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安徽省6所普通高校1108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和体育生活方式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内容涉及体质健康和体育生活方式及其关系、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因素。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巢湖学院学生的体质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巢湖学院学生的体质状况,掌握巢湖学院学生体质特点.通过研究,可以了解目前巢湖学院大学生健康观、生活方式、健康状况、体育观和体育健身现状,拓展大学生健康研究的新领域.通过对巢湖学院大学生生活方式、健康状况、体育观、体育健身现状的分析与研究,为合理安排公体课以及课外体育训练提供参考依据,针对性地开展一些适合巢湖学院学生心理和体质状况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水平和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同时为大学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出一些较具体的措施建议,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服务.因此,该课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学术上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3.
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是大学生具备强壮的体质、健康的心理、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基础,而养成教育是实施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学生体质下降的现状入手,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内涵和本质、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对教育大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阿坝师专在校生2012年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分析了阿坝师专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发现大学公共体育课学时不足,大部分大学生缺乏体育常识,学生体质状况堪忧,增强大学生体质,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意识是高校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社会学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受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学生的体质持续下降。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制定法律条例,干预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投入资金,改善高校的体育教育环境;改变生活方式,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转变传统观念,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测试法,对大学生体质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现状及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严重下降,体质健康状况形式严峻,亟待加强大学生体质健康;男女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各个变量上男女生具有差异,即运动锻炼行为、饮食营养行为、健康危害行为和健康责任行为具有显著性差异;大学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对体质健康具有影响作用。其中生活规律、健康负责、人际支持、以及生命欣赏行为与体质健康成正相关,且达到显著水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出现普遍下滑的现象,主要原因与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通过对高校专科学生体质状况与体育生活方式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专科大一、大二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良好,随着年级的增长而逐年上升,但至大三时下降至最低,存在很明显的年级差异。对调查样本中具有不同体育生活方式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具有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特征的大学生,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素质明显优于另一部分大学生。由此提出,应对学生的体质健康予以深切的关注,加强体质健身教育,引导学生构建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我国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大学生就必须身心健康、品学兼优,才能肩负起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和国家强盛的历史使命。本文在分析大学生体质健康滑坡的原因之后,提出了发展大学体育与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相应的对策: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强化大学体育的执行力、优化大学体育课程和教学方法、培养优秀的大学体育教师、增强大学生对体育需求的自我意识、创造良好的体育与健康环境、加强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生体育活动走向对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大学生体育活动动机、运动项目选择、活动的方式以及进行体育活动时间等走向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弄清当前大学生体育活动走向对体质健康的影响。结论为当前大学生的体育活动走向与体育活动的最终目标有偏差,体育活动的开展不够科学。造成了大学校园有体育活动而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49):1-2
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身体素质的高低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是通过对相关统计以及调查数据的查阅可发现,大学生体质健康呈现出不健康的发展形式,促使其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社会性问题,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改善已经成为目前大学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针对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存在着体质健康问题,我国大学高校应该积极建立相应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采取科学有效的学生体质干预体系,以实现对学生体质的增强,从而切实地解决学生体质健康下滑的问题。为此,本文就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的学生体质健康干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梁誉 《华章》2011,(14)
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就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体质进行探讨.大学生在智、德、体等方面健康成长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体育课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和目的,学校体育课的教学体系受到影响,没能达到增强体质和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学校体育是导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直接原因.在现代社会,大学与社会愈发接轨,社会上的现代生活方式也借机侵入大学校园,在校园内生根发芽,无形中影响到大学生的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8,(42):7-8
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滑,大学生体质健康、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健康问题成为一种社会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政策研究、专家咨询、调研等研究方法,探讨健康促进和体育健康促进的内涵,研究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探究大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现代社会的变革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体育作为促进人类健康的一种有效方式。并结合教学实践及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提出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有效路径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高校男生受多维因素影响,存在体质、心理和社会适应层面的女性化危机。体育的应对逻辑有四个方面:一是体育的美学特性有利于破解大学生扭曲的审美偏差,二是体育的健康属性有利于构建大学生积极的生活方式,三是体育的竞争对抗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卓越的男子气概,四是体育的规则教育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正确的社会责任。高校体育应从四条路径上构建男生女性化问题的应对机制:第一,构建高校体育美育协同机制,建立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审美观;第二,基于生活化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第三,搭建大学体育竞技对抗平台,培育大学生崇尚竞争的气概和信仰;第四,深化开展体育规则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是全民体育的基础,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习惯的关键。如何改善我国大学生的体质,提高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建立文明、科学、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是当代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熊强 《华章》2011,(1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江西省8所高校的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研究,从体育价值观、体育生活方式行为基础、体育生活内容、体育锻炼行为、体育消费及体育生活绩效等方面全面了解目前江西省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基本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江西省大学生形成良好体育生活方式及相关部门更好的开展大学体育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昕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6):118-122
采用文献资料及数理统计法分析大连市14所高校151146名大学生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运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大连市7所高校四个年级不同专业的在校男、女大学生共662人调查体育与健康生活方式现状。研究认为:大多数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良,整体上大二和大三体质较好。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不普遍,态度不够积极。多数学生没有科学的饮食习惯。提出强化管理者的态度和教师的责任意识;重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加快体育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步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如何推动大学体育健康教育发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福建工程学院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高校大学生体质现状和开展跳绳运动的可行性,以及其对推动大学体育健康教育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大学体育羽毛球教学实践中运用契约学习法,以评估契约学习法在大学体育羽毛球教学中的学习效果。实践结果表明:契约学习法可显著提高大学生的羽毛球技术水平,同时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也有很好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用实验对比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实证探索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路径。研究发现"体适能"训练应用于大学体育课程可行性强,但在操作中应注重教学设计、语言艺术、时间控制等因素。其优势是促进了大学生体育技能、身体素质、体质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人格品质的完善;不足之处是课堂练习效果有限,需要加强课后练习配合,尤其是心肺功能的锻炼。  相似文献   

20.
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就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大学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途径,旨在为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