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的诚信观是道德诚信,西方的诚信更多的是法律诚信。这种差异根源于不同民族的不同的谋生方式。而道德诚信与法律诚信是相辅相成的。道德诚信依靠法律诚信的外在支持,法律诚信需要道德诚信的内化吸收。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重塑人们对道德诚信和法律诚信的敬畏之情。  相似文献   

2.
道德与法律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法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最有争议的问题。道德与法律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且道德对法律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体现在司法过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道德都符合法律的规定,所以我们应该对司法过程中的道德因素进行合理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道德与法律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法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最有争议的问题。道德与法律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且道德对法律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体现在司法过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道德都符合法律的规定,所以我们应该对司法过程中的道德因素进行合理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正> 一 会计道德与会计法不可或缺 我们常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但法制不是万能的,法律只能是规定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秩序,有许多领域法律是触及不到的,需要有职业道德建设来调节。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相辅相成、互为联系。道德建设需要法制建设来支持,法制建设同样需要道德建设为其创造条件。一方面,法律给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后盾和支持,法律越完善,道德建设就越有保障。另一方面,道德是法律的得力助手,为法律的进一步贯彻实施辅平道路,扫清障  相似文献   

5.
自然法理论和法律实证主义是法哲学界长期对立并且影响都十分广泛的两种理论,双方主要分歧在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方面。自然法理论坚持法律与道德的内在联系,视法律的道德性为其有效性的前提;法律实证主义则在法律与道德之间划出一道截然分明的界线,法律实证主义者并非轻视道德,而是不像自然法理论那样把法律的有效性建立在道德性的基础之上。然而这两种理论晚近的发展却向我们表明了其分别与对方的理论相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 社会主义法制与道德的关系,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如何贯彻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这是现实向我们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有人认为:“现代化要靠法制,而道德对治国的价值不大。”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诚然,我们不能片面夸大道德的作用而贬低法律的作用,或者抹煞道德与法律的区别,用道德建设代替法制建  相似文献   

7.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法学研究和法治研究中无法回避的一个基本问题。法学界对法律道德关系的研究现状表明,传统的法律道德关系研究模式存在着极大的缺陷,要想全面了解法律道德关系问题,我们应该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从本体意义、规范层面与实践领域三个不同的层面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传统分析法理学主要关涉到两个基本命题:第一是法的本质是什么;第二是法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而法理学经久不衰的问题之一是法律和道德之间是否具有直接的关系。坚信法律与道德之间没有直接联系的这些人,我们一般称之为“法律实证主义”;而坚持认为法律与道德具有直接的联系的这些人,我们通常标示为“自然法学家”。在法律理论上的“自然法”,按其发展路径理解它的意涵为:(1)有某种客观的道德真理;(2)这些道德真理至少部分地构成了法律作为真理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
道德与法律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当前必须正确发挥法律和道德在调控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努力使道德建设法制化,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有序、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与法律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大基本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的最底线是合法,道德要求的首要要素是守法。从实质上说,道德和法律拥有人们追求的共同价值理想和目标,它们起作用的最终途径和方法是相近的。我们要按照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内在统一性的要求,搞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1.
道德的法律化是法治的基础,法律的道德化是法治的内涵。道德的法律化是人类的道德思想、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铸为法律的过程,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法律的本质,从而为法治的构成建构了基石;法律的道德化是法律转化为更高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义务的过程,是法律得以被主体普遍遵守的必然体现。因此,法律的道德化和道德的法律化是法治得以成立的不可缺少的两个阶段,也是人类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自然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2.
法治国家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组织结构模式,道德与法律作为法治国家中一硬一软的两个维度,共同组成了法治国家的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社会治理模式。从法治国家的内涵上看,它包含着正向的价值目标和伦理追求,法治国家不仅追求道德价值,与道德紧密相连,而且,道德在法治国家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体现在法不离德、德亦补法和人需有德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道德法律化必然遭遇困境吗?——与戴茂堂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茂堂教授《论道德法律化之误》一文从执法、司法的语境论证道德法律化的困境存在着语境错误问题,没有洞察出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揭示出中国古代道德法律化弊端的原因在于道德法律化的不当而非道德法律化本身。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体现在道德自身的非完满性需要法律规则补足。道德与法律在终极价值上契合,在内容上共享,在调整范围上重叠。  相似文献   

14.
韩非的德法观是建立在"人皆挟自为心"的人性论之上的,他对儒家的道德仁义和"德治"思想的批判、对道德概念的法家式改造,并不是为了否定道德自身,而是希望通过法治实现理想的道德境界。韩非德法观发展的结果是以法为主、法术势相结合的统治理念的提出,其"德""法"观对后来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并对当代中国治国方略的抉择多有鉴借。  相似文献   

15.
随着"小悦悦事件"的披露,由此引发的法律与道德的讨论在我们的视线中久久难以消褪。因此,厘清社会规范调控体系中的法律与道德的界限,并基于法律与道德调控范围交叉而产生的见危不助规制进行道德反思和法律审视,以此试图借助法律的手段从见危不助的反向切入,即探求对见义勇为者的物质利益进行保障从而达到规制见危不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法律与道德     
道德与法律历来是法理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埃德加·博登海默博士反对传统的关于道德与法律之间区别的简单划分 ,认为道德与法律既关注人们的思想 ,也关注人们的行为。道德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法律 ,要在司法领域中慎重的运用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法律意识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是诚信意识。诚信仅仅被看成是高于法律要求的道德领域独有的问题。重新界定诚信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势在必行。道德范畴的诚信同样是法律领域的重要原则。在思想道德领域抓好诚信意识教育的同时,必须在法律意识教育的内容框架中纳入诚信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8.
浅谈如何上好高职法律基础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基础课是高职学生必修的理论基础课,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根据高职教育的德育目标和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成才的实际需要,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法律意识,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法制观和道德观,选择正确的行为,走好人生之路。因此它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如何上好高职院校的法律基础课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环境法泛道德化现象由来已久,且有越演越烈之势,致使环境法逐渐偏离法的轨道。环境法表象虽然很繁荣,但其背后却隐藏着专业性不强的危机,法律味不浓是环境法突出的特点。现今的环境法正在逐渐演变为如何保护环境的道德呼吁,难以体现环境法中的法律因子,难以适应现代化的法治实践。走出环境法泛道德化的阴影,实现环境法“法”的回归是当代环境法学者们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In Defense of Moral Realism: Reply to Gabennesch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oral realism is pervasive in everyday life, and the more of it the better. The moral realism of everyday life is not childlike egocentric realism, in Piaget's sense, nor is it, as Gabennesch argues, an avoidable or deplorable form of opacity, reification, or ethnocentrism. The social order is part of the moral order, yet natural moral law extends beyond issues of harm, rights, and justice. Turiel is a cognitivist who restricts his conception of natural moral law to harm, rights, and justice. Gabennesch is an emotivist or conventionalist who has no concept of natural moral law at all. I share with Turiel his cognitivism but not his restricted conception of natural law. I share with Gabennesch his reading of the evidence for a pervasive moral realism of everyday life, but not his conventionalist interpretation of 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