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混沌就是出现在确定性非线性系统中的类似随机的现象,混沌系统具有一些动力学的特性,从而其比较适合在保密通信加以应用,比如似噪声、连续宽带频谱、遍历性。本文通过对混沌动力学系统及其特性介绍,分析了混沌同步的概念及方法,从而探析混沌同步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2.
介绍目前几种主要的混沌保密通信方案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及其方案比较,并对目前各种同步控制方法在通信中的应用作了简要分析,指出了当前将混沌应用于实际同步通信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混沌通信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混沌同步应用于数字化信息保密通信中可提高通信安全。因此,对混沌保密通信技术进行分类阐述,设计基于统一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器,并应用在混沌保密通信技术中,提出一种混沌保密通信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中同步控制器设计简单,同步速度快,恢复信号精度高,信道传输负担低,所设计的保密通信方案适用于数字化信息的适时保密通信。  相似文献   

4.
为了便于蔡氏混沌电路的集成,设计了具有模拟电感的蔡氏混沌电路。在此电路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混沌保密通信电路,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合适参数的发送信号在该混沌保密通信电路中能被很好地掩盖,也很难被窃听,发送信号和保密通信电路解调出来的信号是一致的,说明该通信电路具有很好的保密性能。但是当发送信号的幅度和频率超过一定值时,该混沌保密通信电路几乎不能实现对发送信号的保密。  相似文献   

5.
李燕  金顺利 《沧州师专学报》2010,(4):104-105,120
简要介绍了混沌通信的发展概况,总结了混沌适用于保密通信的几个特点,重点阐述和分析了两大类混沌保密通信系统的应用方案。最后对混沌通信在实际应用中所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混沌同步是混沌在保密通讯应用的关键,长时间以来对于混沌同步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的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混沌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利用Lorenz动力系统,结合PC混沌同步方法,从理论和数值上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以及Lorenz系统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混沌的定义、几种不同的混沌同步方式和保密通信,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给出的混沌实验定义.最后指出将传统加密和混沌保密通信结合起来,是个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混沌同步原理的混沌保密通信方法要求接收与发送系统保持同步,若信道增益为时变函数,则无法实现混沌通信.本文基于模糊控制,提出运用标准可加性模型(SAM),控制时变信道增益,保持发送与接收混沌系统同步,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可行,通信有效.  相似文献   

9.
为了将混沌保密通信理论应用于网络实验教学,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混沌保密通信实验平台。该平台包括语音信号采集、混沌密钥产生、混沌加解密和系统登录模块。由于混沌信号具有复杂性、不可预测性,所以利用其对语音信号进行加密/解密从而实现语音保密通信。将基于LabVIEW的实验平台进行网络发布,生成可执行文件,使得在没有安装LabVIEW软件的电脑能够运行此实验平台。与传统实验设备相比,该虚拟实验平台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开放与共享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一种具有三个恒等式的混沌系统间的相互同步问题.通过理论证明,给出了同步的条件;同时把这种新型的同步应用到保密通信中,设计了一种三级混沌同步保密通信系统.通过传输一个离散信号,验证了此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前后,健康传播学在美国源起。如今,健康传播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由医患传播、健康传播运动、大众媒介上的健康传播、危机传播、健康传播中的新技术以及健康传播研究方法这六个方面可以对美国健康传播目前的研究问题、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交际方式主要有两种: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非语言行为是文化习得的结果,受到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并且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学要通过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来完成.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运用非语言行为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13.
樊军 《宜宾学院学报》2005,5(3):100-103
跨化交际包括不同化间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传统上的日语教学重视语言交际,而忽视非语言交际的教学,从而影响到跨化交际活动的进行。通过对非语言交际的认识,以及中日两国化中非语言交际现象的对比研究,揭示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从而为日语教学中的非语言跨化交际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Communication skills are one of five nationally recognised learning outcomes for an Australian Bachelor of Science (BSc) degree. Previous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communication skills taught in Australian undergraduate science degrees are not developed sufficiently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dern-day workplace—a problem faced in the UK and USA also.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however, hinges on first evaluating how communication skills are taught currently as a base from which to make effective changes. This study aimed to quantify the current standard of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within BSc degrees at Australian research-intensive universities. A detailed evidential baseline for not only what but also how communication skills are being taught was established. We quantified which communication skills were taught and assessed explicitly, implicitly, or were absent in a range of undergraduate science assessment tasks (n?=?35) from four research-intensive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10 of the 12 core science communication skills used for evaluation were absent from more than 50% of assessment tasks and 77.14% of all assessment tasks taught less than 5 core communication skills explicitly. The design of assessment task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whether communication skills were taught explicitly. Prominent trends were that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tasks aimed at non-scientific audiences were taught more explicitly than in tasks aimed at scientific audiences, and the majority of group and multimedia tasks taught communication elements more explicitly than individual, or written and oral tasks. 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communication in the BSc and further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对沟通理论的研究 ,主要以拉斯韦尔等人提出的沟通模式为代表。教育行政沟通模式是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 ,建立在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的基础上 ,它在教育行政组织的上行、下行、平行沟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博客新闻在传播形态与传播特点上的创新之处,部分地改变了以往互联网新闻的形态,拟由此产生了对自媒体新闻的过度崇拜,以及对博客新闻反主流传播的过高预期。但是,博客新闻在现实中的传播状况远未达到具有影响的传播力度,倒是其自身的局限和存在的悖论,终结了自恋般的博客新闻崇拜。作为一种正在上升势头中受到普遍崇拜的新的传播形态,博客新闻无法完成人们过高预期的任务。其中的症结在于:博客新闻首先存在着新闻精神、发布身份和发布权利的尴尬,更加重要的是,博客作为"自媒体"或是"新媒体",其发布过程的监管缺位,使得自身的公信力在实践中必然存疑。  相似文献   

17.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structuring of research models to investigate communication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Two major issues addressed are: (1) the nature of outcome variables isolated for study; and (2) the need to integrate multipl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to understand communication context.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for defining and measuring dyadic level, instrumental, time‐bound, and evaluative communication effects. A dialectic view of communication context is presented which integrates varied perspectives for organizing and analyzing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intimates’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8.
交际过程中的非语言信息不仅可以增强语言交际的力度,促进交际全过程的完整性而且还能弥补语言交际的不足,达到语言交际难以取得的效果。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教师在使用课堂语言的同时,有必要充分重视语言交际手段之外的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使用,把它渗入到平时的语言教学中,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9.
远程教育传播中的信息与符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远程教育传播过程中,信息与符号是影响传播效果的两个重要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的传播手段日益丰富。该文试图根据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远程教育传播中信息与符号的本质及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探讨充分发挥信息与符号的潜在性能的方法,以提高远程教育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我们来说,研究国际交流的实际需要是使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能顺畅、有效地彼此交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种研究显得日趋必要。我们把来自不同文化的人间的互相交流称为跨文化交际(Lany A.Smovar,Richard E.Porter,Lisa A.Stefani 2000),如何有效、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涉及到许多方面。其中非言语交际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作者从肢体语言包括目光接触和身体动作以及环境语言包括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等方面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