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必须了解大学生求职行为特点,探究大学生求职影响因素,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进行访谈和发放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对策:一是,学校要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引导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二是,学校要树立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理念,构建就业教育服务体系;三是,争取社会支持资本,构建就业信息资源体系;四是,毕业生要端正心态,提高求职就业核心竞争力。以期为大学生求职就业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借鉴,构建科学的求职就业辅导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薪酬期望的理性分析——基于筛选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市场呈现信息不对称和多重分割的状态。在这一现实的就业环境下,教育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信号功能和筛选功能。高校毕业生基于对客观的就业筛选机制的认识,结合自身的教育水平和自我人力资本含量的评估来向雇佣方发送自己的求职信号。薪酬期望是影响毕业生求职行为及结果的一项重要的信号。作为反映毕业生求职意愿的重要信息,薪酬期望产生受到主客观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对于毕业生薪酬期望所呈现的态势,不应笼统地断定其是否合理,而应当结合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进行多角度的理性分析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逐年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浙江省教育部门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也从单一地追求就业率逐渐转向提高就业质量。而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大学毕业生中的一支大军,在求职上存在一定的异质化和功利化现象,在此形式下,研究分析其求职行为规律及影响因素尤为重要。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分析影响高职毕业生求职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影响机制,旨在为高职院校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决定大学毕业生社会资本水平的最主要因素,而社会资本水平又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及结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实证分析表明: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来衡量的社会资本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求职行为和工作落实情况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即社会资本水平越高的大学毕业生推迟就业的可能性越大,更愿意选择企业单位就业,期望的月薪起点越高,求职信心也越强,此外,他们付出的求职努力相对较少,而最终落实单位的概率较高。因此我们在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时不能忽视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5.
提升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事关新建本科院校的长远发展。就业核心竞争力不足是制约毕业生就业的瓶颈。文章从对核心竞争力的认识入手,阐述了基本工作能力、专业技能、求职技能是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三个层次。针对影响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以辽宁科技学院为例,提出了提升新建本科院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的因素,同时也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本质要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中的软技能的差异,将会成为影响高职毕业生长期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培育职业素养是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通过网络平台,从就业方向、就业条件、就业地区、求职渠道、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进行调查.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期望具有就业方向多元化、就业条件物质化、就业地区分散化、求职途径集中化、社会环境影响加强化等特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要从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8.
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应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入手提升学生的整体就业水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可归纳为基本素质、基本工作能力、专业技能、求职技能四个要素。高职院校应分析当前制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理工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2007—200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以及就业去向直接影响着毕业生个人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本文根据2007—2009年甘肃省理工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调查数据,描述了理工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求职途径、求职投入以及就业期望,并通过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理工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就业是个体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就业期望对个体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文章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就业期望的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力图较全面的反映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期望。  相似文献   

11.
基于工作搜寻理论,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就业预期偏高,其搜寻行为受到自身能力、专业背景、性别、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和就业辅导、经济形势、就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提升就业能力、主动搜集信息、加强就业辅导、进行创业教育、发挥政府职能等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2.
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85,自引:0,他引:85  
对我国东、中、西部16个省份34所高校200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2003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效率有所提高;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和起薪水平都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对就业的影响开始凸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调查,总结该届毕业生就业意向与行为特点:直接求职是毕业后的首选出路,原因是生计需要,就业地区集中在本省省会和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地理位置是否良好是影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最主要因素;大部分毕业生青睐公宣幼儿园,期望月薪集中在2001-3000元,但与现实情况不符;毕业生择业方式多种多样,工作或实习经验是找到好工作的最重要法宝;自身条件欠缺,缺乏竞争力成为择业不顺的最主要原因。根据调查结果中呈现出来的问题,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开设有效实用的就业指导课、加强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提供更多见实习机会、建立广泛社会关系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据统计,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770万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了解大学生的求职行为特点,探究影响学生求职的因素。大学生求职行为的研究,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的求职行为的研究,不管对人力资源还是对于学校教育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效的求职行为是成功就业的前提。求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对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段痛苦的历程,有效的求职行为能够缩短痛苦的时间,增强应届毕业生对社会、即将面  相似文献   

15.
基于湘潭大学的调查数据,依据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求职意向、求职渠道、求职时间频率、求职密度和求职成本,分析大学生求职行为中的各种影响因子.通过研究发现,学校、专业的不同会影响地方综合性大学毕业生的求职行为,对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非智力因素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高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文章从研究非智力因素和大学生成功就业的角度,提出支撑毕业生求职就业和职业发展需要的核心就业竞争力模型,为锻炼高校大学生的核心就业竞争力,引导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准备,同时为丰富高校就业教育内容和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参考市场细分原理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细分的主要因素是生源地、人口因素、心理因素、求职途径和期望收益因素;提出了基于市场细分原理的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工作搜寻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地方性综合高校200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地方高校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特征.研究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的假设下,大学毕业生薪酬预期即保留工资设定过高,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受到其自身能力因素、性别、专业属性以及学校的就业辅导、经济环境因素、政府宏观就业政策的影响.提升大学生自身能力、加强就业辅导、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可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9.
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大规模抽样调查数据,本文首先对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统计描述,然后对求职结果、起薪水平和毕业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回归研究,并且与2003年和2005年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就业效率与2005年相比有所降低;求职费用和求职次数对求职结果、起薪和工作满意度并无显著影响;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起薪水平和工作满意度都有显著的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对毕业生的求职结果、起薪和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用结合程度高的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20.
刘红斌 《教育与职业》2012,(35):100-101
文章通过对扬州大学2009~2011届经济管理、工科以及农科等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的调查和对比分析,指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就业职业规划意识建立较迟、就业劣势明显、工资期望过高、创业能力不足等问题,滞缓了高校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开展,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提出了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思想、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教育等建议,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