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汤姆·索娅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情节结构安排,背景描写,人物刻画,尤其是主题思想的深化方面的比较入手,论述马克·吐温的创作与思想的发展与成熟。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是现实主义,《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正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这一时期现实主义色彩较浓的名篇。文章在介绍现实主义的背景下从种族歧视、对自由追求的时代性以及作品展现的作者的人生经历这三个方面探讨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体现的现实主义,并对马克·吐温批判美国社会的原因做简单交代。  相似文献   

3.
高尔基——童工、厨工、面包房工人、码头苦力、铁路职员。(前苏联作家,作表作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马克·吐温——印刷厂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内华达州的金矿工人。(美国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相似文献   

4.
高尔基——童工、厨工、面包房工人、码头苦力、铁路职员。(前苏联作家,作表作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马克·吐温——印刷厂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内华达州的金矿工人。(美国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相似文献   

5.
幽默的艺术     
本期“精彩一瞬”栏目的内容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作家,本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斯。他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贫穷的乡村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最终使他名扬天下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幽默文学。他的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1884)在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汤姆·索亚历险记》说的是汤姆和其他孩子因为校长对待他们太严…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是人生的叛逆期,少年哈克的反叛性格是《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这部作品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对美国的文化礼仪、教育体系、奴隶制度等各个方面的不满与反叛。  相似文献   

7.
赵静 《英语学习》2023,(3):68-72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通过一个未成年人的旅途成长经历探讨成长的社会性和建构性本质。哈克因“非人”的芬老爹,成了小镇社会中的“病人”——一个有自杀冲动、沉默的他者。哈克在旅途中通过角色操演参与岸上生活,在反复实践中成长为兼具社会审美认同和道德认同的书写者。但哈克未抵达旅程的终点就重新启程,他的成长是一种持续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美国杰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在人物塑造、对比手法、幽默讽刺的运用、独特的构思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特色,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详尽分析,充分挖掘该作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思想及行为表现了作者反权威、反传统的倾向及其对自由平等生活的向往,更蕴涵着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中所传达的乌托邦式的理想。  相似文献   

10.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描写的是南北战争以前的故事,但成书于1884年,已是内战后。此时美国的黑人依然没有得到宪法所规定的权利,没有获得彻底的平等和认可。就像罗德·霍顿在《美国文学思想背景》中描述的那样"尽管最高法院已经对黑人  相似文献   

11.
马克·吐温是美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和幽默讽刺作家。长篇小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 ,它集中体现了马克·吐温幽默诙谐、口语化的写作风格。文章从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两方面 ,将张万里的译本和贾文浩、贾文渊的译本进行比较 ,以此来欣赏这部巨著的非凡之处。  相似文献   

12.
马克·吐温是一位公认的出色的儿童作家,他在代表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塑造了两个小主人公汤姆和哈克的形象跃然纸上。本文将从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家庭背景及社会经历四个方面分析这两个富有生命力和冒险开拓精神并代表着美国气质的儿童——汤姆和哈克的形象,通过孩子的视角揭示了南北战争时期美国现实中的阴暗面以及哈克与汤姆对腐朽的社会制度、刻板的传统教育、压抑童心的宗教礼仪反抗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黄漫 《文教资料》2007,(5):67-68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与《奥吉·马奇历险记》都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主人公哈克与奥吉都是性格具有反抗性的贫苦流浪儿。反抗促使他们摆脱束缚,踏上追寻自由的冒险旅程。然而在不同的时代下,哈克与奥吉的反抗与追寻有不同的结局与含义,因而两个人物形象也具有不同的典型意义:哈克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废奴运动的产物、是追求自由与新文化的象征,而奥吉是异化世界的牺牲品、是“反英雄”的典型。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文学史中,青少年成长小说历来占有突出地位。《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和《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两部作品是美国不同时代成长小说的经典作品,都包含有成长小说的叙述结构。尽管这两部作品的主人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的成长历程是基本相似的。在不同的年代,他们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最终,他们完成了自身的成长,对社会、对人生、对自我有了重新的认识。时代背景影响着青年人的成长,同时,不同时期青年人的成长也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5.
美国黑色幽默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色幽默"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风行于美国的一种文学流派,事实上黑色幽默文学源远流长,至少可以追溯到华盛顿·欧文、爱伦·坡、马克·吐温等作家的一些作品。通过分析《睡谷传说》《焦油博士和羽毛教授的疗法》《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黑色"和"幽默"成分,总结得出以上三部作品具有典型的黑色幽默小说因素。这些美国早期作品可以认为是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一个源头。  相似文献   

16.
在外语教学中,自建小型语料库是一个崭新的话题。研究表明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创建和应用小型文学语料库有利于改进教学效果。基于这个目的本文利用Wordsmith Tools、Antconc等工具构建的小型语料库,分析《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语言特点,用具体的例子展现作者在该作品中如何应用黑人英语,同时为英语教学方法的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马克·吐温     
对于马克·吐温,人们熟悉他多半是通过他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和《竞选州长》。通过这些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他那幽默犀利的文风,而在欢笑的背后,是他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他的传世之作却不是《百万英镑》《竞选州长》,而是长篇小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马克·吐温原名萨缪尔·朗霍恩·克莱门斯,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偏僻农庄里。由于家庭衰败,克莱门斯一家人迁移到了密西西比河畔的汉尼巴尔镇,汉尼巴尔镇留下了马克·吐温一生中最为宝贵的回忆。罗恩·鲍威尔斯(作家):“我觉得这个地方造就了马克·吐温…  相似文献   

18.
伏艳梅 《生活教育》2008,(10):24-24
儿子三年级.最近迷上了阅读.特别爱读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到妙处;常常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有几次甚至笑倒在书桌下。看他那痴迷投入的样子.我也乐从中来,随他一起捧腹。随着阅读时间渐长,儿子越来越"哈克"化:淘汰的旧衣服重又成为他的最爱.开门前总要躲在楼梯口侦察有无抓捕他的强盗.进门后第一件事要在腰间别一把匕首(木头的)以备不  相似文献   

19.
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文坛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美国文学的珍品,也是美国文化的珍品。作品通过对美国内战前一个白人小孩和一个黑人奴隶的神奇冒险故事的描述,反映了美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风尚和价值观体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旨在从现实主义手法、人物刻画以及地方色彩三方面挖掘作品的成功之处,使读者对该作品有一个更加透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伊利亚·伍德与维果·莫天森展开另一章,他们接下来要做什么?不再当佛罗多伊利亚·伍德这位过去不愿身系整个哈比族人命运重任的英雄,正坐在费城一家旅馆里的沙发上。这位24岁的演员花了一段时间才重返《摩戒》拍摄完毕后的正常生活。但随着两部新电影——《真相大白》(暂译)与《绿街流氓》(暂译)——以及正在进行的几个计划纷纷启动,伍德正踏上新旅程。伍德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演过一些如《飞宝》和迪斯尼的《哈克历险记》等儿童电影,但他即使担任名不见经传的角色,较常出现其中的还是题材严谨、给成年人看的电影,如巴瑞·莱文森制作与导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