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渴望自己能在舞台上旋转自己的人生。新课程改革为学生们搭建了这个活动的舞台。综合实践以整合性、主体性、实践性、生活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点为学生开辟了一个宽阔的旋转舞台,且综合实践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被设置为一门必修课程是使这个舞台永不倒塌的保障。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体系的构建与阐述已经比较完备,但在实践操作层面上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探索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玲 《青海教育》2003,(12):10-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三年级起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自2002年秋季省级实验区的实验工作开展以来,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进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德育课程是变化较大的领域之一。小学低年段设置《品德与生活》课,在中高年段设置《品德与社会》课。新课程力图为学生的品德学习开辟一条通向学生生活的渠道。品德课程回归生活已成为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主题,德育生活化理论也成为新课程实验重要的理论支撑。德育生活化理论认为,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是伴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开设的一门综合型活动课程,其目的是通过游戏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生活》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增设的面向小学低年级 (1- 2年级 )学生的一门新的课程 ,本课程的设计和开发都充分体现了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 ,是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门新型的低年级课程 ,《品德与生活》有其特定的形成背景、课程性质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渴望自己能在舞台上旋转自己的人生。新课程改革为学生架起一座桥梁。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它特殊的性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使这一梦想成为可能。品德与生活课程以活动式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开辟一个宽阔的旋转舞台。那么该怎样来利用好这个活动舞台,让学生在展现自我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呢?在实践探索中,笔者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7.
周自逸 《吉林教育》2008,(17):43-4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比较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设置为主。新德育课程标准提出了主体性德育目标——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重视学生完满个性的养成;德育课程内容生活化,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让学生回归生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品德结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德育教学方式关注体验性教学,重视德育实践活动,强  相似文献   

8.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德育课程是变化较大的领域之一。小学低年段设置《品德与生活》课,在中高年段设置《品德与社会》课。新课程力图为学生的品德学习开辟一条通向学生生活的渠道。品德课程回归生活已成为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主题,德育生活化理论也成为新课程实验重要的理论支撑。德育生活化理论认为,  相似文献   

9.
周学松 《山东教育》2004,(31):51-51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作为一个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与教师以往熟悉的思想品德课程有比较大的差异,在课程实施方面具有特殊要求。因此,正确理解课程活动性特征,灵活设计学生可直接参与的活动,努力改革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就成为实施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社会课程综合性的多重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国在小学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的综合化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品德与社会课程综合性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形态的综合性有利于课程面向生活。2.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形态的综合性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3.品德与社会课程形态的综合性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在催生着教师新的职业生活方式,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更是促成着课堂教学的新文化。它需要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和旺盛的创造力探求课堂教学的新内涵,建构课堂活动的新方式,生成教与学的新行为,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展示,使教师的教育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现。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它实现了我国基础教育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走向学生本位的历史性的转变。这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观念的更新,更要求教师角色发生根本转变。教师既是学生学习上的促进者,更是学生生活上的朋友。为此,教师必须转变原有的观念,尽快实现其自身角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课程教学有一个质的变化,依据新课程标准,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有一个质的变化。依据新课程标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将进行大改版,改版后的教材是啥样?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如何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如何运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标中提出的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呢?我们必须在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大胆尝试,引导教师运用课标走进新课程,把握教材教学。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该课程充分体现了生活化、综合化、实践性、整合性等新理念。从课程理念的体现、课题资源的整合、课堂操作的效果这三方面体现了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相似文献   

15.
一、主题与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科学探究式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全面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广西基础教育的课程将走向何方?无疑会随着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脉搏而搏动。但广西基础教育的课程现状也会影响其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中小学课程调查的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对南宁、桂林、柳州、百色、河池五地市中小学的229名教师和457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以了解广西基础教育的课程现状,为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一、关于课程结构1.活动课程受到中小学普遍重视。图1显示,对活动课程非常重视的学校占25.8%,比较重视的占62%,开了但不重视的…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该课程充分体现了生活化、综合化、实践性、整合性等新理念.从课程理念的体现、课题资源的整合、课堂操作的效果这三方面体现了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相似文献   

18.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对我区低年级学段二年级学生《品德与生活》学科的学习状况进行测查。测查的目的是了解、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同时为学科教研活动研究的方向、重点等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端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3-12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可以预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必然会成为中小学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新课程改革是否到位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促进学校和教师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科学探究式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