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典籍英译在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有效的文学翻译批评体系下,探寻我国典籍英译翻译批评标准对我国典籍英译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我国典籍英译翻译批评标准不是唯一的,我国典籍英译事业将随着文学翻译批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典籍是各民族创造的文明和文化的精髓,典籍的翻译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增进国际间的交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文化图式理论为基础,以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英译为例来探讨中国典籍英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The object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translatability of culture through the enlightenment from Legge's translation of Lun Yu.A critical study of Legge's translation from a cultural angel is made before two principles peculiar to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are proposed.The combination of classiczing and orientalizing the English language should be strived for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and at the same tim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observe rather than break the limit of translatability.  相似文献   

4.
文学经典译介事业的兴衰,决定于是否具备体系性和体制性的文化战略自觉。文学经典的译介不仅仅是经典作品文本本身的翻译,还是一个具有“经学”外延结构的体系性译介工程,作为国家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获得体制性的有力支持,只有翻译的学科化才能保证文学经典译介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管理体制内的常态配置。  相似文献   

5.
在对"现代中国文学史"这一文学史理论构想的合理性与艰难性进行阐释的同时,也对"现代中国"这一概念在国家建设和文学想象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并在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现代民族国家的理论框架之外,试图从语言关系的层面对疏漏的海外华文文学、翻译文学、少数民族文学进行一定程度的包容尝试。  相似文献   

6.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致力于对翻译文学与整个文学体系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引起人们对翻译文学在译入语文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新关注,解释了一些以往的翻译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侦探小说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被译介到中国以后对中国文学乃至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运用多元系统理论,分析了侦探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与创作情况,并以侦探小说这一特定文学样式在中国的发展证明翻译文学在本国文学多元体系中地位的动态变化与当时的文学创作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深化的过程。指出了侦探小说在翻译文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及其原因,实现了多元系统论在文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时下的文学充满了喜剧化。民族文学的经典也被以喜剧的手法重写,甚至被戏说。文学经典是我们民族文学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凝聚。保卫文学经典的尊严就是保卫我们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本文力图跳出"经典性"和"经典化"的研究模式,以传统文学和现代文化为考察范围,对我国二十年来的文学经典论争进行回顾评析,继而尝试对未来经典研究做出抛砖引玉的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文学翻译涉及到语言、文学、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文化在民族、历史、地域上存在着差异,文学翻译又是一种历时性跨文化交际活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既要充分体现文学作品的原貌风格和内涵,把握文化的传递与渗透,又要满足译文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跨文化的语际转换。由于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时必然会出现文化流失现象。本文从关联理论视角出发,对《三国演义》罗慕士全译本所采用的翻译补偿策略进行研究,以期对中国文化典籍的外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英语在声韵上与汉语有很大的差异,研究英汉语言的声韵对于研究英汉诗歌以及其它体字翻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将从声韵的角度对英汉声韵的差异进行讨论,旨在对翻译工作或汉英语言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古代汉语文选是古代典籍的精华,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我们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有意识地渗透到教学中,让优秀的道德文化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3.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具体物象的运用是诗人达到其以诗传情之目的所常用之手段。由于意象所蕴含之民族独特性,或许目的语中存在其对应物,然则翻译实践中却很难实现其真正对等。本文着重援引中国古诗英译的一些译例对古诗英译中就此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探讨,以期对文学翻译初习和爱好者有所启示思考并予以共勉。  相似文献   

14.
杨沁 《鸡西大学学报》2012,(10):114-115
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已是文化传播者的重大任务之一,而中国典籍英译便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结合实例阐述典籍英译过程中考辨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倡导译者严谨、认真的翻译态度,更精准地传播典籍里的知识、文化之美,这对中国典籍翻译研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赛珍珠英译《水浒传》是译者向西方世界推介及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该译本自出版以来一直深受读者欢迎,但国内对其褒贬不一、誉毁难断的局面并没有被打破。随着翻译研究逐步走向深入,译界有必要对赛译《水浒传》展开积极的探究与定位,以便为经典文献外译研究提供借鉴。事实证明,只有遵循科学的评价原则及满足所需的必要条件,才能全面而公允地定位赛译,促进本领域研究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南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汉语阅读现状,发现问题的症结,为大学预科汉语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汉语阅读和课外自主学习,进而提高汉语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有必要加大孟浩然诗歌的翻译力度,力求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所提高;有必要对现存孟浩然诗歌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改善孟浩然诗歌翻译现存的误译、漏译、错译等弊病。通过对孟浩然诗歌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开启孟浩然及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思路,更好的传播中国古典诗歌文化。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语境下东西文化闻对话、交流日趋加强。先秦典籍英译,作为中华民族思想的精髓,毋庸置疑地成为跨文化传播中的主流力量。在经典作品的传输过程中,不同翻译策略面临各自的“悖论”。阐释辜鸿铭“归化”翻译策略产生的背景、原因可知,在多元系统指导下,任何一个现象,都不能孤立的看待,而必须与整体文化甚至与世界文化这个人类社会中最大的多元系统中的.现象联系起来研究,进行典籍英译。  相似文献   

19.
姚志奋 《天中学刊》2012,27(5):77-79
辜鸿铭在儒经英译中基于目标语社会的规范,采取了格义策略。从翻译伦理的视角看,这种策略符合基于规范的伦理,违背再现伦理,在提高译文可读性的同时,抹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异质性。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今天的典籍外译应适度采取陌生化策略,同时兼顾目标语社会的规范,遵守存异优先、兼顾规范的翻译伦理。  相似文献   

20.
耿玉芳 《海外英语》2011,(9):250-252
Literary writing is inseparable from aesthetic values and it is the same as with literary traslation.However,due to different soci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s,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 have different presuppositions and expectations of beauty,which cause difficulty in conveying this beaut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respective effects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 values on the transla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the English one.By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spects of philosophical influence,moral standards and the form between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English one,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it is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s to make some adjustment in order to cater to the aesthetic value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convey the beauty of the original work to readers at the same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