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在学校“教学开放周”活动中,张代敏老师执教的《生命生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老师的课教学思路清晰,很好地体现了本单元“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训练重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熊倩 《考试周刊》2012,(55):39-40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因而须对中学生加强生命教育。当下新课标的推行更使得生命教育成为必然。袁卫星老师致力于唤醒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研究,他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意一种生命意识的唤醒。作者以他的《一碗阳春面》、《就是那一支蟋蟀》、“亲近诗歌”、“善待生命”的课堂实录为例来分析其生命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3.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全面地、立体式地回答了教育是什么、教育学是什么这两个教育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并以回到“原点”的思维方式,从纵向的挖掘寻找了历史上各家教育理论的魂,又从横向的维度从五个层面确定了叶氏教育学的基因———“生命?实践”。叶澜老师及团队创造了中国教育学新的发展历史,这个力度在于它是理论上的“道”和实践上的“器”两者高度的统一,即“五个一”:一套教育理论、一种研究方式、一批转型学校、一支研究队伍、一条改革之路。叶澜老师教育学指向的生命,体现了叶澜老师自己的生命,把自己半生生命用在了创建“生命?实践”教育学之中,体现了崇高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4.
杨帆 《小学生》2010,(12):5-5
2010年5月的一天,沐浴着初夏温暖的阳光,满怀着景仰之情,我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一课。的我既是一位语支老师从容大气的大家风范和亲切而充满智慧的课堂征服了在场所有学生和老师。此时文教师,感慨于前辈简约自然的教学风格,又是一位学生,感动于一位老教师对学生的拳拳爱子之心。流淌着爱的课堂,才能让探寻生命真谛的脚步走得更深沉。  相似文献   

5.
《生命 生命》是一篇蕴涵哲理的散文,武老师以读、演、说、看、写等多种方式对文本中“生命”这一话题进行了出神人化的演绎,让孩子们感悟到了生命的含义与价值。在教学技艺上,她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精妙的教学设计,让观课者看到了一节真实、朴实、扎实而又多姿多彩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6.
一、由字到词,引出课题,以资料聚合思维与情感 课始,小巧青春的潘老师笑盈盈地从识字的话题引入,在出示毛笔书写的篆书“命”字后,要学生猜读。学生根据识字经验认出后,潘老师再要大家说出与“命”相关的词语,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生命、命运、命令、命中注定、命根子。  相似文献   

7.
生命礼赞     
在《生命 生命》这一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问学生:“在你的眼中,生命是什么呢?”没想到,这些平时只爱玩玩具、看漫画,不屑与书本交朋友的孩子竞一个个变成了诗人和哲人。  相似文献   

8.
《生命生命》是人教实验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9课的内容。第五单元的主题是“热爱生命”,单元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随着课文的学习,感受生命的美好,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生命生命》一课的教学是通过有效整合学习环境与教学内容来实现上述课教学目标的。  相似文献   

9.
近日,有幸读到了永嘉董林梯老师发表于《教学月刊·中学版》(2008年第2期)的《贯穿语文教材的“大生命”意识》一文,该文认为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贯穿着一条体现“大生命”意识线索——“不只关注人类生命的个体现象,而是关注大宇宙、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现象”,董老师在文章中对教材中的“大生命”意识进行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每一位老师的一生,都是一组歌,这组歌的旋律是慷慨激昂还是哀怨低回,精彩与否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精神状态。在这生命的乐章中,我们需用心聆听这春的交响。 把根留住2009年,我在酒泉聆听了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的语文课。老人家七十多岁高龄,拿了一支粉笔,就着一块黑板,上了一节原生态的语文课。听完课,有一种想哭的冲动。他知道我们西...  相似文献   

11.
熟悉我刊的读者也许会纳闷,“乡村教苑”怎么会刊登丛雪芹老师这篇与教学关系不大的个人生活的文章呢?初读这篇文章时.编者的确是踌躇了一番,丛老师与病魔抗争的经历是很感人,很鼓舞人.但毕竟与语文教学搭不上边。但丛老师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又像一股洪流不断冲击着编者的心。面对生命的无常与脆弱,丛老师的坚强和智慧,不就是一篇最精彩的课文、一堂最真实的生命之课吗?“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丛老师乐观向上、不畏病苦、勤奋工作的人格魅力,就是对学生最生动、最有力的教育。“乡村教苑”关注农村教师的特色课堂和教育人生.期待更多的朋友拿起笔,抒写职业生涯中的动人故事和成长感悟。来稿请寄廖巧燕。电子邮箱:liaoqiaoyan@126.com。  相似文献   

12.
2月11日.湖塘校中心小学学生开学前老师们“教师论坛”期间,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袁卫星应邀到校作了一场关于生命教育的学术报告。新学期,江苏省部分参与新教育实验的中小学将把生命教育正式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开设.湖塘桥中心小学也是其中的一所。袁卫星,就是这些学校使用的教材《生命课——一个学生的必修课程》的编写者。这本教材也是全国首本生命教育读本。  相似文献   

13.
生命意识、健康观念是高中思政课重要的学科大概念。高中思政课每一个具体学科核心素养要素及其表现,都是“生命意识”“生命自觉”“健康观念”的重要表征。立足课程标准的生命教育课堂一般包括强化与关联、议题探究学习、知识建构与迁移三个基本教学模块,应秉持“立足生命意识,凸显文化品格”“依托生活实际,搭建议学情境”“基于知识应用,走向生活实践”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机械训练,而是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课要上得一清如水,切不可“糊”,一堂课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心中须一清二楚。课要上得情趣横溢,切不可干瘪无味,冷若冰霜。课要上得能者为师,切不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只有教师一人是“发光体”。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色彩     
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在不同的季节时段,通过“他”与“爷爷、老师、班长”的对话,展示了生活中“生命的多彩”?在凄美的阳春三月,“他”悲壮的走了,却留下了生命的绿色?文章在质朴中透视了生命的真谛,给我们留下的是无尽的思考:生命的色彩,也许是需要一生来作答的。  相似文献   

16.
《四川教育》2010,(11):25-25
生命,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是一个稍显沉重的话题。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导致了他们对这一话题的认识难以用有限的语言进行清楚地表达。晏兴林老师执教的《生命生命》一课让我们和学生一道,从文本中感受到了文字所传递的对生命的热爱,在情谊浓浓的课堂中与学生一起经历了一次生命的成长,我的感受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7.
程元英 《现代教学》2007,(12):18-19
读完市八中学乐黎辉老师“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一文后,感到乐老师是一位注意在生命科学学科教学中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的教师。她善于抓住契机进行生命教育,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有针对解剖实验的即时当堂教学,有由此引发的有关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主题教育。其主题教育的方式是通过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行的。其内容涉及到人类的日常生活方式、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还有“红心鸭蛋”等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只有关注生命的发展,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教育。充满人文关怀的语文教育,更应是始终走向“尊重生命”的教育。从肖培东老师的课例中可总结出语文教学走向“尊重生命”的路径,即语文教学必须立足文本,创设情境,展开对话,才能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感知生命的魅力,提升精神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正确解读生命,是每个人身心健康和家庭和睦、国家兴旺、人类幸福的根本。正确解读生命必须闯过“六关”。一是格物致和关;二是初中意识与“纯粹意识”区别关;三是“和而不同”的生命“具体”关;四是真实生命践行关;五是生命代际和谐关;六是在当代中国条件下人人知良知行良行的“现实关”。过此六关,才能认同个人与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身与心和谐的真生命,及认知,践行和传达真生命的良知良能与和谐话语,正确解读生命的过程是与真实生命“共鸣”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是一种流变的“生命显现学”。“生命冲动—绵延”是理解“生命显现学”的最核心概念。绵延是一种生命冲动、生命之流。生命之流总会受到阻碍,每一层阻碍产生一种生命实体,在其最高处的阻碍形成人类。从万物产生的意义上来说,它得益于这种阻碍,阻碍本身是一种积极的建构力量。“生命冲动—绵延”在宇宙创生层面、社会建构层面、自我存在层面分别显现为“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表层自我和深层自我”,以此看来,从宇宙、社会到自我都是一种绵延,一种显现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