理论深度、理论生命力等都是有限的.广义修辞学以突破语言学本位观念、走出技巧论为出发点,力图把修辞学理论扎根在更为广泛的社会人文、心理思维、乃至自然存在的基础上.这种"转型"促进了中国修辞学研究的观念鼎新,必将引起中国修辞学研究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4.
学习外语越早越好吗?——年龄与外语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儿童学习外语要比成年人更具优势,但最佳学习年龄问题仍是语言教学理论中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根据有关年龄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的研究,结合中国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笔认为学习外语并非越早越好,在中国的多数地区,从12岁左右,即初中阶段,开始学校英语教学应该是最经济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本文以语感为切入点,简略回顾了语文单独设科以来的语文教学实践历程,区分了“混沌化”和“科学化”这两种观念和做法,并指出语感培养应依靠语文教学的“混沌化”,而非“科学化”。  相似文献   

16.
对外汉语教学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一项重要事业。在中国推进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的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应承担起传播"和谐"的责任,并将"和谐"的教化作为改变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和谐"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和谐"的发掘和运用,改变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的工具性倾向,用"和谐"充实汉语教学的文化精神,给学生的精神发展和自由理性以有益的启迪,增强汉语的向心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既要求学生有精深的语言基础知识,又要有语言阅读能力。为了达到此目的,我们不仅要加强阅读教学,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批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胡适所谓"国语的文学"的"文学"是广义的,他固然重视小说、诗、戏剧等狭义的文学样式,也重视实用性的非文学体裁.正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文学创作实绩丰硕堪称大家的人们,敏锐地指出语文与文学的区别,重视语文的实用性.看来,"把语文看作是工具型的,把语文看做应用文化",并非如王教授所说的是"最近"的事.时下的语文教学和语文高考侧重实用性是符合语文学科特性的.语文教学要改革,但不论怎样改革,文学只能是语文的重要部分,语文终究是语文.  相似文献   

19.
构建语感图式提高英语语感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感是主体对作为客体的语言所产生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语言图式是以一定的形式积淀、储存在主体大脑里的语言文字规律、词句的含义、情味、意蕴等。语感培养,就是要使学生的心理世界形成对言语对象进行加工改造的图式结构。语感教学,就是不断向学生提供超出他们原有心理图式结构的言语信息,促使学生原有图式结构顺应新的言语输入,从而不断构建新的语感图式,发展自己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语言交际能力,而对于汉语教学来说,语感教学和语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学生只有有了较强的语感才能对语言的输入有准确、敏锐的理解能力,才能使汉语学习者有正确、熟练的言语输出能力,因此说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能力,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语感教学.笔者试图从语音、语调等方面谈谈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汉语语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