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世纪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是中国古典文论、西方近现代文论相互区别、碰撞、吸收、会通,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文学理论现代学术体系的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发轫期、创建期、发展期、基本形成期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甘肃高师学报》2022,(4):55-59
20世纪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是中国古典文论、西方近现代文论相互区别、碰撞、吸收、会通,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文学理论现代学术体系的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发轫期、创建期、发展期、基本形成期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建设面临着三种资源:传统中国文学理论资源、西方文学理论资源和俄苏文学理论资源,三者都对建构现代中国文学理论起了巨大的作用。但世纪之末,一个世纪的文学理论建设留下的更多是困惑。21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当下文学经验的理论化。理论家应回到文学经验,解决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理论问题,把文学放回艺术、社会的大视野中去考察。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寻找西方文学理论引介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的依据和意义出发,在梳理和分析五四时期和20世纪30年代西方文学理论的引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而提出有关此论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引起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王媛 《现代语文》2007,(10):102-102,96
伊格尔顿的《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一书,代表了他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主要的文学扯评观点。本文想从伊格尔顿对西方主要的批评流派的评论中,探讨伊格尔顿对文学理论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理解,及其政治批评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西方文学理论的诸多流派中,也许没有一种文学理论流派的观点遭到过俄国形式主义者那样坎坷的命运。这一学派在20世纪伊始俄国大革命风暴将起的前夕,希望重建与传统文学观迥异的文学理论体系。他们从语言形式的角度入手,重新界定与阐述文学的性质、特征、功能以及文学发展的规律,“试图创立一种独立的专门研究文学材料的文学科学”,从而构成对19世纪的实证主义文学批评——如传记批评、心理批评、社会文化批评等——的全面挑战。  相似文献   

7.
通过辛勤的披沙拣金,伍世昭教授在他的<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价值取向研究>(下文简称<取向>)中,对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进行了新的探讨,从中梳理出六种价值取向,构筑出解读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的新框架.  相似文献   

8.
自古希腊以来,西方文论已出现了五次大转向:人学转向、神学转向、认识论转向、语言论转向和文化论转向。现代意义上的西方文论已从19世纪中叶的"文学理论"演变成为20世纪中叶的"批评理论",进而在本世纪初蜕变成为"品评天下"的"理论",出现了高度哲学化和去文学化的倾向。西方文论的历史蜕变是西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建设当代中国文论话语时,应吸取西方文论历史蜕变的经验教训,继承中国古代文论的优秀传统,立足当代中国的文学实践,走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论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近现代以来,中国学者在运用西方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时存在着对西方理论的生硬套用问题,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兴起的文化批评也存在此问题,即难以实现西方理论的中国语境化。本文试从文化批评现状、人文知识分子精神、历史借鉴和文化利用等方面来论述文化批评的中国语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韦勒克是20世纪英美文学著名理论家和批评大师,其影响巨大的《文学理论》和八卷本《近代文学批评史》被誉为西方现代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史上的里程碑。因此,过去的研究大都集中探讨其文学理论或者批评史、批评方法方面的贡献,而忽视了他对英美现代诗歌批评的研究。其实,韦勒克是较早关注英美现代诗歌批评的批评家之一,他对英美现代诗歌及批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为英美现代诗歌及批评的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背景下,关于当代文学及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注和讨论的前沿性问题之一。本文对这一讨论的缘起、理论界关于西方现代性问题的理解,以及对我国文学理论现代性的内涵、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等问题的探讨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对当今文学理论批评应当坚守的现代性立场阐发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呈现出的复杂内涵与面貌,文章从宏观的角度着重对20世纪中国两岸四地的文学理论批评作了总体观照,概括出其总体特征是:(一)审美的社会价值论观念;(二)注重主观选择的理论形态与批评类型;(3)趋于科学化的思维方式与概念、范畴系统;(四)两岸四地变之共生,经补交融的文学理论批评格局。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呈现出的复杂内涵与面貌,文章从宏观的角度着重对20世纪中国两岸四地的文学理论批评作了总体的观照,概括出其总体特征:(一)审美的社会价值论观念;(二)注重主观选择的理论形态与批评类型;(三)趋于科学化的思维方式与概念、范畴系统;(四)两岸四地多元共生、互补交融的文学理论批评格局。  相似文献   

14.
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学理论、美学意识形态和后现代主义批判等研究都深深打下了“政治批评”的烙印,甚至宣告“一切批评都是政治批评”.梳理并反思中国文论界对伊格尔顿“政治批评”理论的批判,有助于进一步厘清中国文论话语与西方文学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全景观照世纪梳理——评《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张岩泉80年代中期,有“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提出与讨论,意在打通近代、现代、当代文学人为划分造成的学科割裂和隔阂,弥合支离破碎互不接续的研究状况,为从较完整的意义上把握这一时段中国文学区别于古典文...  相似文献   

16.
在文学理论研究从政治话语到学术话语的范式转向的宏观背景下,我国的弗莱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90年代,随着我国研究者对西方文论认识水平的不断提升,弗莱研究进入发展期,批评方法日趋多元,研究视野日益开阔;进入新世纪,在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和文化研究的渗透下,弗莱批评理论的潜能得到进一步开发。而在与我国本土批评语境结合的过程中,弗莱的批评理论和思想也日益成为我国研究者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文学"批评之路"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批评取得了十分可观的实绩,但也在对西方理论的盲从中丧失了其应有的理论创造的冲动和能力。从批评的问题意识、价值立场和现实阐释力三个方面看,文学批评在当代原创性文学理论建构中的这种功能如能充分实现,将成为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生长点。  相似文献   

18.
意识流小说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流派,在世界影响很大。而在中国,意识流的真正成熟则是以20世纪80年代王蒙创作的一系列小说为标志。中国意识流与西方意识流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虽然有相似的审美品格,但却贯穿了迥异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近30年来,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学科一直致力于建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批评体系,探讨基础理论与批评实践、西方文论与本土理论、传统文论与现代文论相结合的新途径,在文学批评、文艺美学、马克思主义文论、古代文论等研究领域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本专栏选自华中师大文艺学学科老师提交给“‘文学理论三十年———从新时期到新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四届代表会”的论文,这些论文或从文学批评的研究立场,或从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历程,或从古代文论如何实现现代转型等方面探寻当今理论批评的发展。在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末期,既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系统传播期和发展成熟期,又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期。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的"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继承革新"、"形象"、"典型"、"创作方法"、"文学语言"、"文学体裁"、"文学风格"等概念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范畴系统;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典型性成果: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文学本质论、创作论、构成论、接受论,确立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思想体系;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建构现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蔡仪的《新艺术论》是中国现代第一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在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上都有重要创新,对20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