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字句是汉语中的一个特殊句式,一直受到语言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新世纪以来,"被"字句研究在"被"字的性质和语法地位、"被"字句的结构特点、"被"字句的语义归纳、"被"字句语用等各个角度都有所突破,但随之也出现了理论生搬硬套,语法教学脱离实际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2009年起,在网络、报刊中开始流行一种新的"被"字结构,本文称之为"新被字句"。从句法关系看,本文认为新句型"被"字后面出现的句法成分较传统"被字句"更为复杂化,其主语的语义范围也有所扩大;从语义特征看,"新被字句"所传达的信息量更大,但其语义指向更加不透明。"新被字句"有其独特的形成机制和社会语境,具有不同于传统"被字句"的鲜明特征,但其是否能成为现代汉语的固定句式,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3.
"很+有/象+ X"结构中的"X"具有一定的语义性质,"X"进入此类结构是有条件限制的,具有限制性语义,都可以性状化,具有性状性语义,只是性状化的具体方式不同.同时,"很+有+ X"结构的部分"X"具有量度性语义,"很+象+X"结构的部分"X"具有生命性语义.  相似文献   

4.
试论“被”字句的分类及其褒义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字句一般都有表示不如意的语义色彩.随着褒义动词结构进入被字句,也可表如意之意.通过考查语义色彩指向受事主语、说话者和关系者的不同情况,被字句可分为褒义被字句、贬义被字句和中性被字句.本文还着重分析了构成被字句褒义倾向的要素以及进入被字句的动词的限制性.  相似文献   

5.
"被+X"结构出现至今,倍受社会关注,也引起了语言研究学者的注意。本文以"小三角"理论为指导,分别从语表形式、语里意义、语用价值三方面对这一结构进行分析。作者认为"被+X"结构中的"X"形式多样,与传统被字句的被动主体存在差异,其语义实现多为否定,受到中国文化因素的影响具有特殊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6.
"被"字句的传统认知已无法涵盖语言变化的新用法,本文将其纳入"被"字式并在回顾传统认识的基础上对新出现的"被"字式的语义特点分类总结。  相似文献   

7.
"有所+X"和"无所+X"逻辑上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称范畴,但两者在构式义上是有差异的。在语义色彩上,"有所+X"趋于褒义,"无所+X"趋于贬义;在主被动意义上,"有所+X"存在主动和被动的双层意义,"无所+X"的被动意义在演变发展中遗失,现代汉语中只剩下主动意义;在语义程度上,"有所+X"的肯定程度是要高于"无所+X"的否定程度的。这些构式义上的差别致使"有所+X"和"无所+X"在使用中出现了不对称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被"字网络流行语是被动意义的凸显与强化。本文结合逻辑命题的真假来分析被字网络流行语的语义特点:一方面它突破了传统被字句的语义模式;另一方面它更突出了其被动性、非自愿性、不自由性等语义特点。  相似文献   

9.
"被"字句按照标记度大小可以分为无标记"被"字句和有标记"被"字句。这种标记性不仅体现在句法上,也体现在语义和语用上。"被"字句(A被B+VP)句法标记度大小取决于"A""B"和"VP"三个成分:当A为原型受事、B为原型施事、VP为二价或三价动作动词时,"被"字句是无标记的,其句式语义为"施受/被动关系"。随着句式标记度的提高,A不再是原型受事,B也不再是原型施事,此时VP往往为心理动词或性状谓词,句式语义强调的是"使因—结果"。像"被授予"类承赐型"被"字句和"被自杀"类新兴"被"字式,它们都属于高标记的"被"字句,这些句式中不再凸显"施受/被动关系"和"使因—结果"语义,转而凸显的是一种情态语用义,表达主观态度、价值或情感。"被"字句并不是历来被认为的"一个特殊句式",而是一组具有共性特征的句式的集合。标记度的引入解决了以往关于"被"字句句式语义的纷争。  相似文献   

10.
关于"被X"结构,至今已有很多学者对其语义和语用做了很多研究,但鲜有人提及其句法结构。该文在前人对"被X"结构语义分析的基础上,在生成语法理论的框架内,用三种方法对其句法结构进行分析,通过与长短被动句的句法对比,得出了"被X"结构在句法层面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王雅琪 《考试周刊》2014,(85):12-13
近年来,"被自愿""被就业"等一类新词频频在新闻报道及网络中出现。本文从认知及语用的角度,分别运用关联理论及概念整合理论分析新"被+X"语言的产生原因和其语义构建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2.
"给予事件"是由"给予"类动词记录和表达的一种复杂事件,"以"字句式是其编码形式之一。先秦时期"以"字句式结构类型主要有:以+(OD)+V+(OI)、V+(OI)+以+OD、以+(OD)+V+于+OI等。以语言类型学绘制的"给予事件"语义地图为参照,先秦"以"字句式表达受事—与事结构、受益者结构、言说类结构和受事目标结构等七种语义类型。双宾语结构和"以"字句式的动词句法分布具有比较一致的特点,并有可能因各种语用因素影响,"以"字句式产生于双宾语结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报纸新闻导语中受事作主语的"被"字句的结构特点和语义语用特点进行了分析.报纸新闻导语中受事作主语的"被"字句的谓语中心可以由光杆动词充当,一般不由"动词+了/着/过"直接充当,表义仍然是以表达不如意、不愉快为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通过与传统"被"字句的对比分析讨论展开。首先,从语法角度对新型"被"字句的变化进行分类描写,着重探究新型"被"字句充当"被"后主干部分的变化。其次,将就新型"被"字句的语义施动行为、受动结果的受控性等语义问题进行讨论。最后结合相关语料探讨当下新型"被"字句的使用选择性以及语用反映出的相关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潜在歧义论"观点,现代汉语中"NP+自己+VP"结构是一种潜在歧义结构。从运用义项和语义特征理论角度分析,"自己"在"NP+自己+VP"结构的主谓句中的语义指向有前指主语NP和后指谓语VP两种可能,"NP+自己+VP"结构在实例化为具体语句时,因动词V蕴含的语义特征有[+单方主体]、[-单方主体]之别,从而影响着"自己"的语义指向归属。  相似文献   

16.
基于语义变异的新兴"被"字组合语义习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鹏 《现代语文》2010,(6):59-61
新兴"被"字组合是语言与社会共变的产物,"被"字的语义变异反映了社会含义。本文在分析新兴"被"字组合四种语义变异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每种语义变异对留学生"被"字句习得的影响或教学启示。新兴"被"字组合的语义变异必将带来理解上的困惑并增加习得上的难度,对外汉语"被"字句教学中有必要借助转换性英文释义传达"被"字的语义添加和语义转变。  相似文献   

17.
"被自杀"、"被就业"等一系列看似不合语法规则的"被XX"结构在网络、报纸得到广泛应用,其与传统被字句存在很大差异。句法上,充当"XX"的范围非常宽泛,可以是不及物动词、非处置性及物动词、形容词、名词以及少量数字、短语、单音节词。语义上,具有遭受、被动义的"被"字与具有自主、自发义的"XX"组合,通过语义内涵上的矛盾凸显受事的"非自愿性"、"非知情性"以及事件的"非真实性"。语用上,新"被XX"结构言简义丰,运用隐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受事复杂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8.
被就业现象的语言学代称是被就业式,这种句式继承了被字句表被动的语义特征和"主语+被+动词"的结构形式,使得"被"字的"遭受"义及语体色彩得到部分回归,它在主语施受同体、谓词绝大多数为非及物动词、施事者无法引进和感知困难、所表事实虚假等方面突破了被字句的固有特征,并使得被字句重新分类有了可能。被就业式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对语言的要求和语言系统自身调整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使用英汉科普平行语料库考察翻译汉语"被"字句的语义韵特征以及在两岸译本中呈现的共性和差异。研究发现,"被"字句语义韵特征在两岸译本整体趋于一致,翻译文本的趋同性得以体现。差异表现在消极义"被"字句在台湾译本的出现频率更高,翻译文本的规范化特征在台湾译本更突出。"被"字句的语义韵特征和受事人称具有很大的相关性。"被"字句语义限制的消解既是欧化使然,又与受事人称演变相关。语义韵也是影响翻译策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作为汉语中的一类特殊句式,"被"字句一直以来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热点与难点。不少学者曾从不同角度对被字句进行过多方位的剖析,得出了被字句本身的语义特点和不同留学生习得特点。因此,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近年来留学生的汉语"被"字句习得研究进行归类分析,试图为"被"字句教学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