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是我党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基础上做出的科学论断,是在我国社会发展新的时期提出的重大治国方略,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它对步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治国方略,它的提出也引出了一个问题:“以德治国”与传统“德治”的关系。“德治”是中国封建国家的治国思想核心,“以德治国”是当今的治国方略,它们都适应当代的发展要求。在内容、方法和治理手段上,有着相同的地方,也有着许多不同。我们不能把它们等同起来,也不能完全对立,要以说“以德治国”是传统的“德治”的批判与继承。  相似文献   

3.
治国是做为一种技术而被中外古代思想家所重视与研究。治国思想是一种治国技艺的系统总结的化形态。儒家的“治国思想”与柏拉图的“治国思想”是不太相同的。集中表现在儒家强调“人治”,柏拉图崇尚“法治。”中国儒家在治国,君权问题的思维上,神化王权,缺少辩证,有些僵化,陷入形而上学唯心论泥坑。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既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要求.也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三个代表”是依祛治国的保证,依法治国是实现“三个代表”的具体治国方略。实施依法治国和坚持“三个代表”是我们治国之本,立党之本,两者有着内在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从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为重点的治国方略到邓小平以法律制度为重点的治国方略,再到江泽民“德治”与“法治”并举的治国方略,在认识逻辑上正好完成了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近来在一些重要场合谈及治国方略时,多次将“德治”放置在与“法治”同等重要的高度。这是对党的十五大“依法治国”方略的充实和完善,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本文在对德治的内涵及特征进行诠释的基础上,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施“德治”在理论和实践都经得起检验。文章进一步认为,治国应先治官,治官必须以德,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完成历史使命的需要,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一个新的治国思想。这一思想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扬弃中国传统“德治”思想,总结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法治”历程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并把它提到了同“依法治国”同样的高度,成为新时期我国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思想的提出,必将有利于加强和改善政党的建设,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有序地进行,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全面发展。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治国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德治国”成为今天的治国方略,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把握“德”与促进“德”,笔仅就历史教育谈了自己的观点,强调抓好历史教育,促进民族道德素质提高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法律和道德,是性质不同的两上范畴,其社会地位和功能也不同,但二在对社会和国家进行的过程中,又是相互结合、相辅相成的。法治和德治并举法国方略的提出,是巩固和发展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是邓小平“两手抓”治国思想的继续和发展。以德治国批判地继承了中华优秀德治传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治国举措。  相似文献   

10.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由此衍生出“仁政爱民”的治国思想,主张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教师可以把文言文中儒家治国思想的散珠碎玉串连起来,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认识,思考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作出的"以德治国"决策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体现,它包含着对我国德治传统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它强调了行政伦理建设的关键作用以及与"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分析和探讨法治与道德各自的特性及其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内在联系。从而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既需要法治的“硬”约束,更离不开道德的“软”实力的调节。只有把这种“刀”与“菊”的各自优势相结合,才能建立一个既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又具“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以德治国”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 ,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 ,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德治是对法治的补充和对精神文明重要地位的重新认识与把握 ;同时 ,也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承我国优良传统文化和加强“官德”建设的需要。在德治实践中正确处理好“德治”与“人治”、“法治”与“德治”、“治官”与“治民”的关系 ,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德治”在治国安邦中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道德与法律在行为逻辑、运行机制、作用效果、优劣特点等方面的显著不同,决定了只有使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治国方略才能取得更好的治国效果.但我国道德领域存在的道德"下滑"现象和道德评价失范、价值取向混乱、非道德主义泛滥、道德认知与行为的分离等问题,决定了在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治国方略时,必须进一步加强国民道德教育,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坚持以德治法,以德治吏,以德化民.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以德治国”理论具有鲜明的思维特色,主要表现为:针对现实是其思维的切入点,德法兼治是其思维辩证性的集中体现,理论创新是其思维的新视。深入学习和理解“以德治国”思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德治国”是继“依法治国”之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又一重要治国方略,是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批判地继承了中华民族数千年 的德治传统,并不断总结自改革开放以来治国经验而发展形成的新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尊重社会公德”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对于推进我们当前的“以德治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它有利于全社会正确估量道德的社会作用,重视并加强全社会的道德建设,从而处理好“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2)它有利于在“以德治国”中调整社会关系特别是调整社会的物质利益关系;(3)它有利于在“以德治国”中加强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和塑造,有利于改善党风和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8.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有其深远的文化根基,是对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合理概括和理论提升。分析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可以探寻出"以德治国"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诚信品德养成中的自律与他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诚信属于道德的范畴,也属于法律的范畴。因此,在高等院校,要使大学生把诚实守信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理念和准则,不但要加强诚信的道德教育,也要加强诚信的法制教育;不但要通过道德的“自律”提倡诚信,也要通过法律的“他律”规范诚信,从而使大学生认识到诚信不但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法律要求,是人之为人的道德底线,要在道德和法律的规范中不断提高其人格素养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对于“法治”,不同的解读,却有着大相径庭的含义。从人类历史上看,存在过两种不同的“法治”:一是以法治国的“法治”,二是依法治国的“法治”。即便是依法治国的“法治”,仍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权力为本位,另一种是以权利为本位。以权利为本位的“依法治国”应当成为我们追求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