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顿的动物小说有很多本,这段时间我读的是他写的《狼》。这篇小说写了四个故事,分别是《宾果》《春田狐》《狼王洛波》和《破耳兔的一家》,内容生动有趣,让我爱不释手,且受到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读中理解读中领悟──《狼和小羊》学法指导设计童理君(吉安地区教研室)一、教材分析义务教育五年制第三册《良和小羊》是一篇寓意深刻的传统教材。文章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描述了凶狠的琅找借口吃掉小羊的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对待像狼一样的坏人,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相似文献   

3.
《长城》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的课文。这篇看图学文由两幅长城插图和一篇短文组成,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让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采取“读读、做做、说说、写写”的教法,进行综合性教学,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一、读《长城》,培养搜集信息能力读,是阅读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课堂上,我让学生图文对照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但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只要学生掌握课本知…  相似文献   

4.
《狼和小羊》教学谈山西薛艳婷耿瑞芳《狼和小羊》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狼故意找碴儿要吃小羊。说明有些坏人做坏事总是要找借口的,好人对像狼一样凶恶的敌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课文抓住了狼的凶残和小羊的善良的特点,生动地进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达了对...  相似文献   

5.
对现实生存状态的关注,对生存问题的终极思考使《怀念狼》超越了故事层面而具有深刻的内涵。这篇小说展示了三种不同的生存意识,即相生相克、天人合一和“替天行道”。与此相应的三种生存方式都没有改变狼灭亡的命运,《怀念狼》在叙述神秘离奇的故事中完成了对生存悖论的形象揭示。  相似文献   

6.
《会摇尾巴的狼》这篇课文讲的是一只掉在陷阱里的狼,哀求老山羊救它,但老山羊没有上当受骗,凭着自己锐利的目光和清醒的头脑,认出它是一只凶恶的狼。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所选的《狼》一文,实际上是清代文言短篇小说巨擘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其中第一则写的是屠户为狼所迫,把肉吊在树上,狼为食肉而被钩住吊死,屠户所获颇丰的故事;第三则写屠户被狼困在一个席棚内,狼将爪子伸进去,结果被屠户割破皮肉、吹气胀死的故事。本文写屠户与狼斗智斗勇,以刀先劈前狼之首,后断打洞狼之股,从而将两狼击毙的故事。文章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揭露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并预示了狼的必然下场。  相似文献   

8.
创设情境寓教于乐──《会摇尾巴的狼》教学札记来安县施官中心小学朱亚东《会摇尾巴的狼》是一则文质兼美的寓言故事。课文讲的是一只掉到陷饼里的狼想欺骗老山羊,让其救它,而老山羊没有上当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像狼一样的坏人,我们要善于识破他,不要被他的...  相似文献   

9.
[创意说明]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所选的《狼》一文,实际上是清代文言短篇小说巨擘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其中第一则写的是屠户为狼所迫,把肉吊在树上,狼为食肉而被钩住吊死,屠户所获颇丰的故事;第三则写屠户被狼困在一个席棚内,狼将爪子伸进去,结果被屠户割破皮肉、吹气胀死的故事。本文写屠户与狼斗智斗勇,以刀先劈前狼之首,后断打洞狼之股,从而将两狼击毙的故事。文章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揭露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并预示了狼的必然下场。  相似文献   

10.
谢宗玉 《成长》2007,(2):3-94
习惯睡前读书。习惯躺着读书。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终于被我在这种温暖的时段、以这样慵懒的姿态读完了。《第二性》本是一本社会哲学书,但我从一开始就把它当作一本小说读了,就像读《红楼梦》一样。与《红楼梦》相同的是,《第二性》也给读者营造了一个虚拟的“大观园”,里面形形色色的女性的才情、个性、感恩、经历等方面与《红楼梦》里的女人并无二致,只是更显直接,深入,动人心魂。她们不像《红楼梦》里的女性那样有名有姓,她们闯入我的视野就像一个梦境,也像陌生街头那些柔美而神秘的笑容,更让我感叹万端,凭借想象,她们花雨般的心思和言行全都在我心灵的某处嫁接成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伊索寓言》是苏教版第九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篇课文共由《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三篇寓言组成。我在教学《牧童和狼》这则故事时收获最大。《牧童和狼》是一篇经典的寓言故事,可以说是一代又一代人在讲着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可谓妇孺皆  相似文献   

12.
写给狼的信     
12月9日晴狼先生:你好!在大众的眼睛里,你是罪恶的化身,中国的“大灰狼”,再将上西方的《小红帽》,活脱脱地在人们心中刻画出一个罪恶的形象。然而自从我读了《狼和鹿的故事》后,我才知道:你并不完全像人们所想的那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周晓芸 《云南教育》2001,(17):34-35
一、教材   1.教材内容。《狼和小羊》是一则寓言,讲狼为了吃小羊三次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反驳狼的故事。课文一共有 6个自然段,第 1自然讲小羊先来到小溪边,狼在上游,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地点。第 2~ 6自然段讲狼想吃小羊故意找碴儿,而善良的小羊温和地和它讲道理,驳倒了狼,但凶残的狼根本不听小羊的申辩,最后凶残地往小羊身上扑去。这个故事说明了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特点,教学本文可从字词句训练、阅读训练、朗读训练三个方面入手,确定本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会摇尾巴的狼》是一篇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课文采用活泼有趣的对话形式,把凶恶狡猾的狼和遇事沉着、做事稳重的老山羊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并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紧张惊险的故事。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我们可以设计以读为本的课堂教学思路,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内容,体会感情。明白道理。  相似文献   

15.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主人公长妈妈,是鲁迅儿童时代的保姆,也是鲁迅最早接触到的一位农村劳动妇女,鲁迅上学以前的整个幼儿时期都和她一起度过。《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病后杂谈之余--关于"舒愤懑"》等散文中曾多次提到长妈妈给鲁迅讲"美女蛇""长毛""花绿头"等故事。鲁迅没有专门写过自己的母亲,却写了这篇怀念保姆的文章,可见长妈妈对鲁迅幼小的心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读着蒲松龄的《狼》,你是不是只觉得屠夫机智勇敢?其实换个角度来读,你会发现狼是很聪明的。毫无疑问,狼是本文的主人公,文章用了大量篇幅描写狼,将狼的智慧描写得淋漓尽致,不少读者却被作者文末的议论迷惑住了,狼成了被谴责的对象。其实教材中的《狼》是节选,文末的议论也只是就这一件事的议论。文中三则故事,都是狼和屠夫斗争的故事,故事的结局都是以屠夫的胜利而告终。但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不能因为三个故事都是屠夫胜利,就归纳出:“人是一定能战胜狼的,因为人有狼不具备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倍速学习法·七年级语文下册》),细读全文,这个结论是值得怀疑的。如果单看节选文段末的议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似乎蒲松龄先生也是这个意思。其实狼(三则)文末,作者还有一段议论:“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也可用也。”意思是说,若不是屠夫,谁能想出这样的计谋呢?这三件事情都发生在屠夫身上;那么屠夫的残忍,用到杀狼上也是可以的。作者蒲松龄想表达的真实意思,能战胜狼的,也只能是这些残忍的屠夫,其他人未必能战胜。大千世界的人并不都是屠夫,残忍的屠夫也不能作为人的代表。所以说人是一定能战胜狼的,未免有点儿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17.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非常著名的《狼和小羊》的故事。从前,一只狼在溪流上游喝水,看到一只小羊在下游喝水。“那是我的晚餐,”狼想,“我要找一个借口吃掉他。”于是,他恶狠狠地对小羊说:“你怎么敢弄脏了我的水?”“我没有,”小羊回答说,“我在下游喝水,怎么会弄脏你喝的水呢?”“那么,”狼见此计不成,  相似文献   

18.
对于狼,我一直是心怀恐惧的,尽管自己从没亲眼见过狼。因为从小到大,听多了有关狼的凶狠、残忍的故事。可读了这篇《我是狼》,突然发现我们人类像极了那只狼,不由生出几多同情和肃敬。狼是没有家的,它一生都在流浪中渴望找到那属于自己的、温暖舒适甚至漂亮幸福的家,然后在家里“恣意的长啸、温柔的嬉闹、欢畅的  相似文献   

19.
《怀念狼》虚拟了一个有关商州狼的灭绝和人的衰颓的故事,这一虚构中着重展示的一段旅程及旅程中所涉及的人物莫不与《西游记》存在着诸多相似和内在关联,在互性解读中,我们可以对两部小说各自的意义有更深刻的解决悟。  相似文献   

20.
第五册《会摇尾巴的狼》是一篇寓言故事。课文叙述一只掉进陷井里的恶狼采取各种手段欺骗老山羊,想要老山羊搭救它。老山羊一次又一次识破了狼的伪装,没有上当受骗。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坏人无论怎样伪装也掩盖不了其凶恶的本质,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善于观察分析,就能识破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