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中国古代,"陛"字最早是指宫殿的台阶。因为古代只有王或者诸侯有资格建造台榭作为自己的居所,久而久之,"陛"就特指帝王宫殿的台阶。汉代蔡邕在《独断》中,曾对为何将帝王称为"陛下",做过详细说明:"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也就是说,之所以称皇帝为"陛下",缘于臣子有事启奏皇帝时,为了体现尊敬之意,不敢直呼帝王,只是说"在台阶下的人进行禀告"。对皇帝上书,也用这一称呼。  相似文献   

2.
为弄清"习大大"中"大大"的确切含义,通过对全国42个方言点的称谓词的考查,找出"大大"一系列词在各地的词形7种,分布于哈尔滨、乌鲁木齐、忻州等北方和东南沿海的13个方言点,指称对象有父亲、伯父、伯母、叔父、姑母等5个。进一步分析"大大"的指称对象,认为方言中的"大大"一词多指伯父。因此"习大大"之"大大"是对比自己父母大的男性长辈的尊称,相当于"伯父",并且带有对长辈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3.
在秦朝之前"玺"和"印"是同义词,都是指印信、图章,没有尊卑的差别。秦朝以后,皇帝的印信专称"玺",臣民的印信、图章通称"印"。"秦印"和"秦玺",就战国时期来说所指称的内容是相同的,是同义词。就秦朝以后来说,"秦印"和"秦玺"的词义都缩小了,"秦玺"由通称变成了特称,专指皇帝的印章,"秦印"指称皇帝印章以外的印章,"秦印"和"秦玺"变成了在词义上互补的两个概念,成为类义词。  相似文献   

4.
论“虫”     
在中国古代,"虫"最初是指"蛇",后来慢慢扩大指称范围,"鸟、兽、鱼、人"等一切动物都可以称为"虫"。现在,"虫"一般是指"昆虫",指称范围又缩小了。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从"虫"的字形、宗教信仰和哲理的角度,对古人称万物为"虫"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5.
[剧情梗概] 上阳郡主王儇出身名门望族,体内流淌着皇室血脉,容貌倾国倾城,才情卓越出众,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谁料自笄礼开始,王儇就被卷入命运的洪涛中,昔日宠爱她的丞相父亲、皇帝舅舅、皇后姑母等人皆是命运洪涛的幕后助推手.王儇被迫放弃青梅竹马,嫁于手握重兵的豫章王萧綦.王儇与萧綦在患难中相知相爱,二人伉俪情深、生死相伴.而王儇见证至亲至爱之人为皇权走火入魔后,决心坚守"心怀天下"的初衷,与萧綦共同守护家国百姓.  相似文献   

6.
"老爷子"是对尚在的长辈老人昵称,受到两个规则的支配:①指称长辈的亲属词后加"一子",所指发生较大的变化;"爷子"不再指爷爷,而指年龄较大的人;②指称长辈的亲属词前加"老一",用于年岁较大的亲属,表示尊重,爸爸的同辈,爷爷的同辈,老爷爷的同辈都可以用这个词称呼,对于年长的非亲属男性,也可以称"老爷子",以示昵称。  相似文献   

7.
蒙元史料多有记载,称西夏统治者为"李王".所谓西夏"李王",其实皆"孛王"之误."孛王"为"不儿罕"之异写,乃西夏皇帝自称,借自回鹘语"佛"字.因为"孛王"一词不大好理解,加以孛、李二字形近,元人遂以西夏统治者曾经接受唐赐姓李为由,把"孛王"臆改为"李王",并逐渐得到后世认可,谬传至今.  相似文献   

8.
通过以语用功能导向的分析思路,首先立足于语言的基本功能,结合篇章语境分析N的V短语的形成机制,即"指称化",从回指、下指和推导这三个维度对指称化进行了观察和说明。以此为基础,探讨了N的V短语由指称化形成机制所决定的信息性质是如何影响它的语体特征的——语体适应性和篇章命名功能的具体表现,并分析了实际话语表达中N的V短语用于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网络雷词“伪娘”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娘"源于日本,由于网络新媒介的产生,于2010年传入中国。"伪"字义项在古代有中性与贬义之分,后来作为纯贬义词应用于当代。"娘"字内涵由指称"少女",最后取代"孃"字,指称"母亲",由单纯的称谓词发展为贬义色彩词,这些都是由社会习俗的发展演变造成的。"伪娘"一词在中日两国的理解也不同。在中国,"伪娘"的意思在当前文化背景下主要表现为"没有阳刚之气的男子",而在日本,"伪娘"指"长相俊美,具有女性外在特征的男子",没有任何贬义的存在。这些差异是由两国思维方式、词素意义、词彩以及理解角度等方面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0".引论疑问代词,就是表示疑问意义的代词,如"谁"往往询问特定的人。但在特定语境下,即与某些词共现时,"谁"的指称范围发生变化,不再表示疑问,而表示任指、某指(包括"统指"和"特指")和虚指。1.任指用法"谁"表任指,相当于"任何人、每个人",一般出现在以下格式中。1.1"无论(不管/不论)……(都/  相似文献   

11.
樊莉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10(5):61-63,72
疑问代词"什么"在现代汉语感叹句中的指称用法有:表任指、指称未知或不确知、指称不能确指或无须确指的、指称确知或说话双方都明白的、指称确知或说话双方都明白的等。研究表明,"什么"在感叹句中表指称的用法在陈述句、祈使句中也很多见,因而不是"什么"在感叹句中的独特用法。但有些句式却是感叹句专有的,比如"少跟我X"式、位于句首时的"什么+N"式和"什么+VP"式。出现在这些句式中的"什么"可以看作是感叹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课外阅读》2014,(10):32+37
<正>"孤寡"在现在的语义中,指的是无儿无女无依无靠的老人。然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这两个词加上"朕"却是最高统治者皇帝的自称。戏曲曲艺类文艺作品或传奇小说中常有所谓皇帝"称孤道寡",这其实是错误的,只有先秦的诸侯以及后来的一些诸侯王或割据一方的军阀才自称"孤"或者"寡人",真正意义上的皇帝是不大会自降身份"称孤道寡"的。  相似文献   

13.
无忧 《初中生》2013,(19):15
明朝的万历皇帝曾创造了中国皇帝中一个有趣的纪录——连续28年不上朝。但是,这位"宅男皇帝"当政,却不是一事无成的。这期间的战争,无论对内还是对外,均获全胜。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就是在这一期间发生的。"万历三大征",指在西北、东北、西南边陲几乎同时开展的三次军事行动:平定哱拜叛乱、援朝战争和平定杨应龙叛变。瞿  相似文献   

14.
张其昀 《中国语文》2015,(2):150-152
扬州方言中,有一个"说的"[so~5·ti],它形式上是由动词"说"加上助词"的"构成的,但它不属通常所说的"的"字短语,而是含有违实(counterfactual)意向的凝固结构。"违实",是指所"说"内容虚假、荒诞、不可信(当然这都是为指称者所主观认定的,客观上未必然)。"凝固",是说它表示一个整体意义,不能按字为解。凝固结构"说的"之语法功能就相当于动词"说",所"说"的内容,即指称者所指称的违实  相似文献   

15.
“和氏之壁”和“完璧归赵”的故事耳熟能详,但这块“和氏之璧”现在在哪里呢?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蔺相如不辱使命,战胜奏王,璧玉归还赵国。几十年后,奏王赢政统一中国,和氏璧也归秦国所有。赢政称帝后,命宰相李斯将和氏璧磨制成皇帝的专印,并称之为”传国玺”,他希望这块璧能代代相传。楚汉相争肘,刘邦先入咸阳“王之”,秦王子婴交出了“传国玺”。汉朝建立后,刘邦称之为“汉传国玺”。西汉末年,王莽新政。当时的皇帝仅两岁,传国玺由王莽的姑母汉孝  相似文献   

16.
史籍中的"西蕃"除用于指称吐蕃外,更常用于指称西域的突厥语族群和印欧语族群.<元和郡县志·陇右道下·西州>"贞元七年没于西蕃"中的"西蕃"正指的是回鹘.<辞海>"西蕃"词条亦有漏释和误释.  相似文献   

17.
意义的指称论认为,语言的意义在于它们所指称的客观对象,但指称论仍然面临着各种问题,比如空词项存在问题、弗雷格"认知价值"困惑问题以及保全真值的等值替换问题,等等。关于"同一性"的探讨和意义指称理论息息相关,而基于"同一性替换"原则的弗雷格"认知价值"困惑更是引发了分析哲学家持久而激烈的讨论。对此精致的指称论代表弗雷格区分了指称和涵义,然而弗雷格从未说清涵义是什么,通过在弗雷格的精致指称论基础上提出专名的"一般性涵义"与"语境涵义",摹状词的"一般性用法"与"语境用法",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弗雷格的意义理论。  相似文献   

18.
流行词语"网红"主要指称"网络红人",也兼指在网络走红的事物。"网""红"的虚化和"网红"的词化为"网红"成词奠定了系联的基础。词语模作用下的语言类推是推动"网红"成词固化的内在机制。现代汉语双音音步韵律是"网红"形成的韵律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9.
该文在前人对现代汉语词缀"们"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并展开讨论了"们"最本质的语法意义--整体多数义,即"N们"表示的是由多数界限分明的个体组成的整体,此整体可在一定程度上分开,并以此为依据解释了"们"前不可计量和"们"后在一定条件下可计量的原因.全面地指出了"N们"在指称方面的特点:定指为主,类指(不定指)为辅;有指(指称性用法)为主,无指(归属性用法)为辅."N们"在指称上的特点"定指为主"和"有指为主"均是由"们"的语法意义--整体多数义决定的,即使是辅助性的类指也是由"们"的整体多数义决定的,而特殊的归属性用法中也反映了"们"的整体多数义.  相似文献   

20.
"名"是先秦诸子关于语言问题探讨的重要方面,但对其确切含义和分类较为混乱。文章将"名"与西方哲学较有代表性的苏格拉底关于"概念"的思想进行比较,指出"名"不同于"概念",而应当是用来指称对象的"名称"。从"名"指称的对象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指物之名"和"喻道之名",分别指称形而下的物和形而上的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