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书名:<美国"蓝带学校"的品性教育--应对挑战的最佳实践> 作者:[美]玛多娜·墨菲 翻译:周玲珑张学文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相似文献   

2.
今天教育的重心由“学会生存”转向“学会关心”。学会关心作为21世纪新的教育哲学正在改变着学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改变着学校教育和教师教育行为的气质和性格。学校的使命就是用教育关怀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关心已成为教育的一种基本品性。它包含的深刻的哲学内涵,包括:  相似文献   

3.
<正>《情感教育论纲》(第3版)作者:朱小蔓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从"情感"之眼看教育,会看到教育过程中别样的风景,以"情感"之眼做教育,会整体优化教育活动,这是阅读朱小蔓教授《情感教育论纲》所获得的最大启示。  相似文献   

4.
论“关心”的教育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意义的关心具有特定的专业含义和哲学本性,只有从哲学高度赋予关心深刻的教育内涵,才能使关心真正成为教育的一种内在品性。  相似文献   

5.
美国“蓝带学校”采用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两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品性,表现出强调正面强化、全员参与、学生主动、多种模式等特征.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为我国的道德教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品性教育”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而当前“品性教育”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如何将“品性教育”落到实处,值得教育者更加深入研究。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小学围绕“品性教育”教育理念,以培养“人品高洁、学品聪慧、身品健美、行品优雅”的“四品”学子为育人目标,聚焦于“品性教育”的文化体系构建、德育体系构建、课程体系构建、魅力课堂构建、评价体系构建、家校社共育体系构建,基本形成较为成熟且能推广的“品性教育”范式,引领学校“品性教育”实施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质的研究为取向的教育叙事研究之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不容忽视,不过,这种意义的获取需要建立在对教育叙事研究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与一般认为教育叙事研究就是"教师讲自己的故事"不同,本文强调教育叙事研究的"研究"品性,并指出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基础上做有研究品性的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比较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挫折教育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对于儿童性格意志的锻炼和能力品格的培养,具有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人说:“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在个体的生  相似文献   

9.
《心灵长城——中华爱国主义传统》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在近期中宣部组织的“五个一工程”评选中,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心灵长城——中华爱国主义传统》一举获得“一本好书”奖,这是我省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该书由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任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  相似文献   

10.
一、论著类1.席文举:世界著名案例精选,重庆出版社,19882.吴俊卿:有效管理要诀与案例,中国审计出版社,19943.戚扬:案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4.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王俊民:案例分析方法与技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6.郑金洲:教育研究专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勒玉乐:案例教学原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二、论文类1.王希华:案例教学法探析,中小学教师培训,1994(1)2.嵇杭:浅谈案例教学,江苏高教,1995(4)3.高苏:案例教学法对传统教学法的挑战,机械职业教育,1999(1)4.倪卫红:浅论利于…  相似文献   

11.
书名:《教育漫话》作者:[英]约翰·洛克翻译:傅任敢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图书简介:约翰·洛克(JohnLock,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他在哲学上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论”,认为人的心灵如同一张白板,一切知识和观念都从经验中来。由此出发,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洛克使教育进一步摆脱了神学和古典主义的束缚,发展为世俗的、为现实生活服务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2.
田玉龙 《生活教育》2012,(20):48-49
"三生教育"就是指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素养,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实施"三生教育"可通过理念引领、学科渗透、活动展示、文化影响、科研深化、建立学者型教师队伍等方式展开。  相似文献   

13.
美国教师教育之“品性”标准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美国教师教育的标准可分为三个维度:知识、技能、品性。它与传统标准不同之处在于"品性"取代了原有的"态度"成为新的一维。"品性"标准的提出克服了教师道德教育忽视实际工作表现的缺点,把教师道德教育的理论标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品性的评价主要借助观察。"品性"标准最大问题在于缺乏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缺什么编著:朱永新等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3年4月开本:880×12301/32字数:212000字书号:ISBN7-81090-058-7/G·24定价:18.00元民办教育路何方编著:第二届21世纪教育论坛组委会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3年7月开本:880×12301/32书号:ISBN7-81090-075-7/G·32定价:20.00元基础教育再把脉编著:21世纪教育论坛组委会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2年11月开本:880×12301/32书号:ISBN7-81090-024-2/G·12定价:18.00元义务教育谁买单编著:贺春兰等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3年2月开本:880×12…  相似文献   

15.
论教育实践的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实践是教育的日常生活形式,是实践活动者经历的内心体验。“回到教育实践本身”是现象学研究教育实践的方法论原则,它不仅可以恢复教育实践本应有的复杂性、丰富性和生命性,而且可以明见教育实践的本质,体悟教育的实践性知识。藉以现象学直观,卓越的教育实践呈现出情境性、智慧性和反思性的品质。然而,附庸化、技术化和功利化的教育实践不仅遮蔽了教育实践的艺术品性,而且丢失了教育实践的人文意蕴,使教育实践走上了“祛魅”的历程。现象学教育学呼唤教育实践之人文精神的重新发现与回归。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提出将专业品性纳入教师教育标准,使得这一概念成为当代美国教师教育中倍受关注和争议的新元素,虽然至今尚无统一的专业品性定义,但是品性内涵突出教师专业道德,聚焦教师行为表现,获得了广泛的认可,美国教师教育理念由此刷新。  相似文献   

17.
道德教育或称品性教育正在成为人们头脑中的一件大事.一方面是因为它本身的重要性使然;但更重要的一面是因为学校道德教育不力造成的后果.这主要是指在年轻人中存在着不文明的、不负责任的、具有破坏性的种种行为,如不尊敬人、不诚实、责任感不强、暴力以及他们在工作中的不良的道德规范,而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缺乏良好的品性.当全世界都极关注这一严重问题时,美国“蓝带学校“的品性教育的成功实践吸引了众多目光.作为对文明社会中道德危机的回应,品性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美国发展最快的一项教育运动.……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提出将"专业品性"纳入教师教育标准,使得这一概念成为当代美国教师教育中倍受关注和争议的新元素,虽然至今尚无统一的专业品性定义,但是品性内涵突出教师专业道德,聚焦教师行为表现,获得了广泛的认可,美国教师教育理念由此刷新。  相似文献   

19.
教育政策与道德之间有着天然的、本位意义上不可分割的联系。教育政策欲发挥规范效力,必须基于一定的道德谱系之中,具备伦理上的正当性。在社会转型与多元利益冲突加剧的背景下,作为从更上位、更宽广、更基础层面对教育政策进行引领、规约和协调作用的道德品性愈来愈突显,具体表现在:教育政策与道德在发生学上具有同源性;教育政策须以伦理道德原则为价值导引;教育政策的终极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这种体现鲜明道德品性教育政策的具体表征形式为: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政策理念;恪守"正义性"的教育政策安排;遵循"公共性"的教育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20.
传统类父母的、无条件的,类神的博爱式教育爱的框定分割了人性。长期以来,教育爱施予主体的教师的人性两面性在研究时被加以规避。把教育爱进行奉献和给予的单向划分是有缺陷的。教育爱的框定应该是多维的。在教育爱的内在构成上,一直存在着利己和利他的双重品性。教育实践领域的诸多问题正是因为教育爱的内部失衡,在于教育爱双重性没有得到良好的调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