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洁的《挖荠菜》(初中语文第二册)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这篇抒情散文,表现了新旧两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表达了对旧社会的憎恶和对新社会的热爱之情。同时,作者还以荠菜为缘由,引出对人生哲理的探究。这样,就使文章内容更为深刻,更加发入深省。  相似文献   

2.
小君:   在这封信里,我想和你谈谈对学生的尊重.   我看过一篇作文,是写语文教师带学生野外活动挖荠菜的.这本来是一件大好事,对上好上活张洁的&;lt;挖荠菜&;gt;一文大有裨益.事实上,大家挖得也很开心.可到最后,教师一声令下,把学生挖的荠菜全都拿走,回家自个几做菜吃.作文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该学生对教师的蔑视和憎恶.……  相似文献   

3.
《挖荠菜》的抒情技巧江西广昌驿前中学邱志民《挖荠菜》是一篇感情深沉的优美散文。假如把这篇散文比作一支乐曲,那么,“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则是这支乐曲的主旋律,统摄全篇,贯穿始终。其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荠菜的深厚感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直接...  相似文献   

4.
著名女作家张洁的《挖荠菜》是一篇感情真挚、寄意深刻的散文。文章通过对“我”童年时苦难生活的回忆以及新老两代人对挖  相似文献   

5.
《挖荠菜》是当代女作家张洁写的一篇文情并茂的优秀散文。文中颇具匠心的对比 ,激疑启思 ,提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分析文章的对比手法 ,有助于正确理解文意和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一、作者不同年代里对荠菜不同感情的对比文章一开头就提到“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儿时的“我”,在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日子里 ,“提着篮子 ,迈着轻捷的步子”去广阔无垠的田野里挖荠菜时的自由与快乐和吃上“无上的美味”的喜悦与激动 ,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幸福 ,一种享受。可是 ,解放后进了城 ,看着那“长得肥肥大大”、“洗得干干净净”、“码得…  相似文献   

6.
著名女作家张沽的《挖荠菜》,是一篇感情真挚、寄意深刻的散文。文章通过对“我”童年时苦难生活的回忆以及新老两代人对挖荠菜、吃荠菜的不同感受和理解,表现了作者憎恨旧社会、热爱新生活、关心下一代的思想感情。文章之所以写得情文并茂、深刻感人,主要在于下面的几个“巧”字。一、老题材巧出新主题。老一辈对新一代进行忆苦思甜教育,本来是一个老题材,但《挖荠菜》不流于一般的忆苦思甜,经过作者的精心安排,巧妙构思,已脱出老题材的老写法,  相似文献   

7.
张洁的《挖荠菜》是一篇闪烁着理性色彩的散文佳作。它立意新颖独特,寓意深远;行文叙议结合,有张有弛;语言简洁明快,洒脱灵动。细细品味,恰如春天野生的荠菜,爽口爽心,回味悠长。先说立意。立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文章品位的高低。《挖荠菜》一文借“挖荠菜”写今昔对比,如果仅仅以昔日的“救命粮”而今成了餐桌上的“点缀品”来歌颂新生活,也就跳不出一般回忆性文章的习惯写法,立意便很难有新意  相似文献   

8.
对《用书》的“课文评点”质疑两则四川\黄智生“提”是“轻捷”,“迈”是“豪迈”吗?初二册《挖荠菜》一课有这样一个句子:“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奔去。”(短横线乃《教师教学用书》...  相似文献   

9.
高则诚——元人,明人?教材研究JIAOCAIYANJIU①②“提”是“轻捷”,“迈”是“豪迈”吗?初二册《挖荠菜》一课有这样一个句子:“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奔去。”(短横线乃...  相似文献   

10.
挖荠菜     
作家张洁曾经写过一篇《挖荠莱》,在她眼中,挖荠菜是童年的一件乐事,但长大后回想起来,却渗透着一番辛酸。我出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大好时光,故而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挖荠菜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消遣,抑或大言不惭地说是一种雅兴,再狂妄一点说,就是和陶渊明南山采菊差不多了。“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现在虽是早春二月,但天气实在晴朗得可爱,已和三月差不多。我和小姨挎个篮子,拿着小铲一起挖荠菜。尽管荠菜这个名字早已被我熟识,但要真正识别还是有些陌生。小姨可是挖荠菜的一流好手,眼明手快。她一边挖一…  相似文献   

11.
《挖荠菜》的随想山东省泰安师范附中李卫东选入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初中第二册的《挖荠菜》,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散文。女作家张洁作为旧社会的过来人,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文章开篇即点题:“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接着便宕开一笔,先从“馋...  相似文献   

12.
《挖荠菜》结尾有这样一句话:“只要他们不觉得厌烦,我甚至愿意跟他们谈谈我们在探索人生方面曾经走过的弯路,以便他们少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价。”有的老师,同学认为这句话是节外生枝的败笔,跟全文的主题不一致,既影响了文章思想内容的正确性,又损害了文章结构的完整。我认为这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其一,从内容上看,写“妈妈”,即“我”小时候的苦难生活,这只是《挖荠菜》前半部分的内容而不是全文的内容,后半部分还写了孩子们对荠菜的思想感情,这样前后形成对比,从而表达了希望青少年牢记过去苦,珍惜今日甜的主题。仅根据课文前一部分(尽管是  相似文献   

13.
《挖荠菜》是一篇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记叙性散文。文章以挖荠菜、吃荠菜为线索组织材料,处处运用映衬对比的手法创设情境,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真切地反映了“我”与孩子们对荠菜的不同认识,不同感情,不同态度,实际上也就是写两代人的隔膜,两代人对今天幸福生活的不同认识、不同感情和不同态度;尽情地表达了作者热切的愿望、深切的怀念与遗憾,以及真诚的希望,读来亲切感人。其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之处在于:世人不同态度对比。在那冬天没有荠菜可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 (一)引导学生了解老一辈过去的辛酸苦难,通过今昔对比,认识和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而端正自己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二)学习本文质朴无华的语言,精当的选材和组材,层层推进以突现主题的结构安排。说明:《挖荠菜》不流于一般的忆苦思甜,作者善于抓住社会信息,针对当前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引发出深沉诚挚的感慨,满腔热沉和充满期望地教育年青人去勇于探索人生,认识生活,树立无产阶级的革命理想。从思想内容上晷,不失为一篇帮助学生如何看待人生,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的理想教材,字里行间跳动着时代的脉膊,也反映了父母辈对年青人的拳拳之心。所以,突出这一点思想教育应是教学目的之一。在语言表达和材料组织上,则以时间推移为线索,用“挖荠菜”“吃荠菜”作为中心材料把全文内容精心地贯串编织起来,层层推进,以揭示主题,形成紧凑严谨而又文路清晰的构思特点,无论是记叙,  相似文献   

15.
一个中心写文章必须有一个中心,我们学过的文章,不论是哪种文体,总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来写的。《背影》的中心是表达父亲的爱子之情和儿子对父亲的怀念之情。《金黄的大斗笠》的中心是表现快乐纯真的童心。《挖荠菜》的中心是叙写自己对小小荠菜的感情,告诫后人要珍惜幸福生活,试图借此达到两代人的沟通与理解。因此,确定一个集中鲜明的主题,是作文构思的首要工作。两条线索记叙文写作要设计两条线索:叙事线索和情理线索。一般来说,叙事线索是明线,情理线索是暗线。叙事线索是交代事情前因后果的路径,情理线索是作者抒情议论的路径。注意叙事…  相似文献   

16.
一、作者和作品意义张洁是四人帮粉碎之后,崭露头角的中年女作家。《挖荠菜》是她从1978年发表第一篇作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之后发表的第六篇作品。她的作品,有人评价说,“具有近似于音乐和抒情诗  相似文献   

17.
○教学导引1.初二册第一单元的五篇课文 ,除过《挖荠菜》之外 ,其他四篇都是旧的初中语文教材所没有编选过的(《紫藤萝瀑布》和《丑石》曾见诸高中教材 )。整体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但同时也让人感到理念味太浓 ,哲理性太强。对于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 ,学习和理解的难度恐怕不小。2 .教材编者在课本的《说明》中指出本单元课文是反映“社会生活”的 (其实 ,所有的作品都是社会生活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不过 ,它有一个特点 ,就是本单元课文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大多或主要不是“具象”的 ,而更偏重于“抽象” ,其主旨在于揭示某种生活理念…  相似文献   

18.
《挖荠菜》有霸气吗?———与李卫东老师商榷彭兴奎李卫东老师的《〈挖荠菜〉的随想》一文(载《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第9期)批评了阅读教学中“无视学生主体参与”的倾向,读后很受启发。但我不同意李老师对课文《挖荠菜》的理解。李老师不同意人教社《教师教学用...  相似文献   

19.
我们用2个课时学习了《挖荠菜》一文,许多同学还沉浸在学习的兴奋之中,同学们除了对文中母亲对子女成长的关心和对孩子们提出的珍爱生活的殷切希望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之外,特别是对野菜过去是用来充饥保命的粮食这件事产生了好奇心,根据这一现象,我就想让学生去更多地了解一下我们的祖辈曾用哪些野菜来做保命粮的呢?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可食用的野菜?它们现在生长状况如何?我决定让学生进行一次广泛的社会调查,深入生活,自主实践,然后写一篇调查报告。题目是《白鹭湖野生可食用植物状况调查报告》,具体要求是:△每人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20.
《挖荠菜》导语:同学们,你们吃过荠菜吗?也许在座的同学对荠菜不以为然,然而,在那万恶的旧社会,荠菜曾救过多少人的命啊!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挖荠菜》,看看我国女作家张洁为什么对荠菜会有着那么深厚的感情?我们应该怎样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一件珍贵的衬衫》导语:衬衫,我们几乎每人都有,可以说很普通,但课文为什么说它珍贵呢?它珍贵在何处呢?课文又是怎样通过一件衬衫来反映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件珍贵的衬衫》。《驿路梨花》导语:《驿路梨花》从标题来看就是指驿路上的梨花,实际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