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美国康奈尔大学构建的以“研究生领域”为核心、特色鲜明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实施主修和辅修学科相结合的制度、建设交叉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以及组建导师特别委员会等有效措施,建立了完备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认为我国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应该借鉴康奈尔大学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敢于打破体制障碍和学科壁垒,推进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机构建设,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机制,建立面向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组建交叉学科导师团队,探索出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有效路径,为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多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围绕“双一流”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践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念,依托河海大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双一流”建设学科,通过构建交叉学科协同的研究生培养创新平台、建立交叉学科导师组联合培养方式、构建多维交叉的创新人才培养共同体以及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机制,在保持和发扬传统办学优势和育人特色的同时,积极探索“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促进研究生创新教育体系的完善,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吕奕静 《高教论坛》2022,(10):123-127
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根本,也是促进人才质量不断提升的育人顶层设计。通过对英国牛津大学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分析,发现其呈现出国际导向、科研驱动的特征,具体包括其招生制度以学术研究为基础,培养目标以服务世界教育为核心,课程模式以多元教育研究为导向,教育形式以学习者为主体。借鉴牛津大学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经验,我国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构建有针对性、国际化的入学申请制,制定具体的、职业导向的培养目标,建立系统的、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模式,转向灵活化、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是我国一种新型研究生教育方式,其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今后国家研究生教育的重点。本文归纳总结了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提出了对上述问题的一些思考,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专业问题研究能力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从业能力的基础,相关的培养工作应纳入专业课程教学和见习、实习.突破培养瓶颈的建议:1)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须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历教育相衔接;2)专业文献阅读和案例分析须突出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重视对过程的解析,以团队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3)通过训练课程与学生见习活动的双向互动,培养学生调研、观察、记录、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4)建立研究生导师和任课教师岗前培训、资格认证和定期培训制度,对教师的海内外汉语教学经验提出硬性要求;5)面向汉语国际教育从业实践需要,规划好与课程教学、见习实习相适应的“MTCSOL研究生专业课题指南”,为培养学生的专业问题研究能力提供完整的参考框架;6)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档案袋评价体系,确保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问题研究能力的培养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论文还对课程教学、见习实习和档案袋评价体系的实施方案做出了论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对美国大学计算机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必修和选修课程设置及课堂实施过程进行分析,并以河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为例,介绍我国应用型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对比中美计算机研究生教育特点,提出我国计算机研究生教育应该在交叉学科协同培养模式下,增加跨专业选修课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这将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及应用能力,提高我国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交叉型复合人才需求的增大使得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成为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的一个趋势。因此,高校对人才尤其是高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是以交叉学科的一个分支——工业工程为例,对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及其评价体系进行研究。通过对工业工程毕业生就业岗位及企业对工业工程人才能力需求的调研,总结出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工业工程研究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并通过对国内典型高校工业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调研及分析,总结出最适合工业工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并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工业工程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工业工程学科的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在对交叉学科团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组建交叉学科团队、重塑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和完善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导向的研究生团队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改革,提出了提升交叉学科团队中研究生创新能力“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并将该模式在中原工学院低维量子物理与材料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中进行了实践。实践效果表明,“四位一体”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简述国内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情况及存在问题,以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从构建多层次分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实践体系、课程设置、实践平台建设、双导师模式、专业实践过程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促进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研究生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强的现状,探索了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与多种途径,包括建立高水平研究生指导小组,建立以项目和问题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重视文献数据库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加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注重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和前沿领域的研究生培养,建立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同时也探讨了可激发研究生创新潜能的创新研究评价、资助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实践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当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实践教学效果更直接影响着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思维的视角,把计算思维、工程思维、设计思维引入到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构建了以计算思维培养为基础,以工程思维培养为核心,以设计思维培养为目标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以计算思维为导向,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利用计算机知识建立模型,并设计算法进行求解的能力;以工程思维为导向,训练学生系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以设计思维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实践证明,融入多元思维后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博士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起步比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在培养质量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作根本工作实践,分析了博士生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立其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内容,以推进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从而达到培养一流高层次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大前沿领域的科研成果主要得益于交叉学科的发展,调整研究生培养模式及知识结构体系,以获得良性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互动效应,是我国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阐述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主体、活动、内容、条件、质量评价这五个不同的维度对研究生教育体系及培养理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这五个维度对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改革分别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教学提供参考,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生提供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为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以科研能力培养为导向,从教学内容的优化配置、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对研究生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以期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国工程类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提升和研究生数量的增加,如何继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已成为各个培养单位面对的问题之一。本文从交叉学科培养工程专业研究生和平台建设的角度出发,以材料加工工程和流体机械及工程两个二级学科的研究生联合培养为例,以能力培养与选题过程为重点,阐述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思路与作法。  相似文献   

17.
依托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和校内外实践基地,通过对专业竞赛课程体系,专业指导、评审体系改革,校内、校外实践基地,校企联合培养的完善与改革,建立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依托本学科和交叉学科资源共享,通过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建设,学科交叉导师团队组建,学科交叉科研项目与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建设,学科交叉学术汇报、讲座、交流会设计等改革,建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术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对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学位硕士的全面改革,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工业工程专业研究生对工业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从工业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从研究生选拔、培养机制、毕业考核等方面对中日两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了比较,特别从需求会、项目制定、经费支持和考核机制4个方面分析了校企产学研培养模式在中日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差异,并从建立选拔体系、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校企联合多元化管理和加强研究生导师质量4个方面提出了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建议,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为我国的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随着研究生扩招浪潮的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科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设计是提高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条件,而体系设计过程应密切联系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特征和教学实践。评估体系可分为导师因素、研究生因素、学科因素、管理体制因素等四个要素。双因子分析可以对评估体系的可靠性和现实性提供实证检验,同时揭示了我国研究生培育过程中的若干现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校研究生扩招后研究生就业不如本科生的窘境、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滑、研究生教育质量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引发了全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关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培养研究生的经验,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新型课程体系;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实现协同交叉型教学;改变单一的评价标准,构建多样化考核体系是解决研究生教育中存在问题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