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法庭审判过程中讯问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语言,既要求准确,又存在模糊的现象。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法庭讯问中模糊语言的存在是必要和客观的,有着其独特的语用功能和适用范围。并由此可知,模糊语言是客观地存在于法律语言中,有其特定的原因,表现形式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2.
刑侦讯问语言,是语文的具体使用,属于言语活动的范畴,是言语交际学研究的对象。它又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有着特殊的法律意义。讯问是刑事审讯中获取供词的确证手段,是司法活动的一个重要程序,它不同于其他的言语交际模式,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和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刑侦讯问语言要适应复杂的语境,讯问语言有严密的逻辑性,言语交际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合作性,讯问言语交际的策略性。研究这些言语交际特点,有助于讯问功能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3.
刑侦讯问言语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侦讯问语言,是语的具体使用,属于言语活动的范畴,是言语交际学研究的对象。它又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有着特殊的法律意义。讯问是刑事审讯中获取供词的确证手段,是司法活动的一个重要程序.它不同于其他的言语交际模式.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和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刑侦讯问语言要适应复杂的语境,讯问语言有严密的逻辑性.言语交际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合作性,讯问言语交际的策略性。研究这些言语交际特点,有助于讯问功能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社会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的"言语适应理论"(SAT)分析侦查讯问中讯问人与被讯问人的言语适应现象,即言语趋同和言语趋异,旨在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言语适应规律。研究表明,言语适应是讯问人与犯罪嫌疑人言语交际的主要特征;讯问语言中的言语适应没有固定的模式,取决于交际双方言语的意图、目的和动机;交际双方的言语趋同或趋异与讲话者言语的信息密度高低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5.
李婷婷 《考试周刊》2008,(19):213-214
本文先论述了作为人类自然语言客观属性的模糊性,及其在语义上的突出体现--语义模糊性,然后进一步讨论了法律语言中的模糊语义.本文的中心是讨论模糊语义在作为法律语言一部分的讯问语言中的存在情况,及其所能起到的四种主要功用:造成错觉、促其交待、深挖余罪:减少刺激、缓解时立;鼓励招供、防止诱供;挫败反审讯伎俩、保护我方.警察讯问中,对模糊语义的合理利用是尽快实现侦查破案的有力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56):194-195
在侦查讯问中,如何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是侦查讯问的主要目的,而讯问的完成是通过语言这一工具才能实现的,因此对侦查讯问语言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讯问语言一般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种形态,本文着重讨论侦查讯问人员的表情语、体态语、手势语及空间语等无声语言在侦查讯问语言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面子理论”与“顺应论”在警察业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警察讯问中,讯问人员通常采用攻击性的策略来迫使犯罪嫌疑人招供.然而,礼貌现象尽管在警察讯问中没有大量出现,但当出现时却能产生某些重要的帮助作用.运用"面子理论"和"顺应论"分析一个具体的警察讯问案例,便可见讯问人员语言里的礼貌策略在警察讯问中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
程序性违法是刑事错案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刑事审讯作为公安机关侦查办案中获取犯罪嫌疑人言词证据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受到公安机关和办案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口供"至上的刑事办案理念的影响下,为了获取侦查破案的所谓"关键"证据,办案人员在刑事审讯时不惜违反程序法的相关规定。通过对刑事错案成因的考察,在刑事审讯过程中,较为典型的程序违法行为有:讯问地点违法,超期羁押,自创程序,假借合法程序名义非法讯问等等。强化办案人员的程序法定理念,确保刑事审讯的程序合法是预防刑事错案的良策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刑事侦查中,面对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权,警察讯问面临挑战。以国外沉默权对警察讯问的限制及其有限性为参照,结合我国实际,可知沉默权的确立将给我国警察讯问带来重大影响。我国亟需从侦查模式、警察技能、刑事技术、强制措施、检警关系、场所监督等方面对沉默权下的警察讯问制度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的语言活动中,语言模糊是一种引人注目的语言现象。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语言模糊现象的形成原因:客观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人类主体认知的模糊性;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语言符号本身的表意障碍。指出语言模糊现象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师模糊语在课堂教学中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限制语,它是语言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此文以模糊限制语为切入点,结合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理论,对模糊限制语在交际中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从英语教学的角度出发,将模糊限制语的教学语用功能进行了总结分析,阐述其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12.
言语交际中的模糊限制语及其语用功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言语交际中恰当运用模糊限制语是一个合格的语言使用者必备的语言能力之一。模糊限制语可以分为质量模糊限制语、数量模糊限制语、程度模糊限制语、范围模糊限制语、方式准则模糊限制语五种类型。恰当运用模糊限制语,能使语言表达更含蓄、委婉、有礼貌;能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  相似文献   

13.
对2009年4月2日二十国领导集团伦敦峰会中奥巴马的答记者问进行个案研究,探讨模糊限制语在其中的语用功能。文章首先将语料中的模糊限制语分为四类,然后进行定量分析,最后结合语境得出模糊限制语的五个语用功能:显示客观性,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提升语言的简洁度,减轻说话人的责任和保全对方面子。研究认为,模糊限制语在答记者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英语模糊限制语可以分为缓和型和变动型两类,它们能使话语变得模糊,在特定语境下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的意图。在翻译模糊限制语时,译者应首先理解在原文语境下该模糊限制语的意义及其语用功能,然后采用直译或者意译的方法进行恰当的翻译。  相似文献   

15.
订单式教育模式有效缓解了酒店人才的供求矛盾问题,但现有模式还存在功能夸大或不足之处,从而带来种种失效表现。为了订单式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应以酒店、学校和学生为主体,剖析订单具体失效原因,并据此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日常生活存在大量的模糊语言,它们在言语交际中的积极意义是无庸质疑的。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提出的“合作原则”也是会话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关键。两者并非矛盾,而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从表面上看,模糊语言似乎违背合作原则中的某些准则,但从深层角度讲,它使话语与实际情况更接近,更贴切,让对话更加精彩,含义更加丰富,制造“余音绕梁”的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17.
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商务英语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自然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对商务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及其语用功能的解释说明,本文分析了模糊限制语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学术语体中的模糊限制语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和二语习得研究者的研究对象。文章从介绍模糊限制语的定义、语言体现形式入手,重点讨论了以往对学术语体中模糊限制语的功能的研究。对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角度:对命题本身的影响;对作者与命题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对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在讨论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指出不应忽视模糊限制语强化观点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在语用学研究中,普遍认为交谈双方共同遵守着合作原则。话语中出现的模糊限制语似乎成为发话者没有完全遵守该原则的标记。对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及其会话隐含义推导的研究表明,话语中的模糊限制语是语言运用有理性的表征,可被视为交谈中的语用互动策略范畴,具有较强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20.
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学的特殊语境又使得模糊限制语有着丰富的语用功能。本文从模糊限制语的发展着手,主要阐述了模糊限制语在英语中的语用功能以及模糊限制语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