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角色-背景理论以突显原则为基础,"角色"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即注意的焦点,而"背景"则指为突出角色而衬托的部分。在诗歌创作与翻译的认知过程中,一些意象被诗人或者译者突出识别为角色,而另一些则被淡化为背景。以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为例,对其九首译诗分三组做对比分析,重点从译诗对原诗角色的扩大、译诗对原诗背景的缩小以及译诗对原诗角色-背景关系的缺失三方面研究。由于译者与诗人各自认知系统的无法完全契合性,往往造成译诗与原诗角色-背景关系的不一致性,造成译诗中"角色"由诗人向读者自然过渡的困难,诗的厚重之感和雄壮之势皆被破坏,也限定了悲伤的范畴和程度,破坏了读者想象的空间,"角色"无法突显,共鸣之音自然难以秦响。因此,角色-背景对译文的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2.
诗歌是文学中的特殊体裁,译者对原诗意象语义的识解直接关乎译文质量的好坏。该文将汉译英译与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相结合,从识解理论的四个主要维度对杜甫诗《登高》三个英译本进行评析,研究不同译者对诗中意象语义的识解操作及其对运用目标语进行意象重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诗歌是文学中的特殊体裁,译者对原诗意象语义的识解直接关乎译文质量的好坏。该文将汉译英译与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相结合,从识解理论的四个主要维度对杜甫诗《登高》三个英译本进行评析,研究不同译者对诗中意象语义的识解操作及其对运用目标语进行意象重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角度阐释汉语古诗类比式意象组合的英译过程,以期揭示类比式意象组合英译的交际和认知本质,并探讨基于关联理论的类比式意象组合英译策略。译者理解原诗类比式意象组合就是寻求意象组合与认知语境间最佳关联的过程,需理解意象组合方式所产生的特殊语境效果;翻译类比式意象组合就是将原诗意象组合的最佳关联在译文中进行传递的过程,可以根据原诗意象组合方式所提供的引导读者理解原诗的交际线索,通过改变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尽可能在译诗中转存原诗意象组合方式。译者的最终目的是使类比式意象组合在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中产生和原诗意象组合类似的语境效果,并且让译文读者为此不用花费不必要的认知努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论述诗歌的可译行性着手,把诗歌的翻译过程比作是"移植种子"的过程。要求译者译诗,要兼具读者与诗人的双重身份。并且进一步论述了诗歌翻译中应处理好的关系及策略问题,以及如何"移植"诗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能把自己从原文中解放出来,在译文中赋予其积极的意象。最后得出结论,译诗不是复制原文,而是创作相似的文本,要与原诗作者达到"神合",通过"移植种子",超越文化和语言的界线障碍,才能译出原诗的"神"之美。  相似文献   

6.
文化意象是诗人常用的情感载体,诗词翻译应尽可能准确、完整地重构原作中的文化意象,传递其蕴涵的文化内涵。译者对原诗文化意象语义的识解直接关乎译文质量的好坏。论述从认知语言学识解理论的四个主要维度对汉诗文化意象及其翻译进行探讨,研究译者对诗中文化意象的识解操作及其对运用目标语进行文化意象重构的影响,从而为准确处理文化意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风韵译是强调译诗要保留原诗风韵或气韵的翻译方法,由郭沫若最早提出。以郭沫若译《西风歌》为例,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着重阐述郭沫若如何在翻译实践中通过构建隐喻和意象来保留原诗风韵。一方面,有助于译者学习和掌握风韵译手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语言认知层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Halliday概念功能理论为指导,从小句间相互依赖和逻辑—语义角度分析了原诗和其十个英译文,比较原诗和译文、译文与译文在信息地位、信息逻辑意义等方面的差异。本文指出,意义的差异源自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语信息的解释,意义的差异通过译诗的语言形式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译诗是把别人用某种文字写成的诗篇,译者用另一种文字把它体现出来,这是谁都知道的。但这当中有两个极难做到尽善尽美的过程。其一,是对原诗的理解,因为译入语的诗句,其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和情趣,都应是译出语的诗中已经有了的,译者不能随意添加或砍伐,否则就不是译诗而是写诗。因此,凡着手翻译一件诗作,首先就是从译出语诗句结构的文字中去捕捉诗人所描绘的意境,这是诗人的主观情趣与激发他的灵感的  相似文献   

10.
缪颖 《英语广场》2023,(11):19-22
本文以评价理论为框架,在态度系统视角下,选取苏轼的10首诗词以及Burton Watson的英译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态度资源的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原诗的态度资源总数略少于译诗的态度资源总数;(2)不论在原诗还是译诗中,鉴赏资源的占比都最多,其次是情感资源和判断资源;(3)与原诗相比,译诗的情感资源使用频率有所减少,而判断资源和鉴赏资源的使用频率有所增加。原诗和译诗的态度资源分布差异与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以及译者的翻译策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长篇叙事乐府诗《孔雀东南飞》迄今已有8种英译版本。其中,国内有5个版本。对国内译者的《孔雀东南飞》三个英译版本展开比较研究后我们发现,国内《孔雀东南飞》英译本有两个基本特点,一个是以诗译诗,并且韵体译诗较多,另一个是能归化时就归化,有选择地进行异化。韵体英译《孔雀东南飞》比原诗更美,但美中也有不足。自由体英译《孔雀东南飞》也美轮美奂,但韵散意不能散。自由体和韵体之别不应仅仅局限于押韵与否,原诗压韵译诗自然也应押韵,原诗若不押韵也可通过诗行内在韵律和语言的建构译出诗味浓郁的好诗。译诗优劣之评鉴的首要标准是忠实与否。形也罢,韵也罢,都不能违意而存。得意后兼顾形和韵并尽可能传递原诗风格才算佳译。  相似文献   

12.
<登幽州台歌>是陈子昂的著名诗作.此诗内涵丰富,表达诗人强烈的孤独与悲愤之情.本文选取了不同译者的英语译文,对比分析了几首译诗的风格特色及优劣得失,认为许渊冲译作体现了三美,传达了原诗空旷苍茫的意境.  相似文献   

13.
诗歌翻译是选择的艺术,而选择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译者主体性的影响.本文通过比较、赏析王维《渭川田家》的三种英译文,对唐诗翻译中译者主体性以及散体、韵体译诗问题做出思考,认为译者只有从整体上掌握原诗的命脉,在措辞和句式上进行精心选择,才有可能创作出具有独立意义和内在生命的译品.  相似文献   

14.
郭沫若的“风韵译”在诗歌翻译界自有其分量。“风韵译”以诗传韵,不仅传递出原诗的内蕴,译诗还韵味十足;凭借译者之能,采用“归化”策略,意译创造,利用民族文化为读者服务;但同时,译诗忠实欠缺,美译常见,忽视原诗特点,让人分不清是译诗还是原创。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与隐喻都是人类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译者对原诗与源语文化的体验认知决定着其对原诗的理解,同时也决定了隐喻在译文中的情感映射。辩义是翻译之本,而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告诉我们,译者再现的不仅是原诗,更是诗人情感的映射。  相似文献   

16.
译诗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最纯粹的艺术,是通过韵律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内容的,诗人精心地把思想内容和具有音韵之美的语言结合在一起。翻译时,除了要做到“信、达、雅”之外,译者还要具备一些内在条件,这样才能译出原诗的思想内容又可保持音韵之美的译文。本文拟就诗歌的可译性问题及译者所要具备的内在条件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角度,对英汉两种语中典型和特殊的被动句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文章认为,射体和界标的理论也可用于分析英语被动句式。最后讨论了英语被动旬式的认知翻译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中国古诗英译的视角选择问题,认为鉴于英汉诗歌在语言特征、格律规律、审美倾向和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可以不拘泥于原诗的形式,而根据译诗的意境来灵活选择视角。提出了采用局中人视角,将原诗的旁叙译为自叙,采用第二人称、将原诗的旁叙译为对叙;增译第二人称、将原诗的自叙译为对语等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认知翻译学的兴起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范式。本文着眼于译者翻译过程,结合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识解相关理论,分析了"新型大国关系"六个具有代表性英译版本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识解表征。研究发现,翻译过程中对该术语的意识形态内涵识解过程由不成熟到成熟,其中译本的策略和倾向能够以认知识解的不同维度给予合理解释。识解演进过程反映为译文适切性的不断提高,证实了译者认知识解能力在翻译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政治术语翻译中,识解通过揭示术语潜在的意识形态而自上而下地提高译文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谈译诗     
郭沫若既是诗人而又兼长于译诗,故对译诗确有使人折服的精辟独到之见.他在《古书今译》一文中谈及译诗时说:“诗的翻译,假使只是如象对翻电报号码一样,定要一字一句逐译,这原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这样逐字译了出来,而译文又要完全是诗,这除非是两种绝对相同的语言不行.两种绝对相同的语言是没有的,如果有时就无须乎翻译.[……]诗的翻译应得是译者在原诗中所感的情绪的复现[……]这个问题我不只说过一次了.[……]便是西洋诗家译中国的诗,如德国檀默尔 Dehmel之译李白,我们读了他的译诗,每不知道原诗的出处,独于我们的译家,定要主张直译,而又强人以必须的直译,所得的结论,当然是诗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