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6 毫秒
1.
以某隧道扩挖工程为背景,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探讨扩挖隧道衬砌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和内力变化规律,同时与扩挖前对应规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扩挖隧道对相邻隧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为扩挖隧道的抗震性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汶川地震震害调查报告会及对汶川地震中建筑物震害的资料研究,分析汶川地震中砌体、框架、砌体——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3种结构体系的震害特点和震害原因,探讨这3种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供实际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田成福 《考试周刊》2012,(3):193-194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地震的特点,地震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以及抗震设计中注意事项,得出结论:地震发生虽然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但是地震作用却有一定的规律性。只要科学把握地震作用发生的本质和规律,从地震灾害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就会使抗震设计理念更先进,抗震设计计算更准确。  相似文献   

4.
从汶川地震谈对建筑结构抗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损失惨重,建筑物毁坏极多,土木建筑工程结构问题引起了很多结构工程师的关注,试从中国地震活动概况、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方面谈谈对建筑结构抗震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地震作用的特点,阐述了结构抗震设计中"概念设计"的重要性以及时结构进行概念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基于地震损伤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介绍了钢筋砼剪切型结构地震损伤模型及其性能参数的确定方法,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与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三水准设计目标的比较,提出了地震损伤目标的确定和基于地震损伤性能的设计准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由于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计算假定与实际情况的差异等因素,单纯依靠理论计算很难有效控制结构的薄弱环节,难以保证结构的抗震功能,因此在结构设计中要重视结构的概念设计。本文阐述了概念设计的含义及抗震概念设计相应的要点。  相似文献   

8.
《大连大学学报》2019,(6):45-51
由于沿海、江经济区交通的需要,水下隧道以其独特优势在国内外多个跨海、江交通工程中得到应用,因此抗震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当前水域长大隧道主要包括沉管隧道和盾构隧道。基于两种不同的水域隧道,在分析国内外水域长大隧道抗震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目前水域环境下长大隧道的分析计算方法及地震响应分析、影响水域环境下长大隧道地震反应的因素和水域环境下长大隧道的减震理论新进展。最后,根据不同水域环境的实际情况和多种研究分析方法,对水域长大隧道的抗震分析提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旨为类似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建筑结构抗震的发展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地震造成的惨重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主要是由建筑物的破坏所引起。抗震就是和地震这种自然灾害进行斗争。本文通过对抗震设计理论,抗震试验,抗震设计原则阐述,并讲述了我国建筑结构抗震的现状,探讨了建筑结构抗震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砖混结构房屋中构造柱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抗震构件,它能增大房屋的侧向变形 能力,在墙体开裂后,以其塑性变形和滑移、摩擦来消耗地震能量。在构造柱的作用、构造 柱的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工程实际中如何处理构造柱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工程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某公路大桥为工程背景,探讨隔震技术在连续刚构桥中的应用。首先建立非隔震和隔震结构纵向地震反应分析模型,通过有限元理论对两种结构进行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隔震的连续刚构桥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2.
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线形结构(地下管道、地下铁道和隧道等)震害的形式、成因及外部影响因素,如地震烈度、场地土条件、埋深、结构构造特点及尺寸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就不同地下线形结构抗震措施的制订发表了见解。综合有关文献资料和工程实例.对盾构隧道进行纵向抗震分析,总结了地震区隧道结构的震害特点以及目前所采用的抗震措施,以供地震区隧道结构的设计、施工、加固作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世界不同地方的高层建筑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结构形式上也越来越复杂,已不再是平面布置简单、对称、规则,竖向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均匀分布,而是形成了各种高度超限、竖向和平面不规则的复杂结构。我们可以看到高层建筑在地震灾害中会受到巨大的损失。而地震区建筑结构设防与不设防,震后结果大不一样。想要在地震中减少地震灾害,就要做好工程建设的抗震设计,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减轻以至避免地震造成的损失。文章依据有关资料和相关实践经验,对高层房屋结构抗震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鉴于矮塔斜拉桥受力性能的特殊性,引入增量动力分析(IDA)和拉丁超立方体抽样(LHS)评估该结构在地震激励下发生损伤的风险概率。首先采用LHS考虑桥梁构件材料的随机性,与事先选取的地震波相结合形成桥梁-地震动样本集合;其次在确定桥梁有限元模型主要构件损伤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蒙特卡罗(MC)抽样的IDA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和地震风险概率评估。为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一预应力混凝土独塔双索面矮塔斜拉桥结构模型进行地震风险概率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充分考虑了材料和地震输入双重随机性又避免了繁琐的积分过程,同时也提高了工程计算的效率及精度。  相似文献   

15.
结合实际震害,从利弊两方面详细分析了填充墙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与其相关的规范。目前,关于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我国规范没有给出具体的、量化的设计方法,文章针对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实际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A new type of ductile lowrise shearwall with many short horizontalkeyway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arthquake resistant behav-ior of ordinary lowrise shearwall.The behavior of this wall is studied through low-frequency cyclic loading test.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different restoring force models for different lowrise shearwalls,and a program fortheir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is worked out.Thr(?)h directly inputting earth-quake waves,the paper analyses the dynamic response and energy dissipation of 3types of lowrise shearwalls.The calculation results dem(?)strate that the newly de-vised ductile shearwall has good earthquake resistant behavior.  相似文献   

17.
To investigate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 load-bearing masonry wall(AACLMW), a piece of control block wall without constructional measures and five pieces of block walls with different constructional measures were tested under low reversed cyclic loading which imitated low to moderate earthquake force.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AACLMW with different constructional measures in terms of failure mode, hysteretic curve, deformation capacity and displacement ductility was studi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without constructional measur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nstructional measures comprising constructional columns and horizontal concrete strips are effective for improving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AACLMW. The study in this paper can provide a reliabl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further analysis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AACLMW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8.
从隔震和消能减震的角度,对目前土木工程领域结构控制技术进行了综合评述,首先对国内外现有的隔震技术进行了分类探讨;其次根据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对其进行了分别阐述;最后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对今后隔震技术的研究、应用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木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结构房屋在我国某些地区仍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材料的短缺目前我国对于木结构所做的研究不多。本试验通过拟静力试验的方法,对两榀无填充墙和有填充墙的木框架分别进行了在低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研究,观测了框架的整个破坏过程,分析了木框架的强度、变形和抗震性能。试验及分析表明,木框架本身具有很好的韧性,能够产生较大的位移而不破坏,填充墙在框架中相当于两个斜支撑,充分利用墙体的抗侧刚度能够显著增大框架的抗震能力。木结构房屋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能满足地震区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运用MTMDs系统对高层建筑的地震反应进行多模态控制研究.首先描述了MTMDs系统的构造及其主要参数,建立了高层建筑-MTMDs系统耦联体系的运动方程,并对简谐地面运动激励下的多模态控制进行了参数优化,最后应用MTMDs系统对受1940年El-Centro(NS方向)地震波激励的某11层框架建筑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显示多模态控制下该框架建筑的顶层位移幅值比单模态控制时降低了20%左右;从而得出结论:MTMDs系统是高层建筑地震反应控制的一种有效、可靠并实用的被动控制措施,且多模态控制比单模态控制具有更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因而展示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