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官吏惩戒制度分为行政处分、刑罚制裁两大类别。其中定期行政惩戒,贪酷者革职提问,不谨、疲软皆革职,年老、有疾者休致,才力不及者降二级调用,浮躁者降三级调用。不定期行政处分分为罚俸、降级、革职等。刑罚制裁之正刑则有笞、杖、徒、流和死刑五种。无论行政处分还是刑罚制裁清代都有一定程度的落实,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没能达到澄清吏治并挽救清朝统治的最终目的,既有该制度的原因,也有影响制约该制度效果的其他原因。  相似文献   

2.
贰臣并不等于奸佞小人,贰臣也有许多值得褒扬之行为。贰臣曹溶降清之初,身居高位,先后两次因照顾前朝官员和遗民受到或革职或降职的处分。他于康熙初年降职调任山西,竭尽全力,赈灾筹粮;接待会见各地遗民;遍访山西,搜集金石文字,全面的展现了一个贰臣在守节和出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唐代官吏的罚俸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罚俸,又称夺俸,是唐代中后期通行的一种行政处罚。《新唐书·百官志》中曾记载:“凡朝,晚入、失仪,御史录名夺俸。三夺者奏弹。”表明唐朝政府针对朝会时违反礼仪的夺俸处罚已经制度化了。进一步查阅史书,则可以发现,唐中叶以后,罚俸的范围很广,是朝廷常用的一种行政处罚制度。因此,探索一下唐代官吏的罚俸制度,对于全面深入地了解唐代政治制度,将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新亮点的官员问责制,是推动政治文明的又一显著标志。所谓问责制,是指对政府及其官员的一切行为和后果都必须而且能够追究责任的制度。21世纪以来,问责制在我国已取得了很大发展,但还存在着职能分界模糊权责不对等、责制主体缺位、制度不完善、问责的政治文化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实施厘清官员职能分界而实现权责对等、加强异体问责实现问责主体多元化、完善问责制度和繁荣官员问责文化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自2003年"非典"突发与平息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将近有200多名官员因重大责任事故、恶劣违法事件而引咎辞职或遭严厉处分,一场"问责风暴"席卷全国.  相似文献   

6.
唐代官员的俸料钱在其俸禄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唐后期与前期相比,官员俸料钱的发放有很大不同,唐后期官员的俸料钱比唐前期有大幅增长,且后期外官俸料钱的增长逐渐超过了京官。俸料钱作为唐政府一项重要的财政支出,其增长变化既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官员的经济利益产生了影响,又引起了社会诸多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高校处分的设定,是有权主体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对高校处分的内容及形式加以创设和规定。高校处分的设定目前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规范高校处分的设定宜从高校处分的设定主体、设定权限、设定程序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雍正朝历经13年,在治理改革整顿的同时,也完善加强了对官员的管理监督,最主要的是完善了对官员违制违纪行为的问责与参劾。当时,参劾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直省参劾、科道参劾、官员自参、其他机构的参劾等等。通过各种形式的参劾,在雍正朝形成了一个系统的问责体系,有效地监督了各级官员在行政过程中的失误与过错,保证了政务活动的顺利实行。  相似文献   

9.
行政问责制下的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初步建立起来,在随后几年中得到了广泛的推行和发展,对于相关官员被问责后的情况、特别是被问责官员复出,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我国信息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被问责官员复出已不再是纯粹的个人问题,它反映了我们行政问责制和官员复出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本文主要对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当前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关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0.
清朝实行官员低俸给和重外轻内的俸制标准.晚清特别是甲午战后,京职文官俸银、禄米以多种形式遭到削减,以至于文官俸制体系有名无实,陋规收入成为晚清官员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这固然受制于晚清财政之窘迫,但也反映了清王朝俸制体系的僵化.低俸给与陋规盛行,导致吏治日益腐败,也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11.
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上级试图构建数字生产体制以实现透明、精准、精细化治理。数字生产体制为上级激发下级的积极性提供了动力,但数字生产体制的内在困境使得基层官员产生了表象策略、机构策略、政策策略和反向策略等避责行为,形成“低问责均衡”。“数字避责”是官僚体制的内生产物,是基层官员面对不确定性风险和问责高压的选择,也是官僚理性的体现。基层官员以制造数字景观、形式主义等行政程序来应对技术治理要求,重构了权力链,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问责主体的意图。在未来的国家治理中,应该重新定位行政规范化、技术化导向,缓解技术理性的过度膨胀,构建良性、健全的问责链,为基层官员创造敢于担当尽责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的指导思想。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现有的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存在许多弊端,概括起来,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学校管理制度见章不见人、重章不重人。一般说来,学校的管理制度多数内容都是针对教师和学生制定的,其内容基本上是围绕对教师和学生的管教上,把教师和学生当成严格管理的对象,把依法治校变成了以罚治校,不尊重人格,扭曲了人的自主发展的价值取向。特别是有些规章制度缺乏程序规定,如对学生的处分规定,在程序中缺乏对学生诸如陈述权、申辩权和申诉权等权利的规定,这样就难以保证处分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13.
从非典期间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北京市市长孟学农被免职以来,短短一年多时间,中石油集团、北京密云、吉林省吉林市、浙江海宁、湖南嘉禾、安徽阜阳、中国疾控中心等地的一大批官员,又先后因重大责任事故和违纪违法事件而“下课”或遭严厉处分。舆论惊呼:“问责风暴”正在中国政坛掀起。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处分设定权应该分成两个部分,开除学籍等涉及学生重要权利的学生处分由法律规定,其他内容由校规规定。高校享有的学生处分设定权应该属于学校,在教师、学生、行政人员、其他人员的共同参与下,行使学生处分设定权。高校可以设定灵活多样的学生惩戒措施。  相似文献   

15.
行政问责制的推行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而引发了公正危机、信任危机、责任危机和民主危机,致使行政问责制的效果大打折扣.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化解这些危机,具体措施应有:明确权责,准确地界定行政问责客体;强化异体问责,实现行政问责主体的多元化;拓展问责范围,保证行政问责事由的全面性;建设透明政府,实行阳光问责;加大惩处力度,增强行政问责的威慑力;完善问责程序,实现行政问责的规范化;完善问责官员复出机制,防止官员"带病复出";培育新型问责文化,创造良好的行政问责环境.#  相似文献   

16.
对犯罪人科处赃罚是古代中国制裁犯罪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虽然不属于封建制五刑,却被广泛适用。明代的统治者较前代相比,更加注重以对犯罪人科处赃罚的手段来达到惩罚犯罪的目的。明代的赃罚制度十分健全,主要包括明确规定赃罚处罚方式的适用范围、对赃罚进行专门的管理、明确赃罚的支用事项和严格主管官员的法律责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中纪委对三起反腐案情的通报曾引来舆论的关注和好奇:云南省委原常委张田欣、江西省委原常委赵智勇、青海省委原常委毛小兵3名副省级官员,虽均被开除党籍,但对公职的处分方式却不相同:张田欣和赵智勇是罕见的跳崖式降级,其中赵智勇从副省级连降七级至科员,张田欣连降四级,毛小兵则被开除公职。对毛小兵的案情通报中,还出现了“与他人通奸...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以其匿名性、表达自由性和传播广泛性在问责领域树起了一面独特的旗帜,受到广大网民的热烈追捧。网络问责作为一种新兴的问责方式,是对传统行政问责制的重要补充。它有利于公民行使对政府及其官员的批评监督权,有效遏制腐败,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增强。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公民参与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因此要理性看待、因势利导,积极加以规范和完善,使网络问责朝着正常化方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校开除学籍处分纠纷是一个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而这与高校校规设定开除学籍处分密切相关。通过观察和比较32所教育部直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校规中关于开除学籍处分的规定,发现校规之间在具体内容上差异较大,因此,提出高校校规设定开除学籍处分的权界问题。一方面,高校享有通过制定校规设定开除学籍处分的权力;另一方面,这一权力是有界限的,主要受到合理行政原则的限制。为此,从实体和程序方面提出了对高校设定开除学籍处分权的规制路径,促进依法治校工作的深化,推进高等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府在2003年非典危机中启动的问责制,已从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走向了制度化的轨道。“可问责政府”的理念在中国的行政改革中得到全面推行。问责制一方面彰显着广泛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推行过程中某些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情况,这使得对于规范我国官员问责的执行过程成为必要。特别是基本原则的研究对于我国官员问责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关于基本原则涉及的具体内容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提出了责任法定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和民主参与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