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通过自然地理综合实习,对镜泊湖地质地貌、土壤、动物及植物等自然地理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特征分析,对研究镜泊湖环境变迁具有一定的价值,并提出利用遥感技术考察镜泊湖环境方法更佳。  相似文献   

2.
《镜泊湖奇观》是九年义务教材(五年制)第七册的一篇略读课文,它细致地介绍了镜泊湖美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教学时,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镜泊湖中找奇。  相似文献   

3.
《镜泊湖奇观》是一篇阅读课文。它通过描写镜泊湖独特的美丽景色,赞美了祖国的壮丽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本文所在单元训练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教学该文,应以感情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体会镜泊湖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文中描写镜泊湖静态和动态的重点段,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进而引导学生模仿作者对镜泊湖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描写,进行片断写作练习。  相似文献   

4.
高山明珠──镜泊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山明珠──镜泊湖杨希文,王继周中外闻名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镜泊湖,坐落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以南109公里的宁安县境内。它是我国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也是世界罕见的高山熔岩堰塞湖。它天然无饰的独特风姿.峻、奇、幽、秀的自然景观,闻名于世,吸引着无数海...  相似文献   

5.
镜泊湖奇观》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制第十一册的一篇阅读课文。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根据课文的类型、特点及其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 ,教学本课应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感悟镜泊湖的奇观“奇”在哪里 ,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 ,从而获得美的熏陶和感染 ;引导学生运用在前几课学到的方法 ,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镜泊湖奇观》中一篇阅读课文 ,应立足于学生自己体会感悟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师要适当进行点拨引导。《镜泊湖奇观》先写镜泊湖的传说和形成的原因 ;再从…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内容,凭借网络支撑,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积极的探索意识。教学重点:阅读课文,了解镜泊湖的怡人景致,感受吊水楼瀑布及地下森林的神奇壮观。电教软件:Frontpage电教设计:1.地图搜索。(借助互联网查找镜泊湖的位置)2.图片欣赏。(浏览设置好的相关图片与资料)3.选择游览。(选择性学习,开阔认知的视野)4.网上查阅。(自主性查阅,培养探索的意识)注:(1)通过Internet下载镜泊湖的相关图片并制作网页。(2)教学过程中的“方框”图标表示…  相似文献   

7.
在讲授《镜泊湖奇观》时,本想让学生说说每一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可是突然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改变思维,让他们认真朗读每一自然段后自由地写句话呢?这句话既可以是本自然段的大概内容,也可以是自己读后的感受。例如以前学完第1自然段,我们一定会说本段主要写了镜泊湖有个美丽的传说。可学生却写道:“镜泊湖的神话传说真有趣!”更让我暗自叫好的是第3自然段的写话,以往学生的回答一定是介绍了镜泊湖美丽景色,可现在的学生却这样写道:“我最喜欢镜泊湖这种自然美了,因为美到极致是自然嘛。”还有的学生这样写道:“镜泊湖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心…  相似文献   

8.
教学设想: 前一段时间,在综合实践活动课<认识家乡的交通>总结汇报课上,刘欢同学说:"我在绘制<车流量观测统计表>的过程中,发现通往镜泊湖的旅游车辆最多,达到了35%."他这一句话,引发了学生提出许多关于镜泊湖的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我们提出把镜泊湖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设想.我们生活在镜泊湖畔,镜泊湖是学生生活成长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有自然朴实的秀丽风光,还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土壤,这一切构成了较为完整的镜泊文化.  相似文献   

9.
镜泊湖的黄昏牡丹江市第二十一中学语文组季伟市区里呆久了,偶尔在傍湖依山的茅屋小住,甚觉清新。更惬意的还要算在镜泊湖边观赏日落的美景了。黄昏的微风,裹着初夏的暖意,轻轻拂面而过,让人感到一丝柔意。我走在一条尽是石子的小路上,两旁摇曳着杂色相间的无名花...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设想: 前一段时间,在综合实践活动课《认识家乡的交通》总结汇报课上,刘欢同学说:“我在绘制《车流量观测统计表》的过程中,发现通往镜泊湖的旅游车辆最多,达到了35%。”他这一句话,引发了学生提出许多关于镜泊湖的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我们提出把镜泊湖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设想。我们生活在镜泊湖畔,镜泊湖是学生生活成长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有自然朴实的秀丽风光,还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土壤,这一切构成了较为完整的镜泊文化。我  相似文献   

11.
《易》是“六经之首”。孔子的学说正是从《周易》的天地人三才之道逐渐形成的。因此,可以说“六经”构成了孔子学说的完整系统,我们必须把“六经”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才能从整体上去理解和把握孔子的学说体系,才有可能描绘出一个立体的孔子形象;在“六经”之中,各经都有其偏重之处,《周易》是其哲学总纲,《礼经》《乐经》《尚书》《春秋》是礼乐刑政的原则表述,《诗经》则是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左传>"赋诗"、"引诗"的<诗>用状况,结合<论语>"论诗"和孟子、荀子的"引诗证理",利用上博<诗论>所传递的评诗信息,可再现先秦时期的两大<诗>学系统--"赋诗"系统和"评诗"系统,补充载籍之缺,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诗经>早期的流播.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医药院校在校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省5所医药院校和5所普通院校在校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调查、统计和分析研究.广东省医药院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率为68.4%,其中成为体育人口占26.5%,与普通高校相比,参与率减少14.8%,体育人口减少7.8%.广东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为"第一,增强体质.第二,舒缓学习压力.第三,娱乐及兴趣爱好所在".影响广东省医药院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为"第一,学习任务繁重.第二,缺乏体育锻炼场地及设施.第三,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在《史记》的一些纪传中,使用了类传方式写人叙事,但《史记》中到底哪些传纪属于类传,至今人们没有完全搞清楚。《史记》中的类传共有《外戚世家》《刺客列传》《循吏列传》《儒林列传》《酷吏列传》《游侠列传》《佞幸列传》《滑稽列传》《日者列传》《龟策列传》《货殖列传》等11篇。《史记》中的人物类传具有先议后叙、详略结合两个鲜明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要实现“以读者为本”的服务宗旨 ,应突出以上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增强馆员自觉服务的意识 ;二是不断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三是优化图书馆藏结构 ;四是不断完善服务内容 ;五是使服务手段现代化、多样化 ;六是对读者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16.
康德的"至善"概念应当有四种含义,一是"最高的善",即德性;二是"完满的善",即德性与幸福的统一;三是"共同的善",即伦理共同体;四是"最高本源的善",即上帝。这四种含义构成该概念的完整内涵。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的理论研究始于1980年代初期。最早在这一领域里进行系统研究和探索的是著名经济学家蒋一苇先生。1990年代初,王珏教授提出了“劳动者财产主体论”。1990年代中期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劳动力产权论”。19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企业制度创新论”以及“现代企业共同治理论”、“人力资本产权论”、“智力资本产权论”等。  相似文献   

18.
《儒林外史》和《围城》分别构成了古代和现代长篇讽刺小说的高峰。钱钟书作为吞吐百家的学者,在创作《围城》前,对《儒林外史》当然是熟烂于心的,但他写《围城》时,并没有把《儒林外史》作为自己的艺术参照,二者基本上是属于平行关系,其相同仅仅在于都写文人,都用讽刺笔法而已。而其不同则是多方面的:从描写范围到思想内蕴,从主旨到侧重点,从笔法到风格,再到讽刺效果。《儒林外史》和《围城》都存在不足,这是以往肯定与赞扬性的研究所遮蔽了的问题,应该把它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的《玉台新咏》研究进一步深入发展,在理论建设和实际操作方面都体现出了多维的角度和空间,引进了各种理论和方法,尤其体现在《玉台新咏》的成书时间,《玉台新咏》与《文选》的关系,《玉台新咏》的编选问题,《玉台新咏》与音乐的关系等方面;但在某些问题的研究上有待深入挖掘和开拓,比如《玉台新咏》和《文心雕龙》、《诗品》的比较研究,《玉台新咏》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以及与宫体诗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0.
国家开放大学是对广播电视大学的继承与发展,开放大学学习中心(教学点)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经历了摸索、确立和发展三个阶段。在开放大学发展的关键时期,重建开放大学学习中心准入和退出机制,是提升开放大学办学质量、消除学习中心准入和退出机制弊端、改进学习中心内部管理的现实需要。开放大学学习中心准入和退出机制的重建思路包括:开展定期的评估工作,建立退出预警机制,明确实施主体、评估人员、构建原则。在标准与程序方面,要构建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完善准入程序,规范退出程序,妥善处理善后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