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这意味着语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育,而且肩负着提高学生德育、美育等重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文章结合语文教材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初中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意味着语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育,而且肩负提高学生德育、美育、人生观价值等的重任。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材谈谈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3.
吕敏 《华章》2007,(8):141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意味着语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育,而且肩负提高学生德育,美育等的重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本文结合语文教材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既教书又育人,实现智育与德育统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利用语文教材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亲人、尊重友谊;利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同时。也要利用多媒体的特殊功能来对语文教学进行辅助,达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不着痕迹的自然融合”。  相似文献   

5.
钱玉博 《考试周刊》2012,(21):27-28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意味着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育,而且肩负着提升学生德育的重任,有着净化中学生心灵,塑造美德的教化作用。我国许多教育家早就指出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教人做人",并且他们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传授知识能力与进行德育渗透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材特点和学科教学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雷卫炎 《基础教育研究》2011,(10):34+36-34,36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意味着语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育,而且肩负着提高学生德育、美育等的重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育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义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中职语文学科是智育与德育的完美统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的探索,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德育渗透,文道结合,德智统一。  相似文献   

8.
冯勇 《考试周刊》2014,(45):25-25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意味着语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育,而且肩负提高学生德育、美育、人生观价值的重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具有思想性的基础工具学科 ,是智育与德育的统一。因语文教学既是严格教文的过程 ,也是寓德育于语言训练之中的过程 ,故在语文学科中实施德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来进行 ,通过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等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具有思想性的基础工具学科,是智育与德育的统一。因语文教学既是严格教文的过程,也是寓德育于语言训练之中的过程,故在语文学科中实施德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来进行,通过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徐果洪 《成才之路》2012,(14):11-11
正教育应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生活夯实基础,为了学生的成才和可持续发展是教育的宗旨。新课程体系下,语文学科因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决定着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的契机有很多。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品德的熏陶,实现智德双赢。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中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它是众多学科中最利于德育渗透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历来有“文以载道”、“文道并重”的传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本文就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美德对当代学生的成长意义做了一点简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系统工程,语文教学是整体育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修改后的小语大纲体现了工具性与思想性、知识性与教育性的统一。语文学科应根据自己的性质,任务与特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挥全面育人的作用。现行语文教材的编排,是以知识为主体组成的教材体系,教育内容却是零散的没有形成体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智育与德育及其他各育的形成过程不是统一的。教学中学生掌握了一种知识和技能,未必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性质,这就意味着语文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智育,而且肩负着德育的重任。因此,努力探究、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学生的灵魂就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那么,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具体、灵活、有效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呢?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中德育的随机性和多样性杨伯勤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就是语文学科中智育与德育的关系。教育学、心理学都已经证明,任何一项智育目标最后都要通向一定的德育目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字要规规距距的写,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  相似文献   

17.
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既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达到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德育的实施重在渗透,既不能将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也不能让德育与语文脱节,成为“两张皮”。教师应该以教材为依托,要寻找德育的最佳切入点,将文章之情、学生之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思想深处产生共鸣,得到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解决好德育的摆位问题,是当前教学改革中急需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仅就语文学科的德育目标,教学过程中德育的特点以及德育与智育的结合问题作一点粗浅的探析。一、认真解决语文学科的德育目标语文学科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强有力的阵地,也是德育因素最丰富的基础工具学科。语文教学目标应是思想性和科学性、知识性与教育性的统一。语文学科根据自己的性质、任务和特点,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担负着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五爱”教育为核心的主要任务。一个时  相似文献   

19.
由于语文学科独特的学科特征及语文文道统一教学原则,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语文素质,更要培养学生品德。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技校学生特征和语文学科特点,深入挖掘教材中德育因素,有意识进行德育渗透,起到"和风潜入"的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意味着语文不仅要培养学主的智育,而且肩负提高学生德育、美育等的重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据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语文课所蕴含的丰富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