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很多标语以中英双语的形式出现,以迎合我国对外经济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的需要。然而,许多标语英译文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把这些问题归结为译者在翻译时忽略了译文的可接受性。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一些译例,探讨为什么要强调标语英译文的可接受性,以及如何从语义、句法、声韵及文化内涵等四个层面提高标语英译文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英汉语言之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了微观方面,多进行的是对于语音、书写、词形、词义、短语和句子结构、修辞、文体风格、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对比。随着英汉语言研究视野的不断扩大,人们开始注重从宏观角度来把握英汉语言。生态学转向是后现代时期继翻译的文化转向之后的另一转向。“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是胡庚申提出的生态翻译学中的术语,根据生态翻译学的观点,研究英汉语言时要在生态环境下考虑“三维”方面的差异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对语言进行全新的描述和解释。该文试图用“三维”原则并借助公示语的翻译来解读英汉语言的差异。一方面可以用来指导公示语的翻译,另一方面可以为英汉语言的对比研究提供更加新颖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3.
英语是“形合”特征明显的语言,而汉语是“意合”明显突出的语言。在英-汉翻译中,两种语言在信息结构上的差异,往往给翻译中的理解和转换造成了许多障碍,而以主位推进为英-汉翻译的单位,不仅从理论上为英-汉翻译单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而且在实践上有益于译者,特别是以汉语为母语的译者,正确地解读和分析英语语篇,并有效地进行翻译转换,生成自然、流畅的汉语语篇。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分析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在英译汉的过程中,译者可使用哪些翻译方法来有效避免译文中的翻译腔。本文首先从语言的组织和表达两个层面分析了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然后分析了常见的增词法、减词法、拆分法、转换法和语序调整法在规避翻译腔中的应用,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英,汉语中谚语的研究,探讨了谚语英译汉,汉译英的几种方法,指出谚语的翻译要充分考虑以谚语的语言特点和化背景及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马希丽 《海外英语》2012,(11):167-168
英汉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极大,该文以英汉文化的差异为出发点对英语翻译教学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英汉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翻译的目的,进而列举了文化因素对翻译教学的一些具体影响,并有针对性的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化差异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和化的不可分性,决定了化差异在翻译中的重要地位。目前,对化差异的翻译方法存在同化和异化之争。本从化人类学观点出发,探讨了英汉语言民族的历史化、习俗化和宗教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指出了化传真是翻译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翻译既是语言的翻译,更是化的翻译。但翻译中的化总是要通过语言的转换才能再现,因此,化对比必须基于语言对比之上。“英汉语言化比较与翻译”即“英汉翻译语言化对比研究”,是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与英汉化对比研究的合而为一,它既是英汉翻译研究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英汉翻译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基础科目和培养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
英汉语宫的思维模式有很大的差异,在翻译实践中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差异,即形象与逻辑、分析与综合和对立与统一。通过对这些差异的了解,促进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0.
翻译过程研究是翻译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翻译过程中的层次感、文化因素、英汉语言差异和翻译技巧等,都是翻译中的重要因素,与翻译的忠实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也支配着语言。中英思维方式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了语言的差异。翻译本质上是思维方式的转换。研究汉英思维差异对科技翻译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汉语无主句是汉语言中常见的一种典型句型和独特的语言现象。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存在着差异,在进行汉语无主句的英译时,往往需要采取一些技巧,才能使译文符合英语语言的规范。文章通过大量的译例,探讨了汉语无主句的英译途径,旨在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的国际交流不断深入,人们对于翻译的需求有了极大地提升。基于此,针对英语笔译过程中的英汉语言差异及其翻译对策展开探讨,介绍了英语笔译的特点和原则,并从文化、词汇以及语句结构三个方面对英语语言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英语笔译翻译应对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行业工作者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汉英翻译的最大遗憾莫过于面对汉语模糊美感的磨蚀而难有作为,追根溯源,这种遗憾源于汉语与英语在语言美学生成机制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即:汉语表达注重整体感应,是一种意境性语言,而英语则追求条分缕析,讲究逻辑,借助形合,漠视所谓的整体感应。英汉翻译中,译者常常遇到文化差异引起的模糊语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模糊语的功能,探讨模糊语言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5.
西方语言为字母文字,因而英关人长于语言思维;汉语书写符号是方块汉字,音、形、意互相联系使中国人长于形象思维。思维模式的差异导致英关人无法正确理解和把握富于视觉经验的中国诗歌,尤其是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调动英美人的形象思维成为化解障碍的关键。绘画作为一种介于文字与视觉之间的叙事形式可以对原诗视觉经验进行有效还原,使英关译者形成特定的心理图像,完成词汇与图像的对应,帮助英关译者形成对原诗歌的形象思维,作为一种有效的跨文化符际翻译方法辅助语言翻译,从而达意传神,以达“等效”。  相似文献   

16.
汉英文化差异造就了汉英两个民族之间的思维差异。通过对"不同的汉英思维角度""不同的事物联想"和"不同的习语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汉英思维差异对汉英互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译者应重视思维对语言的影响,理解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熟悉汉英思维差异的表现形式,保持警觉的文化意识,把翻译看作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信息交流,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使译文更加准确,更加通顺、自然。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各自的语言中。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所以中西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英汉词汇的非对应性。从词汇语义、词汇语域、词汇语用功能等方面阐述了英汉词汇的非对应性,并对如何正确理解、翻译英汉词汇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Since both translation and rhetoric are aimed to achiev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through language tools, it is a good way to borrow rhetorical theories and resources to polish translation. Translatology and rhetoric have long enjoyed academic attention, while the discipline of translation rhetoric is at the infant stage and calls for further research. Through analyzing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s of Imperial Peking, written by Lin Yutang, at the levels of figures of speech, text structure and language style, this paper is aimed to have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expression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to throw light in how to talk about Chinese culture in better English.  相似文献   

19.
英汉两种语言主语不同。本文从英汉语主语显型与主题显型语言,物称和人称,填补词的有无,主从复合句中的主语四个方面,以杨必译《名利场》为例,阐述了两种语言因主语的不同而在实际翻译中需要作出的必要的转换。  相似文献   

20.
英汉在表达形式、词汇选择、句型结构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因此母语迁移中的负迁移对英语翻译的影响极大。学生翻译时大多生搬硬套,有的甚至歪曲语义。大学基础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在教学活动中围绕教学内容增加翻译理论技巧的讲授及训练。同时要求学生大量诵读英语经典篇章,增强语感,熟悉英语的表达习惯和模式。还要帮助学生深入探究汉英在语言及文化方面的差异,并及时进行对比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