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德主刑辅”是儒家政治化的核心和精华,对中国传统政治化产生了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儒家“德主刑辅”的政治化有着浓郁的教育学意蕴,使政治统治与教育教学结成紧密的联姻,一方面要求政治统治坚定地沿着“教育路向”前进,另一方面要求教育实践始终体现“政治情结”。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对儒家“德主刑辅”政治化的教育学意蕴及其现代性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尤其是近50年来在史学与政治关系问题上有种种不同认识,并影响到史学的发展.虽然我国史学发展历程中有过被政治化、简单化、庸俗化的痛苦经历,但问题的实质不在于史学与政治有关系,而是没有正确处理好史学与政治的关系,曲解了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把史学与政治关系简单化以及把史学等同于政治是错误的.同样,割裂史学同政治的关系,强调史学要“超越”现实也是不正确的.在史学工作中应该正确处理好史学与政治关系的三个维度,使史学在与现实政治运动的双向互动中保持合理的运动形态.  相似文献   

3.
史学与政治不可分离,史学的政治化是普遍存在的。因为史学是在政治生活中生长的;政治的发展激励着史学的昌盛;史学史上那些表面不容于政治的史学家政治情结更浓;被人们所称道似乎与政治史对立的文化史关注域外史、社会生活史和下层人民史,实际上是现代政治权力的扩张。政治是史学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文学的"再政治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过度的“去政治化”所导致的“政治自觉”的日渐匮乏,是“革”后中国的“纯学”观念与实践的致命问题。当代中国学要重新恢复自己的活力,应该在捍卫学自主性的前提下,重新调整学与现实间的复杂关系,自主性地介入政治、介入历史,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再政治化”。  相似文献   

5.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化,就是指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主导的,在中国公民中普遍存在的政治信仰、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及理论等的综合。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化建设主要应把握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内容:1.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思想统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化建设;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化,就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使社会主义政治化和政治制度协调发展等。  相似文献   

6.
论孔孟"德治"和"仁政"的政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孟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是“德治”、“仁政” ,其目标是实现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王道”治理境界 ,其基本特征是重德轻刑 ,把仁爱思想 (精神 )用于政治领域 ,将道德政治化或政治道德化。孔孟重德、重民、惠民、教民、选贤任能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虽然有局限性 ,但它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进步的作用 ,对于当今当政者执政治国来说也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古人在整理古代文化时,分类为经、史、子、集。中国史学文化遗产的珍贵、丰富,在全世界首屈一指。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史学家,对“史学”的看法和要求是怎样的呢?以下试窥其一斑。一、史学批评中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史学批评也有政治标准、学术标准两个方面。刘知几的“才、学、识”,章学诚的“才、学、识、德”,就是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的统一。识、德,指封建政治、道德的修养。才、学指学术修养。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各个阶级社会中的各个阶级都  相似文献   

8.
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之一,而中国史学和社会现实——尤其是现实政治之间的那种如胶似漆、难解难分的关系,是史学经世传统的重要表征。在这种传统的浸染下,“以史为鉴”成了圣君贤相们自我儆戒的规条,“史学所以经世”则被有为史家奉为治史的基本原则。正因为如此,史学的命运总随着政治的沉浮而沉浮。今天,我们通过对中国史学经世传统的寻踪探幽,审视、反思,或可找到社会现实与历史研究的最佳结合点以及走出史学困境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儒家德治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治国思想的核心 ,它体现在传统的儒家政治生活中。在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强调仁政、重视民生及德主刑辅等方面 ,都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面貌和民族的文化性格。对这种在中国延续两千年的传统治国方略进行深入探讨 ,对当前中国实施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该文主要从政治象征的角度,考察“辫子”作为一种政治符号在明末到民初这一特殊时段所承栽的象征意义,以及它在构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社会认同中的作用。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一、考察“辫子”被“政治化”及其“去政治化”的过程;二、“辫子”在不同的政治思想脉络中所呈现出的不同意义;三、“辫子”作为个人权利的象征在清末民初是如何被运用的。  相似文献   

11.
孔孟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是“德治”、“仁政”,其目标是实现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王道”治理境界。其基本特征是重德轻刑,把仁爱思想(精神)用于政治领域,将道德政治化或政治道德化。孔孟重德、重民、惠民、教民、选贤任能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虽然有局限性,但它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进步的作用,对于当今当政者执政治国来说也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孝”的政治伦理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政治伦理的视角看,“孝”的缘起及其演变过程有着浓厚的政治伦理意蕴,“孝”在家国同构的中国古代宗法政治中的精神本体地位,决定了古代中国社会伦理政治化与政治伦理化的国家治理特色。在深入解读“孝”这一伦理范畴的基础上,我们应充分发掘和利用“孝”的伦理文化精华服务和谐社会的建物。  相似文献   

13.
略论《春秋》对中国传统史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秋》对中国传统史学的影响在三方面:“立元正始”的正统观作为中国古代史家评判王朝政治的主要价值尺度;开中国史学编年体之先河;“春秋笔法”作了传统史学批评之范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它既古老,又年青,因为它总能不断地闪耀出时代的光彩.中国史学从其发端到如今,两千余年的风雨历程造就了它坚韧的性格:越是社会出现大动荡,大转折,史学就越发显示出勃勃生机,从而自身得到不断更新.例如:我国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全国性民族重新组合的时期.政治上,政权更迭、风云变幻;文化思想上,民族间的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吸收、交融,学无独尊.此时的社会显得混乱无绪.然而史学却如梁启超所说,“两晋六朝百学芜秽,而治史独盛”.的确,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史学第一次大繁荣时期,修史制度有了较大的改进,史书体裁与体例有了发展,史学著作的数量增加,史学流派开始出现.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史学在此时获得了独立地位.这一重大改变反映在群书分类上,就是史学从《汉书·艺文志》视其为经学附庸被划分在“春秋家”类而变为到东晋时按四部分类法占居群书之第二位,迈出了史学发展中的关键一步.这一改变对后世史学影响极大,不仅促使史学观念的改变,也使统治者更加重视史学,使其摆脱了经学对它的束缚,独立地向更高层次发展.唐代大规模的史馆修史,刘知几《史通》的问世,无不是此时历史观念的影响所至.  相似文献   

15.
政治抒情诗通过对“情”的政治化处理,建构了“抒情”的政治学维度。20世纪中国政治抒情诗体现的是一种历史抒情。它的兴起、发展、转换和变形,其内涵和美学特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的历史意志和政治意志。作为典型个案,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是对国家美学和人民美学的抒情性建构。政治抒情诗的历史意义及困境源自诗学与政治学的张力与悖谬,是中国现代性悖论的典型症候。  相似文献   

16.
两千多年来,《史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经世作用,非笔墨可以形容。本文试图从几个方面加以阐述。《史记》是民族文化的总结和传承;总结历史经验,提供政治借鉴;确立开放的道德体系,实施道德垂训;记述磨难英雄,颂扬崇高人格,催人奋进;促进民族统一,最终形成中华民族同源共祖思想。《史记》经世作用如此之大,究其原因:《史记》是真正的“实录”。“经世”是史学的基本功能,但没有“求真”,史学的“经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屈涛 《文教资料》2011,(6):100-104
对于汉宣帝时期的吏治.前人研究多集中于汉宣帝一朝所谓“王霸之争”.而较少关注当时地方行政之主体汉吏。本文以为在此变革时代中,身为“两千石”之封疆大吏.其在基层社会之实践亦是促成这一转型之重要因素。故而本文想借区域间社会变化之异同,探讨宣帝时期吏治发展及其特点,进而分析其变化对于未来中国政治体系运作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百年中国文学理论发展之省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中国的文学理论大致经历了一个从中心化到边缘化的发展过程。从世纪初到解放时期,现代中国一直处于争取民族民主解放的激烈斗争的“危机时代”。由于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文学理论的“他律”超越了“自律”。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对苏联文论体系的教条化接受,更由于历史传统的惯性和政治化的思维定势,文学理论一步步中心化、政治化,成为政治斗争和运动的工具,成为政治政策的附庸。新时期以来,由于克服了文学本质的政治“从属论”和“工具论”,文学的审美本性得到了澄清,文学理论在一步步边缘化的过程中,获得了自己的学科意识,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进入了发展的常态。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它正在也必将获得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毛泽东的政治思想与“十七年”“泛政治化”的文艺批判运动的关系入手,阐述了毛泽东政治思想中某些过份理想化成份所造成的与社会现状之间的紧张情势,以及这种紧张情势所导致的“十七年”“泛政治化”的文艺批判运动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姜亚菁 《农村教育》2006,(10):62-63
在50—70年代的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现实主义是主流。虽然历经曲折,在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和表述,然而仍作为最主要的创作方法指导着这个时期创作,特别是主流话语的创作。一、政治权威话语50-70年代的中国处在一个被称为“泛政治化”的时代.“‘泛政治化’即政治化过度和过量带来的倾斜和失误.一方面是政治文化的僭越性扩张、侵入、冒进和占据了其他生活和文化精神领域,最终成为一种对其它生活和文化精神领域话语的取消和替代;另一方面社会生活和文化精神的参差多态的复合体(多以的共同体)被任务的纳入到政治的有限框架后,其意义也就被缩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