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游园不值》一课的教学设计武汉市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袁晓珍六年制第十册第一组共有三篇课文,《游园不值》是《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为《大纲》)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  相似文献   

2.
郭鸰 《四川教育》2008,(6):30-30
[案例]按照古诗教学“解诗题——说诗意——悟诗情”的一般教学模式,在学完了《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后,我正想让学生用学第一首诗的方法自学《游园不值》(因为我安排一课时学完古诗二首,第二课时准备拓展几首相关的诗),此时,意外发生了,但也正是这次意外,让我和我的孩子们享受了“变”带来的惊喜。  相似文献   

3.
讲课教师:郭惜珍(天宁区教研员) 教学内容:古诗二首:《游园不值》《春游湖》 教学过程:(开始上课。师生互相问好后,教师让学生复习学过的古诗词《忆江南》和《玉楼春》上阕)(学生齐声背诵) 师:今天我们再学两首古诗。先学第一首《游园不值》。大家拿出课本来。  相似文献   

4.
有些语文课,包括一些名师的课堂,听一次就够了,如果有第二次,那简直就是折磨。然而窦老师的《游园不值》,却再三地让我感动。是公开课那种近乎完美的精致让我着魔吗?单纯地从教学论的角度讲,公开课也无非就是这些因素: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生成,等等,只不过窦老师发挥得更自然更妥帖罢了——顺便说一句,有人把公开课贬得一钱不值,但我以为公开课对于优秀教师的成长,对于广大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立下了汗马功劳。我曾经说过,优秀的公开课是多种“营养素”的集合体,教师们只要把其中的一种吸收到日常的教学中,课堂就会有质的飞跃。是…  相似文献   

5.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语文教学中首当其冲需要精心设计的环节。好的课题教学可以引起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还可以引领学生理清课文思路。课题教学应成为每位语文教师不可小觑的环节。下面结合具体课例谈谈有效的课题教学策略。一、质疑课题,深入探究案例: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两首》,谁来读读第一首古诗的课题?生:游园不值。师:谁游园不值呢?生:作者,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师:"不值"是表示不值得的意思吗?(生狐疑)师:读读这首古诗想一想,也可以查阅资料来帮助理解。  相似文献   

6.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一诗以它匠心独运的结构方式,为人们展示了一幅大自然春意盎然的美景,同时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启迪。无论是诗的意境还是诗蕴含在其中的哲理,无不给人以清新之感,因而经久不衰,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但对具体内容的理解,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颇多的争议。一、《游园不值》中的“值”作何解?可否解作“值得”?教科书上对“不值”的注释是:没有遇到要访的人。对于单个字“值”并未作出解释。在《新编新华字典》中,对于单个“值”有几种解释,其中有“值得”和“遇到、逢着”这两个不同的义项。在这首古诗中,到底“值”该作“值…  相似文献   

7.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 ,这是一首赞美春天景色的诗。作者游园看花进不了门 ,本来是一件扫兴的事 ,但他从露出墙头的一枝红杏想象出满园的春色 ,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心情由扫兴转为欣慰。怎样让学生读懂这首诗 ,即怎样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所表达的情感呢?我是这样设计教法的 :一、从题入手 ,自然切入本首诗的题目是《游园不值》。题目是什么意思呢?我让学生自读课后的注释。课后注释为 :园 ,指私人花园 ;不值 ,没有遇到要访的人。那么 ,谁来讲讲题目的意思?(同桌讨论)有的说 :“诗人去游私人花园 ,没有遇到要访的…  相似文献   

8.
孔静华 《辅导员》2013,(4):51-52
<正>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是个难点.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引导,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音韵美、形象美和意境美。古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好诗。在教学这首古诗时.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把握古诗教学的特点.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中,使语文课堂成为情感的课堂、感悟的课堂、对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游园不值》这首古诗时,我设计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根据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想像画面,并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下来。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的古诗《游园不值》,写了诗人春日游园时的所见所感,写得形象而富有理趣,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更是脍炙人口。教学这首诗时,我紧扣诗人,引导学生不断深入理解、感悟诗人的情感,读出诗中的人来。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没有对话就没有沟通,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学。”优秀古诗是集语言、意境、情感为一身的语言模块,是语文教学的极好资源。古诗教学能让学生在整体感知、领悟、储存这些感性语言模块的过程中,让学生与古诗的作者直接对话,从中得到古代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诗,这首诗情景交融,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是一篇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那么,怎样激发兴趣,发展想象,引导学生与“古诗文本”对话呢?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2.
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是个难点,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引导,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音韵美、形象美和意境美. 古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好诗.在教学这首古诗时,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把握古诗教学的特点,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中,使语文课堂成为情感的课堂、感悟的课堂、对话的课堂.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的古诗《游园不值》,写了诗人春日游园时的所见所感,写得形象而富有理趣,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更是脍炙人口。教学这首诗时,我紧扣诗人,引导学生不断深入理解、感悟诗人的情感,读出"诗"中的"人"来。  相似文献   

14.
浓郁的诗意深邃的哲理──《游园不值》的写作艺术山西吴虹,张振邦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是一首万口传诵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游园不进的特殊感受。“游园”而“不值”,如何写景呢?诗人以特有的敏锐,抓住了富于启发性的自然现象,用朴素、自然的语言,...  相似文献   

15.
叶志芬 《吉林教育》2008,(3):105-105
【案例】 学习《游园不值》(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第八册)这首古诗,在引导学生看图充分想象园内美景后,我带着遗憾的口气说:“园内春光明媚,诗人乘兴而来,却进不了园,真是扫兴呀!”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听一位同事上公开课《游园不值》。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者问学生:“假如你就是那出墙的一枝红杏,在园子内,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7.
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是一首万口传诵的七言绝句,写出了诗人游园不遂的特殊感受。“游园”而“不值”,如何写景呢?诗人以特有的敏锐,抓住了富于启发性的自然现象,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含蓄、蕴藉的笔法来表现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趣,因而使这首诗显得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诗的艺术特色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8.
《游园不值》是一首经典的七言绝句。诗人以特有的敏锐感觉,抓住了富有启发性的自然现象,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含蓄的手法表现了深刻的哲理。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古典诗歌含蓄之美有所感悟,教师引导学生为诗配画、推敲文字、发挥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感悟诗歌的美,这样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从而爱上古诗,爱上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正一寻找教学切入点师:最近我们学过两首诗,一首是《游园不值》,我们背一背!(生背诗)师:背诗和读书不一样。背诗要慢一点,慢了有时间去想象,有了想象,才能看到画面,有了画面,我们才能欣赏到古诗的美。我们再来背另外一首《宿新市徐公店》。(师生同背)师:刚才我们背的两首诗出自《古诗两首》,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古诗两首》(板书课题)。看这两首诗,题目很长,谁能读好这两个题目?(学生读诗题,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一、推敲学习语文,自然离不开字、词、句、段、篇的学习,这是语文教学之本。窦老师执教古诗《游园不值》便紧紧抓住了这个根本,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字、词、句的学习。她教学生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不是简单地就词解词,就句论句,而是让学生反复“推敲”。所谓“推敲”,其用意自然不同于一般的理解,它需要学生用心地思考、比较、品悟,这是一个思维和情感都必须积极活动的过程。窦老师在上课伊始,以贾岛的诗《题李凝幽居》引入“推敲”的典故,告诉学生学习古诗应当好好地推敲诗里字词句的意思。接着,在教学《游园不值》时,窦老师时时处处注意引领学生推敲该诗用词的精妙。如学习“应怜屐齿印苍苔”中的“印”,窦老师让学生比较为什么会是“印”,而不是“踩”;学习“怜”字,窦老师向学生讲述了叶绍翁在写这首诗时考虑是用“怜”还是用“嫌”的故事;学习“小扣”一词,窦老师让学生模拟“小扣”是怎样扣;学习“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句,窦老师让学生探究“满”和“一”是什么关系,并用陆游的诗《题临安初霁》中的“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中的“遮”与“关”相比较,体会“关”的妙用。窦老师解读字词,不只是停留在对字词意思简单的解读上,而是将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