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秀珍 《天津教育》2022,(10):152-154
<正>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把空间观念的培养列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并指出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小学生的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对所学几何形体的原型、几何图形与它们的名称、特征之间建立起“刺激——反应(联想)——抽象”。从心理学的视角看,空间知觉、空间表象、空间想象和空间能力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呈递进式发展;空间表象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建立的,  相似文献   

2.
空间观念是指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对物体的方向、距离、大小和形状的知觉,是客观世界空间形式在人脑中的表象,也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图形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不难看出,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能促使他们更好地认识、理解生活的空间,更好地生存与发展。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呢?  相似文献   

3.
叶素青 《江西教育》2009,(11):26-27
空间观念是指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物体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的表象。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要素,没有空间观念,任何创造发明就缺乏了根基。与成人相比,小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何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培养空间观念呢?  相似文献   

4.
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它是物体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在人脑中的表象及想象。表象是当客观事物不在面前时,人脑对它的形象的反映,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它是由感知觉到概念间的“阶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操作,获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强调“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正确而丰富的表象积累.在进行“空间与图形”教学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想象、应用中自主构建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6.
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是实施新课程标准教学的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紧抓要点,突破空间知觉障碍;结合模型,累积空间表象素材;强化操作,促进空间能力发展这三个方面简要地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培养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空间观念是人们指对物体的方位、距离、大小和形状的知觉。有了空间观念,人们就能根据需要,重现物体或图形的形象和特征,并将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和重新组合,进而促进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在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过程发展的,教学中,教师应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儿童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儿童的空间观念,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几何形体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在人脑中的表象。表象是由感知到概念间的“阶梯”,具有直觉性和概括性。在小学阶段如何促使学生获得空间观念的积累,逐步形成空间想像力,发展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师在“空间与图形”这个学习领域中要研究的问题。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李星云 《广西教育》2008,(16):18-19
空间观念是人脑中关于几何形体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观念,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以此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  相似文献   

10.
赵娟 《新疆教育》2012,(5):91-9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阶段目标”中,具体提出了小学三个学段的相应目标。第一学段: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雒: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对于想象作文教学,《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实施建议。可见,要求小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怎样培训小学生的想象作文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做到三点:首先重视想象材料(表象)的储备,其次让学生大胆想象。  相似文献   

11.
吴月圆 《天津教育》2022,(9):138-140
<正>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主要集中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中,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具备相对应的空间观念,能沟通实际物体与平面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实现“实物—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能感知物体相应之间的位置关系,辨别物体的方位等。这些空间观念的培养,是通过观察、操作、合作等课堂活动并使学生感知、表象、想象等亲身体验,从而得到发展。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四边形”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两种教学方案,并在两个班级实施教学。方案一:让学生每人准备各种四边形,课堂通过分一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小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小学生不仅要能够根据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还应想象出物体之间的相互位置等.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树立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的教学意识,根据教学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多合适的几何图形探索空间,以便小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自主探究,在头脑中构建出几何图形的表象,打下坚实的数学学习基础.现本文就从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作业能力等四个方面入手,就空间观念的培养与巩固进行探讨,以更好地为小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强调"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正确而丰富的表象积累。在进行"空间与图形"教学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想象、应用中自主构建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4.
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提升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关键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必须依赖于原有经验,有意识地利用学具、教具等直观教学以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觉,逐步形成空间表象。  相似文献   

15.
培养小学生建立一定的空间观念是空间与图形教学的重要任务。为此,从学生已有的空间知觉出发,并通过活动、想象等措施来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陈燕 《广西教育》2013,(37):21-21
空间主要研究客观世界中物体的几何属性,而空间观念则是在空间知觉基础上形成的大脑表象,对于进一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和培养,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引导,用数学思维构建世界模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通过教学实践摸索与探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重视识图画图。深化空间表象  相似文献   

17.
从想象的本质来看,它是人脑在实践活动中,在各种刺激的影响下,以记忆表象为材料,通过分析、综合等加工过程和改造作用,创造出未曾知觉过的或未曾存在过的事物形象的过程。小学生作文构思过程,正是这样一种创新过程。它离不开语言这种工具,离不开知识经验这种中介,离不开记忆表象这种材料,离不开文化底蕴这种基础。因此,这种创造性的构思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必然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可能通过一两次“写想象中的事物”的训练一蹴而就,更不可能在某一个早晨有什么“奇迹”发生。只有不断提高小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才有可能在夯实再造想象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张卫星 《云南教育》2015,(Z1):15-17
空间观念是指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对物体的方向、距离、大小和形状的知觉,是客观世界空间形式在人脑中的表象,也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图形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  相似文献   

19.
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是几何形体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在人脑中的表象。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表象的支撑。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而丰富的表象,对知识的理解才会  相似文献   

20.
"感性"跟"理性"是相对的,是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认识.形象思维是人头脑中运用形象来进行的思维.人类发现掌握事物的本质,首先是从思维开始的.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既是儿童本身的需要,又是他们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需要.一、把握形象思维和小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表象、联想和想象.表象是对过去知觉过的对象和现象在头脑中产生的映象,它既能以直观的形象来反映现实,又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形象思维能力主要是指联想能力、想象能力等影响小学生形象思维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